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的2024:業績分化,從重規模轉向重效益
“新一代的零售企業總體表現明顯好于老一代零售企業。”
作者/東方? 來源/靈獸ID/lingshouke
“在2023年如此狀況的大環境下,便利店行業還是處于增長狀態,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也會是快速增長狀態。”在便利店行業經營多年,目前作為零售行業項目投資人的陶冶對《靈獸》表示。
根據CCFA1月19日發布的《2023年便利店業態發展情況概覽》,2023年,樣本便利店企業新開門店13148家,關閉門店4076家,凈增門店9072家。其中,1500家門店以上規模的樣本企業凈增門店近7000家,占凈增門店近八成的份額。
此外,81.4%的便利店企業銷售總額同比實現增長,16.9%的企業銷售總額同比出現下降。
實際上,在慢恢復時代,現在很多便利店企業能夠更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欠缺和不足,然后想辦法去彌補,“未來對市場地位的追求,也會處于一種理性判斷的階段”陶冶稱。
這種理性的判斷和企業的決策,使得便利店行業生存指標重塑,由看重規模到重經營效益的轉變。
未來,便利店行業核心競爭力依舊趨于商品力、營運能力、經營效益和組織能力的競爭。
1
“2023年雖然市場變化較大,但總體來看,便利店行業發展持續向好,我還是表樂觀的。這也符合以日本、韓國等國家便利店發展的變化趨勢,實際數據的增長也很好的佐證了這一點。” 江西樂豆家創始人楊翔對《靈獸》表示。
他表示,樂豆家在2023年未有根本性的調整和變革,一直以來持續的在圍繞樂豆家的用戶去建設價值,持續在客戶熱愛的自有商品方面發力,并持續圍繞客戶價值探究和調整,以及整體運營的效率提升。
在過去的一年,樂豆家重新理解了便利店業態在線上線下零售渠道、垂類與綜合店中的生態位。同時,也重新理解了便利店應該如何去為核心客戶提供真正具備價值的服務。
楊翔坦言,不太認可將線下零售店鋪定義為傳統零售行業。在楊翔看來,在線下零售店鋪中應該至少分為——圍繞客戶運營和價值再造的新一代零售企業。例如,山姆、盒馬、鮮食便利店以及圍繞貨架運營的老一代零售企業,“新一代的零售企業總體表現是明顯好于老一代零售企業的。”
回顧整個2023年,樂豆家銷售額環比2022年有10%以上的增長,增長主要來自于門店的成長和單店產值的提升;毛利率環比2022年略有提升,提升主要來自于自由產品的持續開發,相較于流通產品,自有產品的毛利相對較高;在新開門店數量上,門店數增長不佳,全年增長大約5%左右。
對于剛剛過去的一年,楊翔認為,便利店業態也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和趨勢。
一是,2023年便利店行業整體提升比較明顯,在自有產品的研發與銷售、運營管理水平、客戶理解與場景打造上普遍具有較大的進步,包括行業龍頭美宜佳以及全國各地的地方連鎖便利店品牌;
二是,便利店行業更加注重——即食、即熱產品場景的開發,去適應城市化、小家庭化、少子化、老齡化所帶來的近場需求的持續增加,這也帶來了銷售機會;
三是,企業更加注重企業內功的建設、少了盲目與低效的數量擴張,為長期提供客戶價值打造基礎。
此外,楊翔認為,目前便利店行業也面臨較大的挑戰,比如煙草政策的變化,對行業增長帶來較為嚴重的影響;精細化管理水平(大運營)有待提高;符合便利店客戶需求的產品開發相對較慢、便利店場景優勢開發不足、行業集中度不高所帶來的規模限制等。
2
樂豆家創辦于2012年,總部設于南昌,是一家深耕輕餐飲型便利店服務品牌。
作為江西零售行業區域龍頭品牌,樂豆家企業團隊規模超1000余人, 2020年成功實現月銷售額過億,已覆蓋江西南昌、九江、上饒、贛州、吉安、宜春、撫州、景德鎮、鷹潭等地市。
楊翔曾癡迷于向日系便利店學習,后又研究歐美、臺灣及東南亞便利店,最終又取長補短嘗試探索更適合中國本土的便利店發展模式。
在楊翔看來,樂豆家的獨特性要從餐飲工業化開始,做的是工業化的食品和餐飲的中間。
第一,大規模復制、渠道建設優勢和相對較長的保質期時間,3-7天,做到產品口感復原度90%,但又有工業化的優勢,“標準化、食品安全和大規模生產,這是我們樂豆家的核心競爭力”。楊翔稱。
第二,樂豆家把自己的力量完全用到獨家,而不是主貨當中。
楊翔曾對《靈獸》表示,“誰的貨在我場里賣我們并不在意,我們在意的是獨家的,能夠引起消費者愛好和熱情的產品,我們怎么造出來。同時,研發中心是我們的核心資產,研發很重要。”
同時,他表示,樂豆家的核心是為消費者服務,單品管理,而不是成為哪一個供應商的工具。“之前是,未來也是”。
楊翔認為,便利店的核心競爭力在利用其廣泛的店鋪密度和最為接近客戶的地理優勢,為客戶解決便捷性需求,尤其是在快速而簡易——即食、即熱、即烹的餐食服務上,相對外賣、垂直類店、線上均有其獨特而明顯的比較優勢。
同時,樂豆家的核心優勢是,善于打破常規,以解決核心痛點為目標,而非慣例。
“做為地方的小型連鎖企業,接下來挑戰很多,2024年和未來幾年,我們都將聚焦于優勢供應鏈的建設、線上營銷能力、團隊成長、加盟商普遍獲益為核心的工作之上。”楊翔表示。
在接下來的2024年,眾多的零售業態中,例如,便利店、實體商超、社交電商、直播帶貨、付費會員店、折扣店、零食折扣店等,楊翔認為,其中便利店、現代商超、社交電商、折扣店會獲得不錯的發展。
邏輯點很簡單:便利店和現代商超本質上是一類店鋪產品,均是圍繞客戶運營和價值在造的門店類型,只是在最后因為店鋪大小體現出不同的形態,這一類會是未來比較有生機的一類。
“關于折扣店,無論是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各類業態中均會誕生各類折扣店鋪,尤其是在中國這樣復雜而龐大的市場,均是必然。所以,折扣零食、折扣超市、折扣水果、折扣火鍋、折扣咖啡或折扣奶茶均因為相對空白會獲得不錯的發展機會,可能萬物皆可折扣。”楊翔對《靈獸》解釋道。
同樣在2023年,有所增長的便利店品牌還有鄰幾便利店。
鄰幾便利店創始人劉忠建對《靈獸》表示,在剛過去的2023年鄰幾增長還好,開了近300家店鋪,增速達到了35%左右。
劉忠建強調,十分看好中國的便利店發展,“2024年,便利店業態機遇與挑戰并存,鄰幾還會加速發展。”
3
“接下來,便利店一定會進入一個整合期,最明顯的就是頭部效應,更專業化的企業走的會更長遠一些。”見福便利店董事長張利表示。
張利之前曾對《靈獸》表示,這些年沒有亂來,沒有大踏步發展,是他感覺最慶幸的事,“我們比較扎實的建產業園。雖然屬于重資產投入,但為未來5-10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對于便利店業態未來的發展,張利給出了以下的判斷:
一是,頭部效應。“大的更大,小的出去局,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表示,未來,中國便利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定是品牌價值、客戶價值和組織價值的全面體現。便利店企業也一定會從“營銷型”轉為“效率型”,從“批發型”進化為“制造型”。
二是,未來三到五年內,便利店的整合期便會到來。基于區域整合,未來三到五年,必然產生一個真正盈利的全國性本土便利店品牌。
三是,專業化驅動。“既要又要還要的便利店企業,如同魯粵菜都要做的餐館,最終結局是倒閉。沒有王牌的產品,沒有王牌的長項,我覺得走不遠。”
他表示,做商業的本質還是要回歸到商品。經營商品、經營場景、經營客戶,這是本質。換句話說,打造精致的商品、打造場景,讓客戶留住,這是核心。
“做零售業本來就很辛苦,利潤微薄,要尊重事物的規律,做難而正確的事得需要時間。”張利稱。
張利稱,未來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真正地實現企業連鎖化。“因為我們的每個門店都是分散的,每個組織也比較分散。如果不能實現真真正正的連鎖,未來的處境會十分尷尬和艱難。”
但要形成規模化、效益化很難。在這個行業里,200家左右是連鎖化的第一個臺階,邁過去之后又面臨著500家的臺階,要思考如何升級物流配送體系、信息化系統,到了1000家,要考慮產品怎么做差異化,2000家以后,又面臨著組織的變革。
4
“看了全球那么多不同的便利店,我只想回答一個問題,便利店是什么?”
陶冶簡單總結為三條:
第一,解決吃的問題,讓顧客生活的更輕松;
第二,唾手可得的服務響應(滿足現在年輕人無計劃、臨時性的購買需求);
第三,融入社區。
“雖然大環境不景氣,但過去的一年,整個便利店業態還是保持了增長狀態,未來便利店業態還會持續保持增長。”陶冶對《靈獸》表示。
未來,方便和折扣依舊是為零售業發展的基本趨勢。陶冶認為,便利店業態一直在爭奪下沉市場,其實市場的下沉已經不單是下沉,而是便利店業態的一個推廣和普及。“就這個業態本身來說,接受程度越來越快,它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一二線城市城市的一個業態,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年輕人逐漸成長起來以后,便利店的市場空間也會逐漸變大。”
陶冶預測,未來便利店業態依舊會從以下四個方面延續:
一是,進入存量廝殺的時代,區域品牌互相滲透,新零售深入低線城市,互聯網商業普及下沉;
二是,社區商業上演雙城記,既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市場回歸社區;
三是,理性消費時代來臨,折扣業態來襲。經濟趨穩和變緩以及多年的消費普及教育,開始理性消費。折扣店同樣便利,會分流部分市場份額;
四是,新零售變舊。優秀團隊進化出新的物種并迅猛生長,傳統品牌也在數字化普及的平權紅利下,開始短兵相接。
陶冶表示,現在整個行業發生了諸多或顯性或隱性的變化,每個人都身處變化之中,期間,大家最大的變化就是比以前更加理性和成熟。
在這樣的階段下,才是考驗便利店業態的核心競爭力。
一是,行業內一二三線品牌之間,店鋪模型的差距在縮小,每一個門店給顧客提供的服務差距也在縮小。那么,在未來這幾年,考驗的是企業規模在不斷擴大的過程中需要去持續地進行迭代和具備持續優化的能力。
換句話說,在未來這幾年,便利店的競爭更多的是在管理、運營、組織能力上的競爭;
二是,在趨于企業店鋪模型接近的過程中,會是一個很枯燥、辛苦的競爭狀態,更加考驗的是企業的定力。
2024年,便利店企業頭部效應趨勢明顯,留下來的企業如何打造好核心競爭力,重塑生存指標,也是便利店企業跑出活路的關鍵階段。
此外,也有行業人士對《靈獸》表示,便利店業態的競爭也在加劇,頭部品牌在加碼擴大規模。下沉市場、社區型便利店會成為發展的主要動向。同時即時零售、數字化、場景細分,是提升便利店競爭力的關鍵。
未來便利店,同時還要承載更多文化、社交和第三空間的服務性能。(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