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味食品赴港上市暫緩:毛利率持續下滑股價跌超五成,投資者質疑不少
“年輕人怎么不吃鴨脖”的討論似乎還時不時掛在熱搜榜上,部分消費者認為原因在于鴨脖越來越貴,想要消費的心總是遲疑后再望而卻步。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作者/廖紫雯
“年輕人怎么不吃鴨脖”的討論似乎還時不時掛在熱搜榜上,部分消費者認為原因在于鴨脖越來越貴,想要消費的心總是遲疑后再望而卻步。
?
前不久,鹵味三巨頭之一的絕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絕味食品,603517.SH)于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大幅增長超七成,而同期毛利率整體上卻出現一定下滑。業績增長的另一面,公司股價下跌超五成,近日,在投資者眾多的質疑聲中,絕味食品更是宣布赴港上市暫緩。
凈利潤大幅增長,毛利率卻出現下滑
11月23日,絕味食品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赴港上市的工作目前處于暫緩狀態。
?
11月27日,投資者于交流平臺提出,“公司有做什么措施來挽回投資者信心,目前鹵味市場競爭激烈,公司業績增長乏力,單店利潤也承壓,公司有哪些創新的方向來扭轉市場的頹勢?大部分投資者質疑公司去港股上市的目的,公司是真的很缺資金嗎?”
?
絕味食品表示,公司秉承“深耕鴨脖主業,構建美食生態”的戰略方針,做強、做大主業,并通過研發創新、主題營銷等手段以提升市場競爭力。
?
從業績面來看,2023年前三季度,絕味食品實現營收56.31億,同比增長9.99%;實現歸母凈利潤3.90億,同比增長77.57%;實現扣非凈利潤為3.66億,同比增長37.22%。
?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為19.32億,同比增長8.26%;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48億,同比增長22.10%;實現扣非凈利潤為1.40億,同比增長20.32%。
?
開源證券提出,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長8.3%,略低于預期,主因同店端收入較差影響,公司三季度鮮貨銷售同比增長3.8%,對整體收入有所拖累。
?
業績增長的另一面,公司毛利率卻出現了一定下滑。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毛利率為 24.15%,同比下降 8.77%;近五年的時間里,公司毛利率幾乎均呈現下滑的趨勢,詳細來看,據雪球數據,2018年-2022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34.30%、33.95%、33.48%、31.68%、25.57%,分別同比下降4.16%、1.01%、1.38%、5.39%、19.28%。
?
針對“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增長的情況下,為何毛利率出現下降的趨勢?公司如何看待近五年來毛利率持續下降的情況?毛利率后續是否將持續承壓?”等問題,絕味食品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面對鹵味行業規模增長的趨勢,2023 年上游禽類養殖積極恢復產能,供需關系進入修復改善階段,但市場各主體依然面臨短期供需關系不匹配的壓力。特別自 2022 年末起上游養殖產業經歷了階段性去產能和春節期間休產等因素對產量的影響,同時消費復蘇帶來需求的大幅提升,原材料整體價格經歷調整階段。激烈的生存挑戰之下,鹵制品行業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呈現集中化趨勢:市場分化加速,腰部及以下品牌面臨生存壓力,頭部企業亦面臨周期考驗,行業需要克服原材料、物流、人工等運營成本逐年增加的困難,供需平衡也需要時間進一步修復。這些趨勢極大考驗企業的綜合實力和對抗系統性風險的能力。
?
此外,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 ROE 為 5.47%,時間線拉長來看,2020 年-2022年,公司ROE分別為14.66%、18.46%、4.05%。
?
針對“公司如何看待跌至個位數的ROE情況?ROE下降幅度是否過大”等問題,絕味食品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近年來,受疫情和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鹵制品行業面臨一定的生存壓力和周期考驗,企業需要克服原材料、物流人工等運營成本逐年增加的困難,極大考驗企業的綜合實力和對抗系統性風險的能力。公司堅信,當前,唯有堅定信心、保持定力、聚焦主業、減費增效、嚴控杠桿,才能保障生存、維持發展。絕味作為行業領導品牌,更需要堅持長期主義,不懼困難、韌性成長,才能穿越周期,為更好的未來積蓄力量。
?
開源證券認為,公司同店經營仍有壓力,下調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3-2025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6.0(-0.6)、8.4(-0.6)、10.0(-0.7)億元,同比增長159.2%、39.3%、19.0%,EPS分別為0.95、1.33、1.58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34.9、25.1、21.1倍,公司作為行業龍頭,未來門店經營逐步改善,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成本壓力逐步緩解,美食生態圈企業平穩恢復,維持“增持”評級。
?
股價下跌超五成,引發投資者質疑
業績增長的另一面,絕味食品資本端的表現似乎并不盡如人意。2023年開年至今(2023年12月12日),公司股價下跌超五成。
11月24日,有投資者于交流平臺提出,“今年公司業績取得翻倍,收入也10%以上增長,但股價令人吃驚跌幅50%,不僅投資者對公司股價不滿意,52元增發機構深套,37元的股權激勵價對高管更是負反饋,而增發的多數錢在買理財產品,回購僅完成不到五千萬,公司為什么就不能回購用3億上限,且加大速度和力度,同時協調好機構投資者(今年研報如雪片,效果怎么樣有目共睹)。目前股價低迷不利于公司形象和沖刺收入。”
公司對此表示,二級市場股價受多重因素影響,存在不確定性,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公司將繼續推進股份回購計劃,相關內容敬請關注公司公告。
?
就業績出現增長,股價卻出現下跌的情況,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港灣商業觀察》指出,國內消費降級,整體經濟尚待提振,賣鴨脖即使業績增長也不能給投資者帶來任何信心。
?
最新動態顯示,12月2日,公司發布《關于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的進展公告》,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股份177.8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2818%,回購最高成交價格為38.05元/股,回購最低成交價格為31.30元/股,已支付資金總額約6003.88萬(不含交易費用)。
?
早在11月23日,有投資者表示,“公司自宣布回購已數月,但股價在業績轉好的情況下,不漲反跌,而且越跌越兇。對此,請問公司:宣布回購消息是不是為了誘人入套??在實施回購的過程中是否有打壓吸籌的行為存在?——話很難聽,但是對比歷史過往和大盤及板塊,股價能說明了一切。請不要用"股價隨各種因素的波動……″等套語官話來敷衍。真想維護散戶的利益,根本不會用什么"不高于50元"來與散戶爭利的!”
?
絕味食品表示,公司始終堅持審慎經營、合法合規的原則,已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并嚴格按照監管要求來實施回購事項。
?
投資及經營現金流下滑,前三季度下降幅度超110%
除卻業績的增長、股價的下跌外,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前三季度,絕味食品投資現金流為-13.68億,同比下降114.69%。
?
絕味食品提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3.68 億元,上年同期為-6.37 億元。下降原因主要系購買結構性存款增加。公司流動資產和現金流能夠滿足經營需求,投資活動均依據相關決策程序,不存在承壓的情況。
?
事實上,時間線拉長來看,2018 年至今,絕味食品投資現金流始終為負,詳細來看,據雪球數據,2018年-2022年,公司投資現金流分別為-8.71億、-7.99億、-9.32億、-10.58億、-10.26 億。
?
對于投資現金流常年為負這一問題,絕味食品指出,主要系近年來公司存在投資支付、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情況;近年來,公司通過全資控股的深圳網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重點圍繞鹵味、特色味型調味品、輕餐飲等與公司核心戰略密切相關的產業賽道進行投資,探索布局公司未來新的增長曲線,最終實現“構建美食生態”的目標。以增值服務為特色,加強優勢業務對接,發揮資本的紐帶作用,促進多種資源要素的整合,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增效賦能。在過去幾年,公司投資的多數項目都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部分企業逆勢增長,取得了較好的收益。
?
而另一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經營現金流為2.45億,同比下降71.58%。
?
絕味食品表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變動較大,主要系原材料采購量增加及采購成本環比下降但同比仍處高位。
?
絕味食品補充到,公司采購中心負責各種物資價格、質量等相關信息的收集、供應商評審和供應商檔案的建立,并審核生產部門提交的采購計劃。在采購數量上,公司堅持“滿足生產需要、降低采購成本”的原則,于每月初根據上月實際的生產和庫存情況,結合本月銷售和生產計劃制定采購計劃。公司完整的采購體系既能減少中間環節、降低采購成本,又能保證所購原材料的品質,有效降低了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公司的采購模式有利于對品質以及成本的管控,及時滿足生產需求,公司經營現金流規模符合公司生產經營需求。
?
沈萌指出,投資現金流為負,意味著企業不斷大舉支出,這也側面說明業績成長的健康程度不理想,投資者對這樣的成長模式有擔憂。經營現金流下降說明業務表現不力,雖然業績數據亮眼,但實際上從業務上的現金流存在較大壓力,容易造成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