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消金增資至230億元,年內轉讓資產受益權融資超700億元
對螞蟻集團形成最大制約的還有“申設金融控股公司”等。只有整改完成,螞蟻重新上市問題才會再次提上議程。
來源/消金界
10月2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即“金融監管總局”)重慶監管局官網發布《關于同意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增加注冊資本及調整股權結構的批復》。批復顯示,經金融監管總局重慶監管局審核批復,同意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即“螞蟻消金”)將注冊資本由185億元人民幣增加至230億元人民幣。此次增加注冊資本并調整股權結構后,螞蟻消金的股東將增加至13個。
230億元的注冊資本,若其用自有資金放貸,按照消費金融公司最高13倍杠桿率計算,那么其放款余額上限則為近3000億元;若其和銀行銀行聯合放貸,按照出資規模不低于30%的規定,其規模上限則接近萬億元。
此前螞蟻消金在《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2022年度報告》披露,2022年公司的總體方針就是“平穩、有序承接花唄和借唄業務”。此次螞蟻增資的最主要作用,即是將繼續有序承接兩家小貸公司的花唄、借唄業務。
2023年7月,借唄的原運營主體重慶市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更名并調整經營范圍,正式退出了小貸行業。年內花唄業務預計也將有序調整。屆時,螞蟻的整改將完成重要一環。
而按照當初整改要求,對螞蟻集團形成最大制約的還有“申設金融控股公司”等。只有整改完成,螞蟻重新上市問題才會再次提上議程。
承接近萬億信貸規模
2020年,螞蟻集團巨型“IPO”剎車后,當時出于合規要求,不少中小機構主動叫停了和螞蟻的合作。
2021年6月,螞蟻消金成立,作為由原銀保監會批準設立的持牌金融機構,主要承接整改后的消費金融業務。但由于互聯網貸款有30%出資要求,其業務規模急劇收縮。
承接‘花唄’‘借唄’業務,是螞蟻集團整改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螞蟻消金2022年的總體工作方針。
按照此前的整改要求,螞蟻集團應在螞蟻消金開業6個月內,有序承接兩家小貸公司中符合監管規定的消費信貸業務。
彼時,螞蟻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 螞蟻集團的微貸科技平臺共促成信貸余額2.15萬億元,其中,以“花唄”“借唄”(主體分別是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重慶市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消費信貸余額總計1.73萬億元。在合作機構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螞蟻數字金融科技平臺合作伙伴超2000家,包括約100家銀行。
如今螞蟻消金注冊資本增至230億元,若其用自有資金放貸,按照消費金融公司最高13倍杠桿率計算,那么其放款余額上限則為近3000億元;若其和銀行銀行聯合放貸,按照出資規模不低于30%的規定,其規模上限則接近萬億元。
目前螞蟻消金業務的合作機構數量距離高峰期已縮減大半,但花唄、借唄借貸余額,還有約為1.2至1.3萬億元。這樣看來,螞蟻消金此次增資,在注冊資本金上已幾乎滿足監管要求。
事實上,就在2023年7月,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更名為“螞蟻商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意味著該公司不再從事小額貸款相關業務。螞蟻商誠小貸公司曾經是為用戶提供借唄服務的主體,該業務已由螞蟻消金及合作金融機構承接。
而隨著螞蟻消金此次增資,新增資金將繼續用于有序承接兩家小貸公司的花唄、借唄業務。而借唄之后,年內花唄業務也將借助經驗做出調整。
從賺取息差到提供技術服務
按照此前的整改要求,除了承接小貸公司業務,螞蟻消金還要完成“花唄”“借唄”的品牌整改工作。
2021年11月,花唄正式啟動品牌隔離工作:花唄將成為螞蟻消金專屬消費信貸服務品牌,專注于中小額信貸;由銀行等金融機構全額出資的消費信貸,將更新為“信用購”類型的服務。
至于征信方面,花唄的使用情況由螞蟻消金上報征信系統;“信用購”類型服務則會由銀行等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上報。
在征信報告中,金融機構上報的信貸交易信息一般分為三類,分別為循環貸款、非循環貸款、信用卡。不管是花唄還是信用購,由于“一次授信,一次審核,隨借隨還”,其上報的信貸交易信息為“循環貸款”。
資產平移的同時,螞蟻集團的消費信貸業務結構也發生了變化。此前和螞蟻合作的聯合貸業務,大部分改為銀行助貸的模式,不需要螞蟻出資,從而不占用資本。這也意味著螞蟻的商業模式發生了變化。
在聯合貸款的合作模式中,螞蟻和金融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并共同分享利潤,本質上是賺取息差。在具體的合作中,螞蟻把流量和數據給銀行,由銀行決定是否放款。決定放款之后,螞蟻與銀行按比例出資,回款之后按比例分潤。
改為助貸模式之后,螞蟻不再以利率分成的方式獲得收益,改為為資方機構提供技術服務——比如為用戶風險定價、提供銷售平臺、催收等,螞蟻對此收取技術服務費。
年內轉讓信貸資產受益權融資超700億元
在融資渠道上,由于并不具備發行ABS和金融債的資質,在銀登網上進行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成為螞蟻消金融資的主要渠道。
2021年10月底,螞蟻消金在銀登網發行第一筆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螞蟻消金共發行67期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每次的實際轉讓金額均為10億元,這意味著2022年螞蟻通過與信托合作開展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獲得融資670億元。
消金界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10月27日,螞蟻消金年內成功發行73期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每次的實際轉讓金額約為10億元,這意味著年內螞蟻消金過與信托合作開展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獲得融資730億元。
此外,2023年9月,螞蟻消金40億元銀團貸款募集成功。這是目前公開披露的消費金融公司銀團貸款中,募集金額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的一筆貸款。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自2023年11月10日起施行,新規一方面壓實了消費金融公司主要股東的責任,另一方面放寬了對非主出資人的投資條件,簡化了消費金融公司債券發行程序,提升了發債效率。如今在政策利好下,未來螞蟻還將通過ABS、金融債來融資。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在監管的指導下,螞蟻集團的消費業務合規調整將為全行業的業務調整做出模版,有利于行業的長遠發展。
回到螞蟻集團的整改,成立消金公司,承接花唄、借唄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按照整改方案,未來還有“申設金融控股公司”等工作需要進一步完成。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