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上市公司老板不愛了,起訴離婚背后:18億財產待分割
今年A股的離婚案,很多。這不,又來一樁。
來源 |?深藍財經??撰文 |?楊波
10月18日晚,上海滬工焊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滬工”)發布公告稱,實控人舒宏瑞因個人原因向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請,要求判令其與實控人繆莉萍解除婚姻關系,并進行財產分割。
按照今天收盤市值計算,二人目前持股總市值為18.5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舒宏瑞是1951年生人,今年72歲了;繆莉萍是1952年生人,今年71歲了。因此,兩人的離婚案也成了今天的熱點,股民對此“議論紛紛”。
不過,離婚案并沒有影響股價,今天上海滬工延續強勢,繼續漲停。若從8月25日低點計算,2個月時間里漲幅超過71%,主要原因可能是市場炒作“衛星導航”概念。
在同花順APP的投票調查中,有70%的投資者認為是“技術型離婚”。在股吧等投資者社區,輿論大多偏向于出于“減持套現”的目的。
△同花順投票截圖
另外有23.3%的投資者認為是“70了,不愛了”。
不同于“紅衣教主”周鴻祎等其他A股老板離婚案,上海滬工舒老板是“起訴離婚”,而非協議。因此,財產的分割和判定存在不確定性。當然,也可能存在訴前調解的情況,但是應該不會有啥結果。如果兩個人能夠協商好,就不會鬧到法院了。
8月25日晚,滬深交易所均就《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有一個最新規定,意思是即便離了婚,分了股份,還是要“合并計算大股東身份”,還是要遵守連續90個自然日減持不超過1%,連續90個自然日大宗交易不超過2%的規定。
早在2021年,舒宏瑞就辭去了上市公司一切職務。然后專心“減持”。
根據統計,2021年舒宏瑞合計減持375萬股。2022年,合計減持1357萬股。今年以來,舒宏瑞再次減持794.87萬股。截至2023年8月2日,舒宏瑞的持股比例由2020年底的35.59%下降至21.86%。
?舒老板套現的愿望很強烈。
另外,還有投資者猜測,舒老板可能“因為減持新規”而無法繼續減持?
新規指的是:8月27日,證監會發布《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情形,或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
具體到上海滬工的情況。財務數據顯示,上海滬工2020年凈利潤1.22億元,2021年凈利潤1.44億元,2022年凈利潤-1.27億元,三年平均凈利潤4633萬元。根據新規,“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就是年均分紅至少要達到1390萬元。
再來看公司的分紅情況。上海滬工2020年實施10派2,分紅6359.6萬元。2021年實施10派0.2,分紅635.97萬元。2022年因為虧損未分紅。三年平均分紅金額為2331.8萬元。因此,這個分紅金額,超過了上述的1390萬元。
也就是說,上海滬工的情況,是符合減持新規的!再說了,公司分紅多少,和離婚沒有必然的聯系。
“離婚規避減持”普遍被市場“詬病”,比如之前的周鴻祎離婚案。
今年4月,三六零公告,集團董事長周鴻祎先生與妻子胡歡女士確以友好方式解除婚姻關系。胡歡分得約4.47億股三六零股份,約占三六零總股本的6.25%。市場也是一片嘩然。周鴻祎和胡歡,作為一路走來的創業伙伴,周鴻祎今年也53歲了。
當時,三六零董秘在朋友圈的“咆哮式”回應也火了。其核心觀點是,若真為變相減持,一方直接分得4.99%的股份即可直接賣掉,不受相關規定的限制,豈不是更好?所以,綜合多方信息得知,周鴻祎是“真離婚”,而不是“假離婚”或者“技術性離婚”。
如今,上海滬工舒老板和妻子,一路走來40多年了,快奔50的兒子也接班當董事長了。但是,72歲的舒老板還是把老婆告到了法庭,要求離婚和分割財產,這番操作,怎么看都不像是“技術性離婚”,不像“鬧著玩兒”的。
事實上,早已財務自由的富豪們,在對待感情上,即使古稀之年,該離婚還是離了。?
比如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與和梅琳達的婚姻被許多人視為典范,他們攜手27年,育有3個孩子。不過,比爾蓋茨婚內出軌。2021年,66歲的蓋茨宣布離婚,震驚世界。離婚后,他和新女友寶拉在一起了,開啟了新的人生。
比如2019年54歲的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決定與妻子麥肯齊·貝索斯離婚,結束長達25年的婚姻生活,兩人育有四個孩子。離婚后,他迅速與女主播桑切斯走到一起,據《每日郵報》報道,兩人今年5月訂婚了。
比如2012年,已年過六旬的萬科創始人王石與妻子離婚,據傳還是凈身出戶。離婚后,他與新女友田樸珺走到了一起。
有的時候,可能真的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不愛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