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鋪子,真的慌了
自詡要做“高端零食”領軍者的良品鋪子,也要走下“高端”的王座,高喊“活下來”了。
來源 | 深藍財經??撰文 | 吳瑞馨
近日,良品鋪子(603719.SH)宣布旗下300多款產品大降價,平均降幅22%,最高的降價45%。這也是良品鋪子17年來最大規模的降價。
而大降價的同時,良品鋪子還對主打低價的量販零食巨頭趙一鳴零食發起了訴訟。
接連兩個大動作的背后,內部信中的“活下來”三個字,道盡良品鋪子的心酸。
降價宣告高端化戰略失敗
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楊銀芬的第一刀,直接把良品鋪子從“高端”的王座,砍回了“鄰家”。
11月29日,趕上任三天的良品鋪子新任當家人楊銀芬發表了內部全員公開信:打響“降價不降質”的第一槍。信中明確提出將啟動新一輪改革,回歸良品鋪子鄰家形象。業務端將實施17年來最大規模降價,300款產品平均降價22%,最高降幅45%,主要集中在成本優化但不影響品質以及復購率高的零食上。
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過去兩年,良品鋪子銷售毛利率分別只有27.57%和26.77%。也就是說,良品鋪子這波降價,已經無限逼近成本線。
楊銀芬此舉的背后,是良品鋪子高端化戰略的失敗,業績大幅下滑。他在公開信中直言:“當下,擺在我們面前的已經不僅是活得困難的問題,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問題。”
“不是XX買不起,而是XX更有性價比。”從這句今年流行起來的網絡熱梗可以看出,如今消費邁入理性時代,比起“高端消費”,消費者更注重一個性價比。在這一趨勢下,各大電商平臺都在爭奪下沉市場,這也側面反映了“高端消費市場”的艱難。
楊銀芬也在公開信中坦言,消費者認為我們“貴”的現實問題,表明我們的產品價格必須要更加親民,我們的品質心智需要進一步夯實。
據天眼查顯示,良品鋪子是全品類零食品牌,成立于2006年,接著互聯網零食的東風,良品鋪子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快速擴張發展,2019年1月,良品鋪子正式將“高端零食”作為企業戰略和品牌戰略。并于2020年2月24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被譽為“高端零食第一股”。
但縱觀良品鋪子近年來的業績,我們可以看到,良品鋪子的營收增速出現明顯下降。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良品鋪子營業收入分別為78.94億元、93.24億元和94.40億元,增長率分別為2.32%、18.11%和1.24%,其中2022年增速明顯下降,已經降至了慘不忍睹的個位數。
今年以來,良品鋪子業績倒退得更為明顯。2023年前三季度,良品鋪子的營收增速分別為-18.94%、-18.55%和-14.33%,直接變成了負。凈利潤也從第二季度開始一路下滑,尤其是第三季度扣非凈利潤虧損207.88萬元,同比下降102.31%。
業績持續下滑,也導致良品鋪子股價的“雪崩”。今年以來,良品鋪子股價持續下跌,11月28日盤中一度跌至19.27元,相較年初最高點的39.34元(2月22日收盤價)已跌超50%,更是幾乎創下上市以來的最低記錄。(上市的首日、次日股價分別為16.69元、18.35元)
變革,迫在眉睫。“不變,我們真的有可能失去在牌桌上的資格”。
宣戰“趙一鳴零食”背后:良品鋪子真慌了
就在市場翹首以待降價可以為良品鋪子帶來什么的同時,楊銀芬發出了第二槍,這一次槍口瞄準了量販零食巨頭,趙一鳴零食。
12月6日,良品鋪子稱趙一鳴食品隱瞞公司重大事項,損害小股東知情權,已在11月27日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法院已經受理此案。
此次案件要追溯到今年4月,彼時,良品鋪子通過全資子公司“廣源聚億”出資4500萬元成為趙一鳴公司股東。但短短半年,良品鋪子就發布公告,以1.05億元的價格轉讓其持有的趙一鳴全部股權。當時來看,良品鋪子這筆生意似乎很劃算,才半年時間,這一買一賣就凈賺6000萬。
但就在良品鋪子賣出股份22天后,趙一鳴零食就和同為量販零食賽道的“零食很忙”宣布戰略合并。
據天眼查顯示,在戰略合并后,趙一鳴零食的創始人趙定,持有零食很忙24.1%的股份,成為僅次于晏周的第二大股東。趙一鳴零食方面,通過層層控股,最終持有31%股份,且兼任零食很忙的董事和趙一鳴零食CEO。
從表面來看,是趙一鳴零食隱瞞了“關鍵信息”,導致良品鋪子這個早期投資者低價出局,良品鋪子狀告趙一鳴零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從深層次來說,良品鋪子也為其在平價零食領域,狙擊一個潛在的強大競爭對手。
對于趙一鳴零食與“零食很忙”兩大量販零食新貴的戰略合并,市場猜測,或是為兩者登陸資本市場做準備。可以預見,一旦其上市成功,或將成為“量販零食第一股”,直接威脅到良品鋪子的地位。
和良品鋪子曾經的“高端”定位完全相反,量販零食主打的就是一個低價、優惠。而對剛宣布降價“下沉”的良品鋪子來說,在未來的平價、甚至是低價零食市場上,兩者勢必會在零食市場上短兵相接。
資料顯示,零食很忙和趙一鳴在2023年度量販零食連鎖品牌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三。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累計達76.6億元。而2022年良品鋪子的營業收入為94.40億元,三只松鼠為72.93億元。從營收來看,已經僅次于良品鋪子了。
近年來凈利潤持續下滑,改革也不知效果幾何,如今,還遭到前合作伙伴“背刺”,眼看著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正在冉冉升起,良品鋪子這次是真的慌了。
于是,良品鋪子趁著趙一鳴和零食很忙還在“磨合期”,尚未真正木已成舟,主動出擊,先發制人。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或許會引起趙一鳴方的“反擊”,在零食賽道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結語
內,是良品鋪子多年來的“高端化”失敗,業績持續下滑;外,可能還要面臨即將由量販零食掀起的新一輪戰火。正如楊銀芬在內部信中說的那樣:活不活得下去,才是良品鋪子目前的頭號問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