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啄木鳥赴港!最大風險是啥?
如果你是重慶人,大概率聽說過啄木鳥。1月29日,這家重慶血統的公司終于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
來源/閨蜜財經?
啄木鳥成立時間不短,蜜妹以前還經常用。服務范圍確實廣,響應速度也還行,但價格似乎不低。給我感覺是透明度不是很高,后面慢慢地也用得少了。
如今數據披露后,我也很有興趣看看,這個“啄木鳥”到底有多搞錢。
01
工商信息顯示,“啄木鳥維修國際有限公司”實際注冊地實在開曼群島,注冊時間為2023年9月11日,應該是專門為了上市而注冊的?
實際上啄木鳥的中國總部及主要營業地點在重慶渝北區,公司官網暫時無法訪問。該司于2014年成立,實控人王國偉。
王國偉是一位典型的白手起家創業者。1994年,因父親去世,剛剛高中畢業的王國偉被迫離家務工。公開報道顯示,在四川“同鄉”的介紹下,他先是到廣州三元里海鮮娛樂城做雜工,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掃地、拖地、洗碗等。
沒做多久,王國偉便辭職去成都拜師學藝,主要學家電維修,并在1996年開始創業。2006年王國偉回重慶創業,中間也是經歷起起伏伏。? ?
2014年,王國偉和妹妹創立了一家在重慶從事制冷設備維修及保養的個體工商戶,啄木鳥的前期雛形終于出現。
現在的“啄木鳥”不僅做家電維修。根據招股書介紹,其平臺上提供的服務覆蓋超過300個主要家電和家居設施類別。
家電維修之外,啄木鳥還有家電清洗、安裝、水電維修、管道疏通、開鎖換鎖、防水補漏、墻面翻新、廚衛改造、瓷磚地板維修、門窗維保、家具維修以及電子產品(如手機及筆記本計算機)維修等。
啄木鳥維修的一大特點是,將服務產品化、模塊化,也就是SaaP,該模式理論上可以將因人而異的復雜交易流程、非標準服務,劃分為界限分明的模塊。工程師在服務前、服務中及服務后均可按照該等模塊進行操作。? ?
這樣的好處是透明化程度較高,標準化的管理也更容易上規模。在蜜妹看來,服務范圍廣、標準化程度高應該是啄木鳥的兩大核心競爭力。
02
營運方面,啄木鳥的收入主要來自平臺服務、銷售產品及向企業客戶提供維修服務。
其中平臺服務就是幫客戶在啄木鳥平臺上匹配合作工程師然后抽成;銷售產品則是向合作工程師銷售零配件及材料、向用戶銷售新家電。
下圖可以看到,這三種業務模式中平臺服務收入占了絕大部分。2021、2022年,啄木鳥總營收分別為4.01億元、5.95億元,其中平臺服務收入占了分別3.58億元、5.30億元,占比89.3%、89.2%。
2023年前三個月,啄木鳥營收約7.35億元,其中平臺服務6.65億元,占比進一步提高至90.4%。
從總營收增速來看,啄木鳥這兩年應該是跑贏大盤。此前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2018年至2022年,中國家庭維修市場復合年增長率為7.8%,2022年至202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預估為8.0%。? ?
家電維修市場方面,2018年至2022年合年增長率為9.5%,2022年至2027年為7.8%。
家居維修市場復合年增長率2018年至2022年則為6.9%,2022年至2027年為8.1%。
不過蜜妹注意到,這兩年啄木鳥企業維修業務在縮水,該項營收從2021年的540.9萬元降到2022年的522.6萬元。2023年前三季度的333.6萬元相比去年同期也下降。
利潤方面,啄木鳥的毛利率確實不低。如上表,2021、2022年,其毛利潤分別為3.23億元、4.84億元,毛利率分別80.5%、81.4%。2023年前9個月毛利率進一步攀升至84.8%,毛利潤為約6.23億元。平臺經濟的規模效益逐漸體現出來了。? ?
交易額體現更明顯,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啄木鳥的合計總交易額約為17.9億元,同比增長65.7%。2022年該數據約為14.6億元,同比增長47.5%。往績記錄期間,該司累計服務約1550萬用戶并完成約1730萬個訂單。
這期間,啄木鳥的月度活躍工程師人數也從由2021年的7092名增至2022年的11546名。
不過凈利潤的數據則相對沒那么亮眼,頗為起伏。2021、2022年,啄木鳥的凈利率分別為8.3%、1.0%,2023前三季度上漲到13.9%,凈利潤額這三個報告期分別是3343.1萬元、620.4萬元、1.02億元。蜜妹看了下,2022年凈利潤尤其低的主要原因是當期公允價值變動較大。
03
從各種數據里蜜妹看到,啄木鳥因其垂直度高、標準化、規模化已經逐漸開始向盈利持續增長的良性軌道發展。但這種模式背后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家庭維修行業競爭之激烈就不說了,從啄木鳥本身來講,首先的風險就是其品牌價值的可持續性。
如該司自己也說的:如果無法在平臺上吸引和留住工程師,那么平臺對用戶的吸引力將會下降,隨之業務、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都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所以啄木鳥是高度依賴平臺工程師來發展的,但工程師在其中的角色又很微妙。???
啄木鳥說,“我們的平臺工程師并非我們的雇員、調度雇員或分包商。作為開始使用平臺程序的一部分,我們與工程師訂立標準協議,與工程師建立業務合作關系,并透過我們的平臺向彼等提供家庭維修服務要求數據。”
根據啄木鳥與工程師的協議,工程師確認與該司之間并無雇傭或勞工關系,且啄木鳥僅向客戶提供平臺服務。蜜妹的理解就是,啄木鳥和工程師其實是靈活的關系,沒有太多的權責約束?
那么某位工程師從平臺接了一個單子后,是否有可能下次同一個客戶就不走平臺?平臺給的抽成肯定沒有接私活高吧。這考驗的是啄木鳥運營管理平臺的能力。
另外啄木鳥還提到這種模式的一類風險,就是如果工程師被歸類為其雇員或調度雇員,則可能會產生不利的法律、稅務及其他后果。
其他的風險還包括網絡安全、合規相關風險、第三方供應商相關風險等等。
最后,宏觀層面來看,2024年以來的資本市場,無論A股還是港股,表現著實都是一言難盡。在此背景下,啄木鳥能否上岸成功?我們拭目以待。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