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劑IPO,實控人占用資金購置千萬房產
張口募資12.75億元,浙江圣兆藥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圣兆藥物”)申報北交所IPO龐大的募資金額引發市場關注。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李姍姍
就該募資金額,圣兆藥物擬將拿出8.53億元用于復雜注射劑產業化研發、3.21億元用于總部及高端復雜注射劑一期生產線建設項目,剩余1億元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但成立12年以來,圣兆藥物仍未實現產品的商業化,其主要依靠經銷藥品、醫療器械創收。同時,研發進展最快的“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的市場競爭力正備受考驗。
微薄的收入加上研發持續“燒錢”,圣兆藥物報告期內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20年-2022年,三年累虧3.94億元,經營現金流累計凈流出3.4億元。
經營堪憂之下,圣兆藥物實控人之一頻頻在背后搞“小動作”,不僅通過個人賬戶流轉資金,還曾將大額資金轉移至個人名下用于買房、餐飲店經營等,該情況遭到北交所連環追問,為圣兆藥物IPO之路埋下隱患。
股權架構分散,屢換主辦券商
圣兆藥物實控人為陳赟華、吳健、陳贇俊、潘小玲、劉芝佑、陳傳庚、蔣朝軍7人,其通過直接及持有員工持股平臺篤圣投資的方式,合計持有圣兆藥物29.58%的股份。
此外,黃雅紅為實控人之一陳赟華的配偶,并直接持有公司0.63%的股份,為其一致行動人。圣兆藥物共同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30.21%的股份。
此次發行后,公司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例將下降至22.66%,持股較低,這一情況引起北交所對其控制權穩定性及公司治理有效性的質疑。據披露,圣兆藥物7位實控人及篤圣投資簽署的《一致行動人協議》有限期限至2026年12月14日。
圣兆藥物的前身圣兆有限成立于2011年8月,由陳赟華、趙旻、陳贇俊、吳健四人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為500萬元。
此后,蔣朝軍、陳傳庚、黃雅紅、篤圣投資、劉芝佑陸續入股,2015年6月圣兆藥物掛牌新三板時,實控人還僅有陳赟華、吳健、陳贇俊三位創始股東,時過境遷,新三板上市至今仍留在圣兆藥物的幾位股東如今紛紛收獲了公司實控人這一頭銜。
值得一提的是,掛牌新三板期間,圣兆藥物曾受到過處罰。2019年12月,其因變更募集資金用途的行為未經股東大會審議,違反了《關于掛牌公司股票發行有關事項的實施細則》第十三條關于變更募集資金用途的規定,構成募集資金使用違規,全國股轉系統對圣兆藥物及陳赟華采取了口頭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
報告期內(2020年-2022年),圣兆藥物共經歷了兩次定增及一次股權激勵,累計融資5.74億元,均用于研發項目、研發中心其他費用及補充流動資金。圣兆藥物披露,定增完成后,公司股東累計超過200人。樂居財經《預審IPO》查閱Wind數據可知,目前,圣兆藥物股東數量已達到742戶,股權架構較為分散。
股東數量達數百家,圣兆藥物背后不乏資本的力量,遞表前,國資臨卓基金持有公司9.04%股權,為第二大股東;越秀產業基金通過立創五號持股5.31%;萬聯證券持股2.19%。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圣兆藥物屢次更改主辦券商,2020年11月,其將主辦券商由光大證券改為中金公司,而2023年2月,此次遞表北交所前,又更改為東吳證券。截至2023年6月20日,東吳證券持有圣兆藥物17.77萬股股份,占比0.14%。
實控人大額負債,占用資金用于個人買房
圣兆藥物7位實控人中,陳贇俊為第一大股東陳赟華的妹妹,而陳贇俊的存在或成了圣兆藥物上市路上的一大坎坷,其不僅自身背負大額債務,還曾通過圣兆藥物謀取“私利”。
報告期內,陳贇俊曾對外負債約1.24億元,圣兆藥物表示,這是陳贇俊因個人房產購置、個人餐飲產業的發展投入、關聯公司稅費經營支出、日常資金周轉等產生的大額負債。
其中,有5130萬元是向公司內部人員的借款,且來自公司其他實控人的借款合計4616萬元,包括陳赟華、吳健、劉芝佑、蔣朝軍貸款資金1,270萬元、600萬元、386萬、180萬元,以及吳健減持所得2,180萬元。
截至2023年6月末,陳贇俊已償還前期通過公司其他實控人、董監高人員借出的銀行貸款2780萬元,尚有2500萬元借款未償還。
截至2023年6月末,除個人住房商業貸款外,陳贇俊及其配偶、陳贇俊及其配偶控制企業的銀行貸款余額還有1735萬元。該銀行貸款的還款方式為按月結息、到期還本,未來十二個月到期償還款項為杭州銀行的500萬元。
除此之外,陳贇俊及其配偶還有對其他自然人的負債4000萬元。綜上,截至2023年6月末,陳贇俊對外負債余額仍有8235萬元。
為降低個人負債,2023年5月,陳贇俊通過盤后大宗交易的方式,將所持公司430.16萬股股份以19.41元/股的價格轉讓給金橋基金、耀康私募基金(杭州)有限公司-耀康材質優選 3 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羅華杰、唐智君等,成交金額合計8,349.41萬元。股權轉讓完成后,陳贇俊持股比例由3.75%降至0.38%。
據圣兆藥物披露,上述剩余負債資金的主要用途包括陳贇俊及其配偶的餐飲業務誠磊餐飲店面購置、開店裝修、房租投入、日常經營資金周轉、資金拆借利息合計2700萬元,以及歸還對圣兆藥物的資金占用款項及利息合計4004.33萬元。
樂居財經《預審IPO》翻閱招股書發現,這筆資金占用款是公司與陳贇俊之間發生的不公允關聯交易而形成的。
2017年至2020年,圣兆藥物子公司萬匯生物、鼎兆醫藥分多筆從陳贇俊控制的嘉運宏開、寧波洛亨、策祁國際等3家關聯公司處采購生物活性粉、壓針機等原材料及醫療器械,采購金額達3,780.6萬元,但前述貨物終端采購價值為449.45萬元,產生的差額3331.15萬元經多道劃轉最終流入實際控制人陳贇俊等人控制的銀行卡賬戶中。也就是說,陳贇俊通過不公允關聯交易的方式,轉移了3331.15萬元到自己的銀行卡上。
對于這筆款項的流向,北交所發起了追問。據問詢函回復,上述關聯交易相關款項被陳贇俊用于個人購房支出1225.77萬元、個人餐飲產業房租支出484.5萬元、個人餐飲產業開店和裝修投入638.77萬元以及嘉運宏開、策祁國際等關聯交易公司稅費支出789.09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關聯采購金額3,780.6萬元中,有300萬元來自于公司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部分。2022年6月,陳贇俊歸還了資金占用款3,331.15萬元及資金占用期間對應的利息673.18萬元,合計歸還款項 4,004.33萬元,關聯方資金占用情形得以解除。
實際上,陳贇俊的“罪狀”不止于此,其控制的從事藥品推廣業務的企業,還通過圣兆藥物關鍵崗位人員、實控人親屬等個人賬戶流轉資金,財務內控頗為不規范。
據悉,圣兆藥物是金花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金花制藥廠(下稱“金花制藥廠”)所生產的金天格膠囊在浙江省內的配送經銷商,報告期各期,公司向金花制藥廠采購金天格膠囊的含稅金額分別為1217.61萬元、309.3萬元和586.67萬元。
同時,陳贇俊為公司供應商金花制藥廠提供藥品推廣服務,其控制的寧波洛亨等商業推廣公司主要為金花制藥廠提供金天格膠囊浙江區域的商業管理與學術推廣服務。報告期各期,寧波洛亨等分別收到款項凈額為2736.53萬元、3027.35萬元和1381.56萬元,支付給下游推廣商的凈額分別為2317.65萬元、2521.09萬元和1254.78萬元。
不過,金花制藥廠將推廣費支付給商業推廣公司之后,卻要再通過商業推廣個人賬戶再轉給下游具體推廣人員。據悉,該商業推廣個人賬戶為陳贇俊控制和實際使用的以其他自然人名義開立的銀行賬戶。
這一情況受到監管的關注,要求圣兆藥物說明推廣費通過個人賬戶流轉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真實原因,其表示是基于支付便利和手續費低而考慮。2022年8月后,陳贇俊不再從事任何藥品推廣業務,其控制的商業推廣公司目前也均已注銷。
成立12年未有商業化產品,三年經營現金流凈流出3.4億
據招股書,圣兆藥物主要從事復雜注射劑的研發及產業化相關工作,但成立十多年來,公司尚無產品實現商業化,僅有部分在研產品靶向制劑-脂質體、靶向制劑-白蛋白納米粒、長效緩釋制劑-微球緩釋制劑、長效緩釋制劑-微晶緩釋制劑、多囊脂質體、緩釋置入劑等。
因此,圣兆藥物的營業收入主要靠子公司經銷藥品、醫療器械實現,2020年-2022年分別實現營收1987.2萬元、2688萬元、2159.37萬元。
圣兆藥物表示,醫療器械銷售收入主要來源于子公司代理經銷可吸收外科縫線商品;藥品銷售收入系子公司配送銷售外采的金天格膠囊、多維元素膠囊等藥品形成的收入。
而單薄的收入加上研發持續“燒錢”,圣兆藥物報告期內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各期歸母凈虧損分別為1.18億元、1.32億元和1.44億元,同期研發費用分別達8,678.07萬元、1.02億元和1.08億元。據圣兆藥物解釋,前述在研產品從屬于高端仿制藥,具有較強的技術壁壘。
不過,圣兆藥物在研管線中的部分仿制藥的競爭同樣激烈。目前圣兆藥物在研管線中距離商業化目標最近的是“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其今年9月已獲得藥監局的注冊證書,主要被用于治療低CD4及有廣泛皮膚粘膜內臟疾病的與艾滋病相關的卡波氏肉瘤(AIDS-KS)等。
據了解,目前國內市場已有多家企業持有“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藥品注冊證,包括復旦張江、常州金遠藥業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智達藥業有限公司、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2022年-2023年,申請“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仿制藥上市的藥企還有紫杉藥業、南京綠葉制藥有限公司、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等。
對此,圣兆藥物表示,其已與20余個省市地區的代理商簽署供貨協議,約定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的保底銷售量已達20萬支以上,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
據圣兆藥物測算,2023年至2025年,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的營業利潤合計將在4億元以上。圣兆藥物預估若2025年可實現6.06億元收入,則即可實現盈利,同期凈利潤可達到0.03億元。但隨著更多藥企的加入,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的市場規模能否兌現仍是未知數。
凈利潤持續虧損之下,圣兆藥物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告負,報告期各期分別為-1.04億元、-1.03億元和-1.33億元,三年經營現金流凈流出3.4億元。
可見,圣兆醫藥自成立以來的營運資金幾乎全部依賴于外部融資,2020年-2022年,公司籌資活動現金流凈額分別為2.7億元、3.14億元、3254.07萬元。截至2022年末,公司貨幣資金有1.95億元,同比下降了58.22%。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負債總額分別為7,974.61萬元、9,868.29萬元和1.32億元,持續上升,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的比例分別達99.9%、96.05%和95.32%。
報告期內,圣兆藥物還多次被處以行政處罰。2022年7月公司子公司鼎兆醫藥被云和縣消防救援大隊行政處罰,因鼎兆醫藥位于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白龍山街道白龍山路688號的穩壓泵未保持完好有效,對鼎兆醫藥處以1.5萬元罰款。
2022年10月,鼎兆醫藥又被杭州蕭山機場海關行政處罰。具體情況為,2020年7月,鼎兆醫藥委托浙江鼎航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按照3%的抗癌藥和罕見病藥增值稅優惠稅率向杭州蕭山機場海關申報進口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申報總價為1.96萬歐元。而后經海關驗估,發現該商品并不符合政策要求,應按13%的增值稅稅率繳納稅款。經海關計核,涉案貨物價值人民幣17.96萬元,漏繳稅款1.59萬元,最終對鼎兆醫藥處以1.43萬元的罰款。
附:圣兆藥物上市發行中介機構清單
保薦人、承銷商: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律師事務所:上海市聯合律師事務所
會計師事務所:立信中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