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穩健經營與新技術迭代,前三季度隆基綠能營收超941億
堅持穩健經營與新技術迭代,前三季度隆基綠能營收超941億
10月30日,隆基綠能發布2023年三季報。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41億元,同比增長8.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6.94億元,同比增長6.54%。據數據顯示,過去18年國內企業建設了380GW左右的全產業鏈項目;近2年,行業新建超過380GW的全產業鏈項目。自2022年至今,隆基綠能已率先降低擴產速度,轉而加速新技術產業化步伐。
加快技術產能迭代 BC電池導入加快
據不完全統計, TOPCon全行業規劃產能超過1000GW,到今年底,TOPCon名義產能將超過600GW,光伏制造業的產能過剩已成定局。業內普遍認為,TOPCon技術仍是過渡產品,和傳統PERC電池相比,效率提升幅度太小,行業技術方面有高度的同質化,短期獲利企業的長期投資收益或將受到沖擊。
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在會上表示,光伏行業已經出現了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最先受到沖擊的將是那些準備不夠充分的公司,而財務狀況較差和技術不先進的公司面臨的風險最大,未來兩到三年內,中國一半以上的光伏行業制造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場。
在此背景下,隆基綠能一方面加強新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步伐,一方面收縮擴產節奏,較早應對產業變動的市場沖擊。在技術迭代的十字路口,隆基綠能堅定看好BC技術路線,并改變了過去BC技術難度大、成本高的狀況,通過推出HPBC電池,使BC技術擁有競爭力。
2023年10月8日隆基防積灰組件Hi-MO X6成功發布,并在Hi-MO 6產品基礎上升級進化,兼具美觀、發電效率高、安全可靠、防積灰等四大特點。報告期內,公司聚焦高效BC技術迭代升級與產業化,持續提升HPBC產品量產良率和轉換效率。隨著公司高效BC技術研發深入及產能建設推進,更高性能的HPBC pro電池產能預計將于2024年底開始投產。
行業競爭白熱化 拒絕低成本傾銷
如今,光伏行業產能規模急劇擴張,產能過剩和潛在的惡行價格戰成為業內擔憂的問題。有消息指,在硅片環節,除龍頭企業外,其余硅片企業開工率只有50%-70%。
據業內人士估算,電池片的價格約為0.6元/瓦,封裝成本的平均0.6元/瓦,最低0.5元/瓦,也就是說,組件企業單純從制造成本最低也要1.1元/瓦,加上其他成本要超過1.2元/瓦。
據業內多家媒體報道,惡行競爭將嚴重破壞中國光伏企業的品牌,呼呼行業從價格戰轉向技術創新,提升優質產能更新速度,降低盲目擴產步伐。從2012年上市至今,隆基綠能累計研發投入超220億元,累計獲得各類專利2525項。截至2022年底,公司從事與研發及技術創新工作相關的人員合計4036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比例為6.66%。
二十三年來,隆基的每一項重大技術、創新成果都成為光伏產業的風向標,引領著產業發展方向。2021年4月至今,隆基綠能已經先后14次刷新太陽能電池效率世界紀錄,是目前硅太陽能電池最高效率的締造者。
來源/同壁財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