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蘋果的巴克萊是誰?
一則巴克萊唱空蘋果的消息引起軒然大波,隨后蘋果股價大跌,一夜蒸發1000億美元。機構下調評級屢見不鮮,市場之所以反應較為強烈,系因巴克萊作為美股排名前十的券商,是業內的風向標。在國際金融市場橫行多年,對評級主體甚至有生殺予奪的重大影響力。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百年大行巴克萊因唱空蘋果而成為市場焦點。
1月3日,受巴克萊看空影響,蘋果單日蒸發7000億元。
而除了下調蘋果評級之外,此前Nutrie、特斯拉、FANMAG(Facebook、亞馬遜、奈飛、微軟、蘋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均被巴克萊下調評級,唱空效果可謂是立竿見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諸多評級機構中,巴克萊低調又神秘,與之有關的訊息在市場上并不多。不過,這家并不被多數人熟知的機構有著超過300年的歷史。
從財務數據來看,與大摩、花旗銀行等世界級一線機構共同列于前十名。
從其本身來看,成立于17世紀的巴克萊百年來一路壯大且在業內屹立不倒的密鑰之一就是收購兼并,因為也被戲稱為“暴發戶銀行”。
一則唱衰言論引發暴跌
巴克萊唱衰蘋果的余威猶在。
美東時間1月3日,蘋果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依舊不佳,盤中跌超1%,而在上一個交易日,蘋果收跌3.58%,創下去年8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當日收盤價為185.64美元/股,單日蒸發1072美元。
引發資金出逃的元兇是巴克萊的一份評級下調報告。
Tim Long為首的巴克萊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將蘋果的股票評級從持有下調至“低配”,分析師進一步指出,蘋果過去一年大部分季度業績未達預期,且iPhone 15在中國市場銷售低迷,預示著iPhone 16銷售前景堪憂。同時,這些分析師還將蘋果的目標價從161美元小幅下調至160美元。
這也是巴克萊自2019年以來首次對蘋果采取“低配”的評級。這意味著,巴克萊對蘋果的未來(包括業績、股票)持悲觀態度。
匯編數據顯示,巴克萊給出的低配評級意味著蘋果現在有五個賣出或與賣出同等的評級,34個買入評級和14個持有評級。按5分制衡量,該股獲得的一致推薦分為4.08分,為2020年10月以來最低。以近期收盤價計算,分析師的平均目標價預示未來一年回報率只有7.5%。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外評級機構多如牛毛,機構評級結果與主體的市場反應相向而行的不在少數。這次,巴克萊唱衰蘋果引起市場巨震或因前者在業內是令諸多機構望塵莫及的存在。
據Dealogic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14日,全球最大的10家投資銀行2022年實現營收56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920億美元下降了近39%。
從前十名來看,多為實力強悍、耳熟能詳的機構,比如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美國銀行等。頗為顯眼的是,古老而又神秘的巴克萊也占據了一席之地,排名第八。
營收出類拔萃之外,在評級機構中巴克萊也因其獨立性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橫行數年。
當前的評級機構中,自身立場受到“金主”左右已是一種常態。電影《大空頭》中的一段話很好地詮釋了這個現象。該影片中,空頭問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你們對這些債券的評級,有沒有低于AAA級的?”評級機構回答:“如果不給他們AAA級,他們轉頭就會去找隔壁的穆迪評級了。”
相較之下,這家老成持重的銀行因“泡沫性”不高而受到投資人等群體的信賴。這就意味著,一旦其“發聲”,對評級主體的甚至有著生殺予奪的影響力。
巴克萊的那些“先知先覺”
低調的巴克萊銀行在亞洲市場上的訊息并不多,其中多為對上市主體的發聲,精準又老辣。
2020年5月份,巴克萊分析師Karen Short將百思買評級由增持下調至持股觀望,目標價由135美元大幅下調至80美元。
對于調整的緣由,上述分析師娓娓道來,該公司一季度業績不及預期以及下調2023財年業績指引,凸顯了宏觀環境并不樂觀,而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可能在今年剩余時間內面臨壓力。
該分析師認為,具有挑戰性的通脹環境、不斷上升的利率和飆升的能源價格將影響百思買低端消費者的購買意愿,“考慮到百思買缺乏產品定價權,這些不利因素可能很難緩解”。
被巴克萊公開唱空的百思買,當時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尚可。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4月份股價變動幅度為34.61%。從業績來看,根據百思買中報數據,其歸母凈利潤為5.03億美元,同比變動11.28%。
而就在下調評級后的兩個交易日內,該公司股價兩個交易日跌去3.83%。其股價在如今也跌至75.43美元/股,甚至低于巴克萊給出的目標價。
從百思買業績來看,2020財年其歸母凈利潤為15.41億美元,同比變動5.26%,上一年增速為46.4%。當年業績明顯承壓。
上述公司之外,其中巴克萊“逆勢”看空特斯拉,也是其在市場上較為知名的一次“點名”。
2020年7月份特斯拉披露了財報,數據顯示,特斯拉二季度營收60.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63.50億美元下滑4.9%,但高于市場預期的54億美元。
GAAP項下的凈利潤1.04億美元,是上市10年來首次連續四個季度錄得GAAP盈利。
二級市場狂歡之際,巴克萊卻給投資者潑了一盆“冷水”。
該投行的汽車行業分析師Brian Johnson認為,特斯拉股價在四季度將出現反轉,并給出只有300美元的目標價,主要原因是“特斯拉的增長故事講不下去了”。
一言激起千層浪,choice數據顯示,自2020年7月21日至31日,特斯拉股價變動幅度為-12.92%。而在此前,特斯拉股價處于狂飆中。
無論是特斯拉還是百思買,都是巴克萊諸多評級主體的一個縮影。
Nutrie、FANMAG(Facebook、亞馬遜、奈飛、微軟、蘋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均被巴克萊下調評級,唱空效果可謂是立竿見影。前者自去年8月份至今跌超13%,后者無一例外在巴克萊下調當日股價均處于下跌中。
“暴發戶銀行”巴克萊沉浮錄
在評級市場中極為果敢的巴克萊,在其百年成長中也將這一特性展現地淋漓盡致。
將時間倒回17世紀,彼時英國經濟雖發展迅速,但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如貨幣不足、硬幣質量參差不齊等。基于此,英國政府開始鼓勵銀行業的興起,希望通過銀行的服務來解決貨幣流通問題。
因此,巴克萊銀行在1690年應運而生。成立之初,主要接受存款、發放貸款和提供匯兌服務。而其經過三百余載的發展,巴克萊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銀行之一。
其“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密鑰就是創新與兼并。
從巴克萊的履歷來看,頗為波瀾壯闊。其是全世界第一家擁有ATM的銀行,在1966年發行了全英第一張信用卡,在1987年發行了全英第一張借記卡。
業務一騎絕塵之際,其也通過兼并收購一路壯大。根據梳理,自1905年后,巴克萊的兼并動作明顯加快。比如,在1905年巴克萊兼并了波利瑟斯銀行;十一載后對大陸銀行進行了收購;此后在1918年與倫敦地區銀行及西南銀行的合并,讓這其在英國銀行界聲名顯赫。
在本土風生水起的巴克萊欲將業務觸角伸至國外。1925年開始,巴克萊銀行在世界范圍內開始急速擴張。當年,殖民銀行、英國-埃及銀行、南非國家銀行三家擁有巴克萊銀行股份的銀行進行了合并,合并后的銀行將在非洲、中東地區和西印度開展業務。
一路買買買的巴克萊的“據點”更是在1926年增至1837家。基于此,其也被業內戲稱為“暴發戶銀行”。1986年,巴克萊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先后在東京、紐約上市。千禧年,其資產規模已達4253億美元。
上市后,其依舊用“吞并“的方式擴大版圖。
其中,2008年巴克萊對雷曼兄弟的股票、固定收益和并購等核心業務以13.5億美元進行了收購,這是巴克萊銀行發展史上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筆。這筆交易,讓巴克萊銀行在投行領域一飛沖天。據悉,巴克萊資本在美國投行的排名從第13位上升到第4位,全球排名從第15位上升到第5位。
不過,當前這家百年銀行也呈現出疲態。
根據其2023年三季報數據,由于固定收益、外匯和大宗商品交易收入同比下降26%,巴克萊的企業和投行業務當季實現營收30.8億英鎊(38億美元)。
去年10月份,該行表示“評估削減結構性成本的行動”。同年12月份,巴克萊宣布“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回報,數百個后臺工作崗位有被裁減的風險”。
業績隱憂之外,巴克萊也遭遇減持。據去年12月遞交監管方的報告,QIA持有巴克萊約5%的股份,該機構啟動了減持計劃,出售價值約5.1億英鎊、約合6.44億美元的巴克萊股票。
二級市場上,2022年年初至今,巴克萊股價跌超17%。
責任編輯 | 盛佳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