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000萬元整改10個月,牛約堡在后廚“養”了個蟑螂窩?
花1000萬元整改10個月,牛約堡在后廚“養”了個蟑螂窩?
自稱為“中國牛肉漢堡賽道開創者”的牛約堡,又一次“栽”在了食品安全問題上。
據“第一幫幫團”實地走訪,福建廈門牛約堡林后店和禾祥西路店后廚“臟亂差”,食材亂堆放,漢堡烤臺及設備表面油污和食物殘渣遍布,部分區域污垢已凝結成塊。罐頭架上、地面多只蟑螂爬行。此外,記者注意到,林后店有兩箱未開封的面包胚顯示已過期3天。
對于門店蟑螂遍地的情況,禾祥西路店辯解稱:“有做消殺,但蟑螂繁殖太快。”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對此,林后店一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網上反映的情況不屬實,門店正常營業。其稱,門店剛開業不久,算是規模比較大的門店,有堂食。
牛約堡全國客服熱線工作人員則回應稱,無法判斷報道內容是否屬實,正在核實處理,如果檢查出來有問題,會罰款。所報道內容可能性不大,因為每天都有監控查看門店操作規范,也會安排區域經理每周巡店,衛生檢查會按照QS標準,食材保質期也在檢查范圍內,有不對的情況會要求整改。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7月2日,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這一情況進行了通報,稱思明區和湖里區市場監管局已對這兩家門店展開了現場檢查,對發現的食品安全相關違法行為當場立案。目前,兩家門店均已停止營業。同時,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對全市其他“牛約堡”門店開展全覆蓋檢查,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不符合食品安全規范的門店均已暫停營業、自查整改。
牛約堡兩家門店被曝出后廚“臟亂差”,也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多位網友表示,“太惡心了”,“太可怕了”,“天塌了,最近經常點牛約堡”,“正在吃牛約堡,哭了”……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趣解商業”注意到,這并非牛約堡首次因食品安全問題引發公眾關注。2024年9月,有網友曝光牛約堡門店存在老鼠亂竄、滿地油污、員工不洗手不戴手套等問題。
同月,“南都灣財社”走訪了廣州4家門店,發現這四家店多以外賣為主,環境簡陋,有的甚至藏在小巷子里。
彼時,牛約堡方面多次發文表示歉意,并稱要加快整改步伐,對門店形象進行全面升級。
不過,牛約堡的食品安全問題并未就此杜絕。今年以來,黑貓投訴平臺上仍有多條關于牛約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投訴,包括吃到異物、漢堡胚發霉、肉餅是生的等。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
社交平臺上,也有多位網友的吐槽,“吃了之后拉肚子”,“有根不明毛發”,肉餅沒熟等。一位網友在帖子下表示:“別吃牛約了,試工三小時,讓我戒了吃漢堡”。
圖片來源:小紅書
牛約堡官網介紹,其是中國牛肉漢堡賽道開創者,全國連鎖門店已突破1800家。窄門餐眼顯示,進入中國市場已20年的漢堡王,門店數量為1501家。僅用六年時間就完成了對漢堡王的超越,牛約堡的擴張速度可見一斑。
牛約堡表示,其對于加盟商提供360度多方位一站式服務支持,包含從開店選址、產品知識學習培訓、營銷推廣具體指導、后臺系統學習培訓、貨品陳列具體指導等。相較其他快餐品牌,開一家牛約堡的費用似乎也不高,包括8.8萬元的前期費用,營業額流水1%的抽傭、3500元一臺的堂食收銀系統、1000元到3000元的品牌形象設計、1500元到1800元的開業宣傳物料以及10000元的品牌保證金等其他費用。
圖片來源:牛約堡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牛約堡采用的是“外賣堂食相結合”的經營模式,部分門店專注于外賣,即“衛星店”。衛星店擁有店型面積小、選址靈活、快速布局占據市場點位的優點,但相比傳統餐廳擁有更大食品安全風險。衛星店規模小、人員流動大、場所隱蔽并且與消費者接觸少,相對監管難度也更大。
有業內人士認為,牛約堡前期憑借加盟門店實現快速擴張,但對加盟商的控制力度有限,因而面臨了如今的情況。
盡管品牌方聲稱每天有監控查看門店操作規范,區域經理每周巡店,發現問題會要求整改,但從此次廈門門店的情況來看,這些監管措施似乎并未有效落實。
此外,從店員對后廚蟑螂橫行等問題的輕描淡寫回應中,可以看出員工食品安全意識的淡薄,這可能與品牌方培訓不到位有關。
圖片來源:小紅書
去年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后,牛約堡曾表示,9月開始,由總部斥資1000萬元,對全國環境較差的門店升級整改。然而,僅10個月過去,牛約堡食品安全問題再次以觸目驚心的姿態暴露在公眾視野。兩家門店中,禾祥西路店在多個外賣平臺月銷量均超1000單,號稱“堂食餐廳”,但門店僅有一個極小的桌臺和兩張椅子。這表明,牛約堡的整改承諾并未真正落實。
牛約堡頻發的食品安全問題,猶如一面鏡子,照見餐飲加盟行業“低成本 + 快擴張”模式的缺陷。對于牛約堡而言,必須重新審視其加盟模式的監管漏洞,加強對加盟商的篩選和培訓,提高品牌的整體管理水平。
這家愿景為“做中國牛肉漢堡第一品牌”的企業,在實現“天下沒有難吃的漢堡”目標之前,或許要先保證門店沒有“危險”的漢堡。你對牛約堡被曝食品安全問題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