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355億,超級獨角獸崛起:全球第九
新能源賽道,又出超級獨角獸。
作者丨鉛筆道編輯部
估值355億,最近有一家重磅新能源公司啟動IPO——欣旺達動力。
為什么它值得關注?
在新能源行業,一直有個“卡脖子”環節,那就是電池。這個領域的頭牌,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它就是“寧德時代”。因為其壟斷地位,外界賜給他一個雅稱——寧王。
欣旺達動力緊跟其后,也是一家新能源電池公司。
據韓國SNE Research統計,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欣旺達動力排名第九,市占率1.8%。在它前面的中國企業有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
也就是說,在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賽道,欣旺達動力排名第五。
它成立于2014年,由母公司欣旺達孵化而來,后者于2011年在創業板上市,核心產品是鋰電池。
細分而言,它又包括消費電池和動力電池。
欣旺達動力便由后者拆分而來。它的主攻賽道,就是新能源汽車電池。
過去10年,是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年。
據公告數據,2012-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從13萬輛漲至1052萬輛,年復合增長率達62.93%。按照鉛筆道研究標準,年復合增長超過30%,就算是一個高速賽道。
而顯然,新能源汽車是個爆發增長賽道,這也帶動了動力電池的爆發增長。
這一點,可以從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窺出端倪。
據SNE Research報告,2018年這個數字是100GWh(千兆瓦時),2022年則超過了500GWh,2023年預計超過700GWh。
所以,欣旺達動力的誕生,完全基于新能源汽車爆發的大背景下。
這也說明企業創新意識的重要性。如果當時欣旺達不將動力電池獨立,后者可能會持續籠罩在消費電池的陰影下。
而從賽道特性看,動力電池的市場規模、增長前景,絲毫不亞于消費電池。
長江后浪推前浪,基于賽道紅利,欣旺達動力具備了超越母公司的潛質——一些核心數字,已經表明這一點。
首先從估值看,截至發稿時,母公司的市值約293.69億元,而欣旺達動力已經超越該數字。完成Pre-IPO輪融資時,欣旺達動力的估值約355億元。
欣旺達動力的融資集中于2022年之后。
2022年2月,它完成24.3億元融資,資方有宏達控股、金石投資、小鵬汽車、IDG、蔚來資本等。
2022年8月,它完成60億元融資,資方有博華資本、深創投、源碼資本、英菲尼迪等。
2023年6月,它完成16.5億元融資,資方有國壽投資、中銀投、建信資本、建設銀行等。
這些勢力中,可見一些新能源汽車品牌。
據國內車企高層透露,電池可占整車成本的60%,車廠容易給電池廠打工。此外,電池供不應求的情況比較常見。
這些痛點,注定著欣旺達動力背負著另一層使命:成為某些車企的嫡系供應商。
而從收入上,欣旺達動力的增長勢頭良好。
公告顯示,2020年至2022年,欣旺達動力營收分別為4.32億元、29.64億元、129.2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07億元、-10.53億元、-10.94億元。
而對比欣旺達,其2020-2022年的收入分別為:296億、252億、373億。
相較而言,欣旺達動力的體量尚有差距,但增速更快,平均年復合增速超400%,而母公司欣旺達則僅有16.38%。
這已經顯示出“青出于藍勝于藍”的跡象。
這留給企業的啟示是什么?
在公司的壯大路上,難免橫向縱向擴張,橫向即為“產品SKU擴充”。
當新擴充的產品顯示出超一般的增長潛力時,應及時將它從母體踢出,創造一種體外創新的機制。否則,創新可能胎死腹中。
欣旺達動力便是如此。創新雖然風險大,但一旦成功,便會創造超高杠桿的回報。
欣旺達的創始人叫王明旺,2023年之前,他坐擁一家市值300億的公司。但2023年之后,他可能坐擁2家300億市值的公司。
創新值得贊賞。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