浙江國祥為何惹起眾怒?
在廣大自媒體朋友的監督和聲討下,申購在即(10月9日)的浙江國祥IPO被緊急叫停。
文 / 七公? 來源/節點財經
10月7日晚間,上交所發布公告稱,已暫停浙江國祥的IPO發行程序,決定對其開展專項核查,對于有關報道和質疑,在審核中已予以關注,進行了專門問詢。
浙江國祥也在差不多同一時間表示,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發行人及主承銷商決定暫停后續發行工作,待有關事項得到核實與澄清后再繼續發行工作。
浙江國祥為何惹起眾怒?
換個姿勢割韭菜?
雙節假日期間,朋友圈刷屏的除了許家印和恒大,另一個便是浙江國祥。
前者自不必說,后者則是因為存在同一資產二次上市、發行定價過高等問題,點燃股民的怒火,也將其推上風口浪尖。
我們來梳理一番事情的來龍去脈。
根據浙江國祥遞交的招股書,該公司與原上市公司國祥股份(600340)關系密切。
2003年12月,主營制冷業務的國祥股份登陸上交所,募資凈額2.74億元,但由于經營不善,連續三年虧損,在2009年5月披星戴帽,變成*ST國祥。
為避免退市,*ST國祥籌劃了兩步走的保殼方案。
第一步:2009年8月,以現金新設國祥有限,即浙江國祥的前身,并進行內部資產調整,將中央空調相關的資產注入新公司。
第二步:2011年9月,將包括國祥有限100%股權在內的置出資產作為購買置入資產的對價組成部分,全部變更登記至幸福基業(華夏幸福)名下,同年11月,*ST國祥更名為華夏幸福,空調公司搖身變為地產企業,也成功留在了A股。
圖源:公開網絡
但騰籠換鳥的操作并未結束。華夏幸福本無意于空調業務,空調資產對他基本沒用,所以在2012年9月,陳根偉、徐士方夫婦控制的國祥控股又與華夏幸福簽署協議,以8000萬元的價格,將后者持有的國祥有限100%股權買了回來(約占原上市公司置出凈資產評估值的24.67%)。
值得注意的是,國祥控股的實控人陳根偉,實為20年前國祥股份的董秘,又被外界稱為“最牛董秘”。
然后,便是不斷迭起的高潮。由國祥股份的原班人馬操刀,把原資產經過包裝,再次開啟IPO之路:2015年,掛牌新三板;2016年,沖刺上證主板未果;2020年,改道科創板敗北;2021年,重新挑戰上交所,成功過會!
上市圈一筆,退市賣殼撈一筆,過個十來年,換個姿勢再圈一筆錢,再割一次韭菜。不得不說,浙江國祥的吃相太難看,也是投資者眾怒的原因所在。
不過,就大家憤慨的焦點“同一資產二次上市”,浙江國祥董秘陳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否認:原上市公司置出的中央空調業務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不屬于同一資產再次上市;浙江國祥也在招股書中解釋到,雖然公司前身為原上市公司國祥制冷的全資子公司,但實控人擁有的公司股權系從幸福基業購入,并非直接來源于國祥制冷。
然而,事實勝于雄辯,披露文件顯示,其主要產品涵蓋中央空調主機、中央空調末端和商用機等,屬于工商業用大型中央空調機組;盡管實控人后來是和華夏幸福交易,但間接接盤的卻是國祥股份的資產。妥妥的打臉。
超50倍的市盈率,誰在為浙江國祥“抬轎”?
“同一資產二次上市”之外,網友對浙江國祥的情緒輸出還在“發行定價過高”上。
68.07元的發行價,佐以2020年至2022年,浙江國祥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18億元、13.4億元、18.6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3億元、1.16億元、2.61億元等數據,其估值高達51.29倍,而所屬“C35專用設備制造業”靜態行業市盈率只有27.81倍。
若對標幾個“大白馬”,海爾智家的市盈率13倍上下,美的集團10倍出頭,格力更是只有8倍左右,浙江國祥明顯高看。
也因此,二度出山的浙江國祥,裹挾著50多倍的身價,本計劃募資7.37億元,實際竟狂攬23.84億元,超募16.37億元。
插播一個小橋段,在IPO前,浙江國祥進行了清倉式分紅。
2017-2020年,公司共分紅1.39億元,同期累計實現凈利潤僅為1.46億元,每年分紅幾乎都與凈利持平,2018年甚至透支當期凈利潤3000多萬,而實控人陳根偉、徐士方夫婦以65.33%的占股權,拿走大半。
左手分紅、右手融資,浙江國祥是“精分”了嗎?
說回到正題,究竟是誰在為浙江國祥“抬轎”?
公開資料顯示,浙江國祥的保薦與承銷機構是東方證券,而東方證券同時持有浙江國祥的股份。
換言之,一旦浙江國祥順利上市,東方證券將獲得雙重收益:投行收取的保薦費為200萬元;“浮動型”的承銷費用,保底費率為7.5%,最高可達8.7%,按照募資總額23.84億元計算,承銷費至少可落袋1.846億元,加總大概約1.87億元。
此外,東證漢德持有浙江國祥287.40萬股股份,占浙江國祥發行前總股本的2.74%,東方證券全資子公司上海東方證券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持有東證漢德11.11%出資份額,且為執行事務合伙人。該種相互嵌套的關聯,那又是一筆數額相當的巨財。
當然,這頂能圈23.84億元的“轎子”也非東方證券一人就能抬動的,據節點財經了解,主力還是富國基金和嘉實基金,各自安排了286只產品、236只產品來參與!
現在,隨著浙江國祥的IPO進程被摁下暫停鍵,陳根偉、徐士方夫婦的暴富夢,東方證券的2億大單,也都隨之“隱入塵煙”。
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困惑,以及由此引發的對資本市場的思考,比如我們股市的真實目的到底是什么?注冊制會不會搞成“上市寬松制”?為什么質地差的公司也能詢到高價?或更有探討的價值。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