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藥遭遇“反腐風暴”,增收不增利且百億商譽懸頂
作為國內第二大全國性醫藥流通企業,上海醫藥正處風口浪尖。
作者/孟祥娜? ?來源/子彈財經
前腳上海醫藥因旗下產品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涉嫌產品壟斷而被上海市市監局罰沒4.62億元,后腳國家醫保局再次約談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生化),一生化承諾將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掛網價格從270元/支進一步降低至123元/支,并保證穩定供應。
早在2023年6月,國家醫保局就已經約談過一生化,一生化承諾先行將各地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掛網價格從每支2303~2918元降至每支270元。按照之前掛網價2918元計算,接連兩次降價后,該藥品價格降價96%。
此前,上海醫藥還發生了重大的人事變動。2023年9月—11月,上海醫藥共有6名高管被查,其中包括董事長周軍和已退休的副總裁顧浩亮等人。
一系列監管背后,上海醫藥到底怎么了?
成本不到15元,
掛網價賣近3000元
一生化成立于1994年,由上海第一制藥廠與上海生物化學制藥廠組建而成,2010年,成為上海醫藥的全資子公司。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17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間,上藥第一生化和武漢匯海、武漢科德、民康制藥(以下統稱三家公司為“匯海方”),涉嫌濫用中國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市場上的支配地位,實施了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制劑的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相關規定。
2023年上半年,有關部門發現一生化涉嫌與匯海方合謀虛增原料藥成本數百倍,同時將涉案藥品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掛網價格虛抬至2303元/支以上,以高于國外售價數十倍的不合理高價在國內銷售,在短短5年時間內實現年銷售金額至40余億元。
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于20世紀50年代上市,主要治療領域為全身性抗感染。一直以來,中國并沒有企業生產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原料藥,只能從境外進口。為引進原料藥,2010年4月,武漢匯海與丹麥雅賽利簽訂了《原料藥供貨協議》,成為丹麥雅賽利中國市場代理商。
2013年11月,丹麥雅賽利獲得原料藥《進口藥品注冊證》。為了獨家壟斷該原料藥在國內的供應,2016年開始,匯海方還給予丹麥雅賽利中國區銷售負責人好處費,要求其利用職權不向其他企業銷售硫酸多黏菌素B原料藥。
在共同高價銷售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過程中,匯海方位于幕后,通過合作的省級代理商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學術推廣和醫院開發,統籌開展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銷售。
一生化位于臺前,作為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生產企業,是該產品的上市許可持有人、投標主體和直接銷售主體。
在產品銷售過程中,一生化與各省份藥品招采部門對接,進行掛網報價,并根據匯海方的指示開票銷售給流通企業,獲得制劑銷售收入。
一生化則通過收取加工費方式分享壟斷利潤。根據雙方約定,一生化收取制劑加工費,其余制劑銷售收入歸匯海方。一生化作為唯一一家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生產企業,與匯海方合作過程中,具有一定議價能力,多次要求提高加工費。
例如,2019年,一生化要求將加工費從140.4元/支(含稅)提高至200元/支。2023年1月,一生化再次要求將加工費從200元/支提高至230元/支。
為達到以高價銷售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獲取壟斷利潤的目的,匯海方在一生化配合下,在原料藥銷售環節安排38家醫藥經銷公司流轉過票、層層加價,將從丹麥雅賽利處73~94元/克采購的原料藥,逐步推高至1.8萬~3.5萬元/克銷售給上藥生化用以生產制劑。
由此,造成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價格高是因為原料藥價格高導致的假象,掩蓋在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市場實施不公平高價的行為。
從成本來看,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生產成本主要由匯海方原料藥成本和一生化車間成本兩部分構成,總生產成本合計約為8.6~14.6元/支,掛網價格多為2303~2918元/支。依此計算,掛網價格與生產成本的比值達到157~339:1。
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中國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銷售價格顯著畸高:根據第三方統計數據,2022年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加權平均價格為65元/支,中國市場掛網價格是該價格的35~44倍。
圖 / 上海市場監管局官網
根據相關規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決定責令四家藥企停止違法行為,并分別對一生化、武漢匯海、武漢科德、民康制藥罰款4.62億元、5868.94萬元、6.89億元和948.56萬元,罰沒款總額約12.19億元。
其中,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沒收一生化違法所得3.38億元,并處2022年銷售額3%的罰款1.24億元,罰款合計4.62億元。
被約談后核心產品降價
96%,多名高管被查
一生化收到罰單后,2024年1月4日,國家醫保局發文稱,根據工作安排和相關部門查實的價格虛高事實,第二次約談一生化,一生化承諾將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掛網價格從270元/支進一步降低至123元/支,并保證穩定供應。
事實上,早在2023年6月國家醫保局就已經約談過一生化,一生化承諾先行將該藥品掛網價格從每支2303~2918元降至每支270元。
國家醫保局稱,在兩次約談后,該藥品掛網價格降低至123元/支,累計降幅達95.8%以上,按2022年用量測算,僅該藥品預計每年可減少用藥費用超38億元。同時,一生化主動降低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等17個藥品的掛網價格,平均降幅25.5%。
根據上海醫藥2022年財報,醫療機構實際采購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數量為71.6萬瓶,中標價格為2303元/支,若依此計算,該藥品為上海醫藥貢獻了16.5億元收入。
若以降價后的123元/支計算,2022年同樣的71.6萬瓶的采購量計算,上海醫藥將減少約15.6億元。
「界面新聞·子彈財經」注意到,上海醫藥除因產品高價壟斷被罰外,近幾年也陷入高管動蕩之中和反腐風波,公司曾4年4度換帥,而自2023年以來,企業就有六名高管被查。
2023年9月2日,上海醫藥四名干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包括上海醫藥原副總裁潘德青,上海上柯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平,一生化原總經理陳彬華以及原副總經理黃臻輝。上海醫藥在公告中表示,不知悉前述人員被調查的具體原因。
2023年11月20日,上海醫藥董事長周軍辭去在上海醫藥的全部職務。20日晚間,上海市紀委則發布消息稱,周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上海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11月21日,據上海市閔行區紀委監委消息,上海醫藥原副總裁顧浩亮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上海市閔行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這其中,上實集團總裁、上海醫藥的董事長周軍是職位最高的一個。
履歷顯示,周軍1969年3月出生,1996年4月加入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他出任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和上海醫藥董事長。2023年6月,上海醫藥第八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上,周軍連任董事長,按照三年周期,其任職期滿在2026年6月。
此前,上海醫藥的高層變動非常頻繁,連任三屆的周軍已是任職時間相當長的董事長。他被調查的消息傳出后,也引發業內震動。
增收不增利,
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
自2016年周軍受任董事長后,上海醫藥便在收并購的方向上“一路狂奔”,掌舵上海醫藥七年間,該公司完成了一系列產業并購。
2017年,上藥收購了在中國運作近15年的美資醫藥流通企業康德樂(中國),上海醫藥一躍成為中國第二大醫藥商業服務企業及最大的進口藥品代理商,反超華潤醫藥,此后一直維持著“國內第二”的地位。
2018年7月,上實控股和上海醫藥基石投資中國同輻,戰略性布局核醫藥領域;2018年9月,上海醫藥收購廣東天普,填補產品空白,豐富過10億元產品線等。
在周軍的任期內,上海醫藥營收增長較快,從2016年的1208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320億元。在2022年8月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上海醫藥排名430位,已是連續三年上榜。
不過,2023年前三季度,上海醫藥營收1975.08億元,同比增長13%,但凈利潤為37.97億元,同比下滑21%,為近十年以來首次下滑。
近年來,上海醫藥的收購存在高溢價的現象,經過一系列的并購后,商譽值創新高。截至2023年9月30日,上海醫藥的商譽高達113.83億元,占凈資產的比例為14%。
然而,在2016年末,上海醫藥的商譽僅為58.48億元。如果收購標的不及預期,上海醫藥就有商譽減值的風險。
大舉并購后,上海醫藥的資產負債率也在持續攀升,由2016年末的55.48%攀升至2023年9月30日的62.4%。
其中,負債總額由2016年末的459.1億元增長至2023年9月30日的1330億元,七年間翻了近3倍。然而,資產由2016年末的827.4億元增長至2023年9月30日的2131億元,七年間僅增長了2.6倍。
為補充資金,2022年,上海醫藥以16.39元/股的價格向上海譚東、云南白藥發行不超過8.53億股A股股票,募資139.74億元,募集資金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營運資金及償還上海醫藥債務。
其中,云南白藥認購上海醫藥6.66億A股股票,認購資金109.1億元。認購完成后,云南白藥持有上海醫藥18%股份,成為上海醫藥第三大股東。
但即便通過百億定增,上海醫藥的資金仍不寬裕。從負債類型來看,截至2023年9月30日,上海醫藥的短期借款為350.8億元,長期借款為74.88億元,兩者合計425.68億元。同期,貨幣資金為292.6億元,貨幣資金暫時無法覆蓋借款。
高額負債背后,上海醫藥還要支付高額的利息費用。2023年前三季度,上海醫藥的利息費用為14.61億元,同比增長18.9%,利息費用占凈利潤的比例高達29%。
綜合來看,上海醫藥大舉并購后,獲得了業績的高速增長。但目前,上海醫藥還要面對資產負債率高企、百億商譽懸頂等問題,加上遭遇“反腐風暴”多名高管接連被查,子公司還因壟斷被罰沒4.6億元。
一系列變化之后,上海醫藥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未必能讓股東滿意。截至2024年1月19日,上海醫藥報15.92元/股,已經低于云南白藥的入股價格16.39元/股。上海醫藥未來發展如何,「界面新聞·子彈財經」將持續關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