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億募資計劃終止!正大股份:農牧巨頭面臨低谷
十一假期后,一則IPO終止的消息引發(fā)輿論熱議,主角是農牧業(yè)巨頭正大股份(全稱“正大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來源/閨蜜財經
據上交所信息披露,10月8日,因公司和保薦人提交撤回申請文件,決定終止對正大股份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并在滬市主板上市的審核。
一波三折之后,這位農牧巨頭150億募資計劃還是暫時打了水漂。
01
農牧行業(yè)內的蜜友應該都聽說過正大集團,這是我國規(guī)模較大的飼料生產商和生豬養(yǎng)殖企業(yè)。
官網資料顯示,正大集團成立于1921年,是泰籍華人謝易初先生創(chuàng)辦,在泰國亦稱卜蜂集團。
謝氏家族在泰國算是赫赫有名。早年,1896年生于廣東澄海縣一個農民家庭的謝易初,下南洋到達泰國后,1922年6月創(chuàng)辦“正大莊”菜籽店,即正大集團前身。
謝國民是謝易初的四個兒子之一,1968年正式接手正大集團。2010年,據《福布斯》報道,謝國民以凈資產70億美元,成為當年泰國首富。
正大集團業(yè)務涉獵很廣,除了主業(yè)農牧食品,還有批發(fā)零售、電信電視2大事業(yè),同時涉足金融、地產、制藥、機械加工等10多個行業(yè)和領域。
正大股份則是正大集團在2020年底拆分在華飼料和養(yǎng)殖業(yè)務,將所持有的43家養(yǎng)豬公司重組而成的企業(yè),前身為正大(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企業(yè)預警通(特此感謝!)
企業(yè)預警通顯示,該司法人代表為謝吉人,也是目前正大集團第三代領導人,第一大股東為正大畜牧投資(北京)有限公司。
正大股份的上市之路有些坎坷。公開披露顯示,早在2021年5月其就遞交過一次招股書,但未上市成功。接近2年后的2023年5月,正大股份更新招股書,獲上交所受理,擬募資150億元。
根據上交所的公告,正大股份9月11日就已經提交相關申請撤回申請文件,如今方獲得同意。如今正大股份的上市路程,又變得撲朔迷離。
02
對于此次主動撤單,10月9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自正大股份方面了解到,這是多方商議的結果,主要是考慮到環(huán)境、行業(yè)等因素,認為“當前不是一個特別理想的IPO時間點”。
現(xiàn)在是怎樣的時間點?宏觀方面來看,如今形勢有目共睹,股市表現(xiàn)讓人一言難盡,處于周期底部的豬企們也不例外。
比如已上市的牧原股份,前幾天其股價才創(chuàng)下2020年2月以來新低。截至2023年10月10日收盤,該司市值1969億元,較2021年近5000億的市值已腰斬不止。
回歸到正大股份本身,從業(yè)績上看,這兩年也有點萎靡,2022上半年甚至出現(xiàn)虧損。
圖表來源|企業(yè)預警通(特此感謝!)
招股書顯示,2022上半年,正大股份營收218.15億元,營業(yè)利潤為-21.18億元,凈利潤-21.82億元。要知道2021上半年,該司凈利潤還有11.3億元,彼時其營收為239.5億元。
細看利潤表蜜妹發(fā)現(xiàn),2022上半年,正大股份營收雖然下降,但營業(yè)總成本卻在上升。從2021年同期的227.8億元上升到239.8億元,同比增幅約5.3%。
其中營業(yè)成本增長10來億元,同比增幅約5.6%。財務費用增幅最大,從2021年同期的3.2億元增長到5.8億元,增幅達81.25%。研發(fā)費用則略有增長,從2021年同期的2394.18萬元,增加到2688.00萬元,但在同行里也算是低的。
圖表來源|企業(yè)預警通(特此感謝!)
把時間線拉長。上圖可以看到,這兩年正大股份的增速可謂大起大落,營收增速2020年達到峰值,2021年又創(chuàng)下近5年最低。歸母凈利潤也差不多,2020年最高達到75.7億元,2021年又跌落至5.05億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正大股份的負債。2022上半年,該司資產負債率上升較大,為82.36%,2021年同期該數(shù)據為70.11%,2019年為61.46%,2018年更低才52.02%,這幾年債務壓力增長較明顯。
2019上半年,正大股份的負債總計才105.26億元,2022年同期這一數(shù)據上升到323.9億元。
03
最后蜜妹注意到,在終止此次IPO前,上交所已經對正大股份進行了一輪問詢,側面能看到該司目存在的問題,具體如下圖。
除了前面提到的業(yè)績相關質疑外,有些細節(jié)也比較微妙。
比如原材料采購上,上交所表示,2021年度,正大股份向關聯(lián)方銷售的禽料價格高于向第三方銷售價格,要求其說明是否存在通過調節(jié)禽料銷售關聯(lián)交易的定價、銷量等方式實現(xiàn)2021年度盈利的情形。
報告期內,正大股份玉米、豆粕、玉米酒糟、麩皮和豆油等主要原材料采購價格普遍高于市場平均公開價格。上交所要求其說明飼料原材料前五大自然人/個體工商戶供應商名稱等情況,公司、董監(jiān)高、相關員工與這些供應商是否存在異常資金往來。
上交所稱正大股份招股書風險因素中的部分披露內容缺乏重大性、針對性,要求其更充分披露。
正大股份也進一步說明了自己的部分“缺陷”。比如顯著落后的研發(fā)投入“仍有提升空間”,全產業(yè)鏈經營模式對經營能力要求較高,融資渠道單一等等。
整體來看,盡管我國是全球第一大生豬生產國以及豬肉消費國,但長期以來散養(yǎng)戶多導致競爭格局高度分散,行業(yè)集中度偏低,市場競爭激烈。
此次IPO終止后,正大股份方面稱不排除之后重新申請上市的可能。低谷之下,正大股份上岸之路任重道遠。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fā)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shù)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fā)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lián)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