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最近的變化
風往哪吹
來源/地產知識橘
年末,各種重磅會議的全新定調,紛至沓來。
從“先立后破”給舊產能拉出的生存縫隙,到“三穩”中的“穩預期”被提到最重要的位置,再到“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會議一結束,北京上海就迅速行動了——
不但降低房貸首付比例、調整普宅標準,還直接調低房貸利率。
一天之內,兩座超一線城市同時三箭齊發,這般救市力度,近年來,可謂前所未有。
但其實,在這次救市之前,市場端已經悄悄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保利出手了
上周,保利突然增持了。
這家濃眉大眼的央企,發出了一份公告——
宣布公司擬以不超過15.19元/股的價格,回購10-20億元不等的股份,同時公司實控人保利集團亦將增持。
消息一出,資本市場喜大普奔,保利股價一度大漲超過6%。
這是地產央國企在今年的第一次下場增持,背后的意義,是深遠的。
首先,保利覺得自己當前股價偏低,遠沒有反映公司真實的經營水平。
目前,保利發展的股價較去年4月創下的階段性高點18.59元幾乎腰斬,最新的市凈率也僅為0.63,幾乎是趴在地上了。
和每況愈下的股價相比,保利的業績堪稱優秀。
今年,保利的銷售排名沖上了全國第一,在如今的大環境下,前11個月的銷售額還能做到與2022年基本齊平,已經是非常難能可貴了。
或許正因為如此,保利才會秀一把肌肉進行回購,彰顯維護公司價值和看好企業未來發展的決心。
但更重要的是,在資本市場上,保利自身就是抄底之王,是一家有著“增持神話”的上市公司。
根據過往經驗,此前保利曾有4次增持動作,每一次都精準地買在了深V里。
增持后一段時間,地產板塊就開始觸底回升,保利的股價也跟著大幅攀升。
或許是央企對于政策的靈敏觸覺,又或許是對于市場行情的提前感知,當大家的信心無比脆弱的時候,保利卻反道而行之,義無反顧地出手了。
這次,會是地產板塊的第五個深V底部嗎?
土地市場的信心
說完房企,我們再說下拍地。
取消土地限價后,杭州的地市開始騷動。
雙十二當天,杭州年內第十三批次涉宅地開拍,一共成交了9宗地塊,其中只有4宗底價成交,其余均為溢價成交——
溢價地塊中,溢價率超過20%的比比皆是,最高達到了38%。
這是什么概念呢?
就拿熱門地塊來說吧,位于余杭區未來科技城的一塊地,精裝銷售均價為2.72萬/平米,毛坯銷售均價為2.42萬/平米,但綠城大手一揮,把樓面地價抬到了1.8萬/平米。
換言之,房地價差僅為9000多㎡,為了搶到這塊“寶地”,開發商寧愿在盈虧平衡點上瘋狂蹦迪。
這不是例外,鐵路北地塊、石橋單元,同樣是類似的銷售價差。
這溢價率和開發商的利潤率,都直逼2021年上半年杭州第一次集中土拍的時候了——
彼時,市場一片炙手可熱,濱江集團拿下地后,董事長的一句“努力做到1-2%的利潤率”令市場嘩然。
但這還不是更夸張的。
在這場土拍大戰中,我們驚訝地發現,民企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
除了混合所有制的綠城和一家兜底的國企以外,此次在杭州拿地的房企包括興耀、龍湖、偉星等,都是清一色的民營房企。
要知道,這幾年下來,因為資金和市場的問題,很多地方的土地市場,民企基本絕跡,財大氣粗的央國企不得不出來兜底,成為土地出讓市場中的主力買家。
而這次,在杭州,民企的信心似乎正在回歸。
無獨有偶,同樣的一幕也在成都上演。
前些天,一場不設置房價和地價上限的土地拍賣在成都打響。
同一天,就誕生了三個新地王——
成都新地王、成華區新地王、武侯區新地王。
有趣的是,這三塊地王中,也有兩塊,是由民企攬入囊中的。
市場不缺購買力
再來看下樓市本身。
雖然輿論一片淡靜,但如果仔細看看數據,會發現,實際交易情況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我們先看下二手市場。
上個月,廣州的二手房成交量突破萬宗,明顯是放量的。
而且,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貝殼11月的內網放盤數居!然!降!了!。
雖然只比上個月減少了500多套,但已經是今年以來,貝殼第一次出現房源庫存總量下降了。
雖然凈增幅度很小,但這也間接表明——
二手房市場進入了走量階段,也開始逐步企穩了。
北京亦是如此。
有當地媒體表示,北京的二手房交易量在放大,價格也有穩住的勢頭了。
新房市場同樣不甘落后。
前段時間,廣州的地產圈內都在被一個叫保利和頌的新盤刷屏。
開盤只加推150多套房源,但合計錄得13000多組報備,短短的五天時間,去化率超過9成。
在大家普遍認知到的“寒冬”里看到這樣的業績,不得不感慨一句,或許市場從來不缺少客戶,只是你的項目缺少客戶罷了。
寫到這里,不得不說再下杭州。
當地最新的面積段成交情況是這樣的——
90平方以下的占比不到10%,90平方以上的占了90%,140平方以上的超過五分之一。
現在大環境是怎樣大家都清楚的,全社會購買力都在下降,落到房產市場上就是一個負反饋循環。
那么,這么多90平米以上、甚至140平米戶型以上的成交,購買力到底從何而來呢?
多一分期待
最后,最近的利好,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
以一套北京城六區外總價800萬元的二套非普宅為例,此前的首付比例為8成,需要640萬元。
但新政后,首付降至4成,只要320萬元,一下子就降了300多萬!
上車門檻大為降低,改善客戶置換難的堵點,也有在積極地疏通了。
作為一線城市中的“頂流”,北京上海是全國房地產市場中最重要的壓艙石,這一次,兩座城市在會議定調之后一起發力,想要一舉扭轉預期的意圖,還是挺明顯的。
重磅利好疊加年底放量折扣,提示出一個很明顯的短期買點,炸出了不少觀望已久的購房者,而這一波的數據走勢,對于接下來的市場判斷,尤為重要。
但無論年底的數據如何,既然要唱響光明論,能夠判斷的是,接下來,政策還會進一步寬松,限售限購這些遲早會逐步放開。
或許,對于明年的樓市走勢,我們可以更有信心一些。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