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高新“靈魂人物”金磊離婚,40億分手費“嚇崩”公司股價
A股上市公司頻現天價離婚案,作為生長素巨頭的長春高新也未能幸免,公司“靈魂人物”金磊離婚后被分走40億元股份“嚇走”不少投資者,公司股價也應聲下跌。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股價長期低迷的長春高新,再遭重擊。
1月11日晚,長春高新突發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股東金磊的通知,獲悉金磊與王思勉已通過協議方式辦理了解除婚姻關系手續,金磊擬將其持有的公司3001.41萬股股份,約占公司總股份的7.42%,分割至王思勉名下。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上市公司天價離婚事件頻出,許多投資者已經見怪不怪。長春高新受此影響巨大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公司過于依賴金磊和金賽藥業,而不斷減持公司股份的金磊是否另有打算,才是投資者們最關心的。
事實上,金磊并不是第一次減持長春高新的股份,早在公司股價高漲的幾年前,金磊便陸續減持了長春高新的股份,金額高達數十億元。
再現40億天價離婚
金磊離婚,令投資者本就不足的信心更加低落。
按照最新收盤價計算,金磊分割王思勉名下的這部分股份,價值超過了40億,此外,這一場離婚也讓長春高新市值丟掉了34億。
據悉,受此事件影響,長春高新早盤放量跌近8%,截至收盤,報125.00元/股,跌6.3%,總市值為506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分割前,金磊持有長春高新8.56%的股份,王思勉并不持有公司股份;分割完成后,金磊僅剩1.14%的股份,不再是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而王思勉則持有長春高新7.42%股份,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一時間,市場開始有投資者質疑此次離婚分配股權的合理性。事實上,2023年7月28日,證監會曾表示,上市公司大股東在公司經營發展、治理運行中負有專門義務和特殊責任,應當切實維護上市公司和中小股東利益,自覺規范減持行為,不得以離婚、解散清算、分立等任何方式規避減持限制。
此外,大股東因離婚等形式分配股份的,股份過出方和過入方應當合并、持續共用大股東減持額度,堵住了以離婚規避減持限制的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金磊、王思勉仍將作為一致行動人,在完成本次股份過戶相關手續12個月內,不以任何方式減持各自所持有的長春高新股票,包括承諾期間因公司股份發生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派送股票紅利、配股、增發等產生的股份。若違反承諾,會將減持公司股票所得收益全部歸公司所有,同時承擔由此引發的法律責任。
事實上,近些年大A確實出現過不少天價離婚案,僅2023年,便有賽騰股份、富邦股份、回天新材、三六零、彤程新材、科信技術、卓勝微、國光股份、邦彥技術和上海滬工等10家上市公司董事長選擇與配偶離婚,“分手費”高達數百億。
多次套現的“靈魂人物”
對于金磊來說,這并不是他第一次減持長春高新。
1997年,長春高新出資6000萬元和金磊共同創立金賽藥業,金磊則以技術入股的方式,持股30%,此后便擔任金賽藥業總經理。
2019年長春高新通過資產重組,增持金賽藥業29.5%股權,此時長春高新對金賽藥業的控股比例增至99.95%,此輪增持長春高新耗資56.37億元,交易完成后金磊持有長春高新的股份占到公司總股本的11.65%。
資產重組后的長春高新重新煥發活力,公司股價從90元左右一路飆漲至520.4元,面對如此大漲,金磊選擇減持公司股份。
2020年7月10日至12月16日,金磊通過大宗交易及集中競價合計減持40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106%,若按照此期間公司平均股價計算,金磊成功套現超十五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長春高新曾因金磊的減持意向發生暴跌。對此,2020年9月12日,金磊因此被深交所通報批評,其在上市公司尚未披露相關業績預計且未就減持進行預披露的情況下,向部分機構投資者發表了有關金賽藥業經營業績與個人減持長春高新股票計劃的言論,上述言論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
金磊則表示,減持是因為2019年重組后他需要繳納近10億元的個人所得稅。
事實上,金磊并沒有被通報批評嚇住,此后他依舊默默減持。2021年5月,長春高新發布公告稱,接到持股5%以上的股東金磊減持公司股份的通知,其于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5月20日期間以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809.3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9997%。
其中,僅2021年5月20日,便爆出34筆大宗交易的成交價皆為470.01元/股,較當日收盤價折讓約7.13%,合計成交412.42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1.02%,合計成交額19.38億元。
據悉,這34筆大宗交易賣出方均為中天國富證券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買方則多為機構席位。值得注意的是,事件曝出后第二日,長春高新跌停。
不難發現,金磊的每次減持都對長春高新有著巨大的影響,這是因為長春高新太過依賴金磊和金賽藥業了。
長春高新的“內憂外患”
1985年,金磊畢業于北京大學,在赴美留學,他選擇回國發展。
加盟金賽藥業后,在金磊的帶領下,公司1998年上市國產第一支生長激素粉劑,結束了中國沒有自產重組人生長激素的歷史。此后更是成果不斷,2014年上市全球第一支聚乙二醇長效生長激素;2015年上市國產第一支重組人促卵泡激素;2016年上市全球第一支生長激素隱針電子注射筆。
也正是由于多項極為出色的科研成果,長春高新對于金磊的依賴越發嚴重,金賽藥業成為長春高新主要利潤來源。
根據長春高新財報數據,2022年全年,長春高新實現營業收入126.27億元,凈利潤為41.4億元。而金賽藥業則實現收入102.17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42.17億元。由此可見,如果除去金賽藥業的業績,長春高新則是凈虧損的。
2023年上半年同樣如此,長春高新營業收入61.68億元,其中金賽藥業的營收是51.39億元,金賽藥業凈利潤21.97億元,占長春高新凈利潤101.7%。
在這種情況下,靈魂人物金磊對公司的態度顯得尤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金磊對公司如此重要,其仍未成為公司董事會的一員。
正是因此,即便金磊和其妻子簽訂了一致行動人協議,投資者仍擔心金磊是為了日后的變相減持做準備,而不再是長春高新大股東的金磊,是否還愿意為公司盡心盡責也是一個問題。
此外,金賽藥業的增長勁頭已然放緩。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金賽藥業實現歸母凈利潤35.24億元,僅同比增長1.6%。
這也直接影響到了長春高新的業績,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長春高新實現營收106.82億元,同比增長10.73%;歸母凈利潤36.12億元,同比增長4.27%。這是長春高新近八年來最慢的業績增速。
據悉,2015年到2022年期間,長春高新前三季度的營收增速均達到15%,凈利潤增速也維持在十個點以上。
目前,長春高新過于依賴生長激素業務,也過于依賴金磊和金賽藥業,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是不利的,除此之外,公司來面臨著后來者的挑戰。
1月10晚間,特寶生物公告稱,公司怡培生長激素注射液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據悉,特寶生物的怡培生長激素注射液是長效生長激素產品,擬用于治療內源性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所致的兒童生長障礙。
長春高新雖依舊是長效生長激素領域當之無愧的龍頭,但“內憂外患”之下,若公司無法實現自身業務的突破,那等待公司的將是市場的殘酷考驗。
責任編輯 | 陳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