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歷史上最大IPO,在美秘密交表
只差“臨門一腳”
作者/馮健紅?編輯/張愷翀?來源/易簡財經
11月28日,據報道,希音(Shein)已秘密申請在美國上市,這可能是多年來規模最大的IPO之一。
希音是一家在2008年成立于廣州的跨境B2C互聯網企業,主營年輕女性的跨境快時尚服裝銷售。
將刷新廣州的IPO融資紀錄
有知情人士稱,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已被聘為此次發行的主承銷,希音可能在2024年進行IPO。
據之前的報道,希音赴美首次公開募股的籌備工作已經完成,該公司向潛在投資人表示,目標是以800億-900億美元的估值上市。這折合人民幣約5721億元-6436億元。
但希音在5月份的最新一輪融資中,估值約為66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700億元。這與目標估值雖有差距,但無疑也是相當龐大的體量。
截至11月27日,注冊地在廣州的A股上市公司中,市值前五名的分別是保利發展、南方航空、廣發證券、分眾傳媒、廣汽集團。
其中保利發展、南方航空、分眾傳媒上市較早,IPO時估值較低,而廣發證券2010年借殼延邊公路登陸A股,首日收盤市值達1200億元。
希音如果成功上市,將刷新廣州的IPO融資紀錄。
而同樣在美上市的廣州企業,濃眉大眼的網易早在2000年就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此后,較為知名的有2012年上市的唯品會、歡聚集團,2018年上市的虎牙,2020年上市的荔枝、名創優品等,但他們的市值規模并不能打。
縱觀廣州,史上還沒有出現過像希音這么高估值的IPO。
假設希音能順利上市,以其估值水平將躋身中概股前十。截至11月27日收盤,市值高于660億美元的中概股,分別有騰訊、阿里、美團、網易、拼多多。
回想2014年,阿里巴巴在紐約證券所上市,估值約1600億美元。而希音的估值已經達到其40%。
今年,全球市值最高的IPO是英國的芯片設計公司ARM,登陸納斯達克時市值為540億美元,而希音的估值仍遠超ARM。這意味著,希音上市還有可能成為近兩年全球最大的IPO。
9輪融資,估值超千億
數據顯示,希音自2008年成立以來,共獲得9輪融資。
2013年,希音獲得集富亞洲500萬美元A輪投資;
2015年,IDG、景林B輪投資3億人民幣,希音估值達15億元人民幣;
2018年,希音獲得C輪投資,紅杉資本領投、IDG跟投,估值25億美元;
2019年,希音獲得D輪投資,紅杉資本續投,老虎環球基金等投資5億美元,估值超50億美元。
2020年,希音獲得E輪投資,投資方未披露,其估值已超1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1千億元。
2022年4月,希音獲得F輪投資,泛大西洋投資、老虎環球基金、紅杉中國、博裕資本等資方投資超10億美元,估值1000億美元。
2023年2月,希音獲得G輪投資,穆巴達拉、泛大西洋投資、紅杉中國、老虎環球基金等參投。
2023年5月,希音完成最后一次融資。紅杉中國、泛大西洋投資、穆巴達拉參與,金額為20億美元。該輪融資中希音估值約為660億美元。
目前,紅杉中國、順為資本、老虎環球基金、穆巴達拉等均是希音的重要股東。其中,紅杉中國幾乎陪跑了希音融資的全過程,只有A輪、B輪、C輪未見其身影。
下載量超亞馬遜,營收過千億
希音的創始人許仰天是一位山東80后,畢業于青島科技大學,最初從事的是搜索引擎優化的工作。
最初,許仰天搞的是婚紗創業,品牌名稱是Sheinside,主打的品類是婚紗禮服,跟當時的明星公司蘭亭集勢差不多。2012年,許仰東將公司更名為更簡潔的品牌名稱SHEIN,品類開始拓展到服飾全品類,之后一舉打造出海外知名的網紅品牌。
2022年,希音已經是成為全球購物應用程序下載量第一,力壓亞馬遜登頂。到了今年1-3季度,Shein下載量超過亞馬遜和Temu,奪得全球購物APP下載量第一。對比友商,過去一年,希音的熱度保持在ZARA的2-3倍。
希音的營收增長速度也相當驚人,從過去幾年的收入規模增長趨勢來看,2016年以后出現了大的爆發,2016年營收為10億,2019年為160億,2021年破1000億的營收。
2022年,希音的營收達到227億美元,利潤為7億美元。這個體量堪比快時尚巨頭Zara。
據媒體透露,希音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收入達到240億美元,增長超過40%。如果保持這個增速,希音很有可能實現2023年的年底收入將達到320-330億美元。
媒體報道,希音的目標營收是將在2025年翻一番,達到585億美元,這一體量,將超過其兩大競對H&M和Zara的年銷售額總和。
與此同時,創始人的財富也水漲船高。2023年5月,《新財富》雜志發布《2023新財富500富人榜》,39歲的許仰天以1120億元的財富成為最新廣州首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