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又來了?
僅僅兩年,土地拍賣最高限價機制正在退出歷史舞臺……
文/樂居財經 作者/王敏
今日早間(11月9日),杭州第13批次10宗宅地掛牌,隨之而來的是眾望所歸的土拍新規:土地恢復“價高者得”的競價方式,不再搖號;上城、拱墅、濱江、西湖、蕭山、余杭六區依然限房價,富陽、臨安、臨平、錢塘四區房價不再設限。
這意味著杭州的土地出讓規則發生了變化,不再進行搖號,并取消了地價上限。
今年9月底,自然資源部下發有關文件,文件建議各省市自然資源部主管部門,取消土地拍賣中的地價限制、建議取消遠郊容積率1.0限制等。
其實,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個二線城市悄然取消了地價上限。
截至發稿,22個集中供地城市中,有19個城市已相繼發布新掛牌宅地公告,包括杭州在內的16城不再設置地價上限;其中,鄭州的部分城區依然限制了地價;僅北京、上海則維持地價、房價“雙限”。
此前,媒體報道“北京擬在今年的第三批次供地中取消地價上限”的消息,不過隨即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在其官方微博發布回應表示,北京“取消地價上限”為不實消息。
同為一線城市的上海于11月3日發布今年第四批集中供地首輪出讓地塊公告,8宗地塊起始總價139.7億元。該批次地塊延續現場競價、競報“高品質建設”和搖號的出讓方式,且8宗地塊均設有最高限價。
也就是說,從各線城市情況看,除一線城市外,目前已有多個城市取消地價上限,土拍實行“價高者得”。
在業內看來,一線城市對于限制性政策的松綁仍然較為謹慎。
對于北京是否會取消地價上限,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取消地價上限的城市基本都是土地市場低迷的城市,北京土地市場不差,短期取消的目的性不強,未來有可能取消,但北京也不會是一線城市里第一個取消的。
同時,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認為,從一線城市市場表現來看,一線城市對取消地價上限的迫切性并不高,成交端需求韌性猶存,房價走勢相對穩健,土拍表現相對二三線城市也較為可觀。
在業內看來,當下即使是核心一二線城市的土拍市場仍然是分化的,對于非核心區的地塊,仍然是低溢價成交,甚至也有可能出現流拍。
根據機構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300城涉宅用地成交15856.7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6.1%;溢價率雖較去年同期3.77%小幅上升2個百分點至5.77%,但仍處于低位水平。整體來看,2023年土地市場熱度仍然偏低,收入不容樂觀,有必要對限制性政策進行松綁。
“限地價”取消能否挽救當前低迷的土拍市場呢?
“取消地價上限可能會加劇土拍市場冷熱分化,核心地段優質項目競爭激烈、偏遠地塊無人問津?!敝T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認為。
實際上,各地在2021年才開始普遍設置地價上限,此前頻繁出現的“地王”現象隨之消失。
然而,僅僅兩年,市場風云詭譎,“限地價”的思路就出現了些許變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