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房比建房更賺錢了?
開發商拼盡全力去化,同時以高傭金吸引中介“帶貨”。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王彥杰
深圳光明區推介成交一套住宅可以獲得6萬元的傭金;而龍華區一項目則開出高達9%的傭金比例。業內人士直呼:“賣房子比建房子還賺得多!”
樂居財經查閱顯示,龍華區地處位于深圳地理中心和城市發展中軸,而且還有目前最大的高鐵樞紐,地鐵和路網都已經鋪開,綜合配套也不差,新房去化不會那么“難”,但偏偏該區域新房住宅的傭金點再次刷新全市紀錄。
事實上,高傭金在深圳早已不是新鮮事了。早在2022年2月就有消息曝出,羅湖深南東路的一處新盤,開出單套成交傭金高達15%,中介只要帶客上門還可抽100-500元的購物卡紅包。
但有中介表示,有些項目給出高傭金,一般是為了吸引成交,中介會拿出一部分返給客戶,實際到手沒有那么多;而上述15%高傭金的對應產品是“4.5米層高、52-93平方米創意空間”,也就是該項目的辦公產品,總價區間在402萬-3328萬元。
也有部分業內人士算過賬,按照目前的傭金計算,開發商買一套房子最后的凈利潤,估計還沒有中介賣房賺的傭金多,妥妥的“開發商給中介打工”。
10月數據顯示,深圳新增一手住宅預售40.5萬平方米,庫存量仍維持在高位,近500萬平方米,去化周期上升至18.5個月。不過,當月深圳一手住宅預售成交2654套,環比上漲28%,結束了8、9月的“兩連跌”。
有專家指出,相對滯后的深圳樓市總體看去盡管尚未如京滬那般躁動,但在政策刺激及開發商讓利背景下,成交也出現了緩慢上漲,但第四季度能否持續回溫,主要取決于是否有更強更有力的政策出臺,如深圳樓市取消限購或者是對局部地段取消限購等。
也有專家指出,整體看來房地產企業風險仍在蔓延,防范和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需要供需兩端雙管齊下。一方面,要加大房企融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三支箭”政策落實力度,如支持增信發債常態化、股權融資加快審批等。另一方面,加大需求端政策調整放松力度,特別是一二線城市限制性政策,促進房地產銷售企穩回升,改善金融機構對房地產行業預期,金融機構對房地產投資意愿才會提升。
而對于購房者來說,購房還是要保持一定的警惕心,同等預算下對比競品新房的優惠、戶型、口碑等,甚至可以要求中介適當返傭,降低買房成本。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