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生源減肥茶的失落與滑坡:業績連年欠佳,戰略調整路在何方?
相信不少消費者都曾聽過碧生源(00926.HK)的那句“給你的腸子洗洗澡吧”的廣告語。僅通過“喝茶”便能達到減肥、瘦身的目的,無疑具有相當強的誘惑性。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作者/施子夫
?
相信不少消費者都曾聽過碧生源(00926.HK)的那句“給你的腸子洗洗澡吧”的廣告語。僅通過“喝茶”便能達到減肥、瘦身的目的,無疑具有相當強的誘惑性。
?
不過隨著各式各樣減肥產品的興起,以及大眾對于減肥理念的新認知,這類減肥產品也逐步被時代所淘汰。最新消息是,2月7日,碧生源股價收報于2.660港元。從2023年9月20日股價最高點5.30港元至今,公司股價跌幅45.94%,目前總市值僅為3.25億港元。
?
業績大幅波動與高銷售投入
碧生源成立于2000年,公司主要從事功能保健茶及藥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推廣業務。
?
根據官網介紹,在主營碧生源牌常潤茶、碧生源牌常菁茶業務的同時,碧生源還陸續推出碧生源牌纖纖茶、碧生源牌清源茶等系列功能茶產品(統稱四茶)。
?
自2015年4月,碧生源開始銷售來利牌奧利司他減肥膠囊。外界所熟知的碧生源牌奧利司他減肥藥品來自公司2017年收購的中山萬漢制藥及中山萬遠新藥(合稱,中山萬漢萬遠)兩家公司。2021年4月,碧生源還收購了河南雪櫻花制藥,后者主要從事軟膠囊劑、硬膠囊劑和片劑等劑型藥品的生產和銷售。
?
碧生源“減肥茶”在剛問世時,憑借其新穎的定位以及健康養生的賣點,確實俘獲了大批消費者的芳心。2014年-2015年,碧生源實現營收5.64億元、6.6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67%、17.54%;實現歸母凈利潤4504萬元、9229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50.05%、104.93%。
?
不過僅憑茶葉站穩腳跟并不容易。自2016年開始,碧生源的業績走勢震蕩,盈利能力呈現不穩定性。
?
2016年-2019年,碧生源實現營收分別為5.15億元、5.43億元、3.78億元和8.12億元,營收增速分別為-22.34%、5.46%、-30.30%、114.64%;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871萬元、408.6萬元、-9530萬元和1.62億元,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74.45%、105.95%、-2432.33%和270.36%。
?
2020年,碧生源交出了歷史最好的營收成績,而凈利潤則依舊差強人意。該年度公司實現營收12.93億元,同比增長59.17%;歸母凈利潤4548萬元,同比下滑71.99%。
?
隨后的兩年,碧生源的營收逐年下滑,凈利潤出現由盈轉虧。2021年-2022年,碧生源實現營收分別為11.01億元、9.43億元,營收增速分別為-14.82%和-14.34%;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6億元和-9909萬元,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420.40%和32.00%。
?
碧生源最新的財務數據停留在了2023年半年報。
?
2023年上半年,碧生源實現營收3.43億元,同比下降15.1%,其中四茶(碧生源牌常潤茶、碧生源牌常菁茶、碧生源牌纖纖茶、碧生源牌清源茶)收入為1.63億元,同比下降3.9%;減肥藥品收入為1.16億元,同比下降3.1%;其他保健食品收入5430萬元,同比下降28.9%;其他藥品收入910萬元,同比下降75.8%。
?
報告期內,碧生源毛利率錄得64.8%,同比上升4.8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產品毛利率較高的四茶及減肥藥品收入占比上升,毛利較低的其他藥品及其他保健食品收入占比下降;2023年上半年減肥藥品采購成本較2022年上半年亦有所下降。
?
凈利潤方面,報告期內,碧生源錄得全面虧損總額1.75億元,其中錄得持續經營業務全面收益總額為130萬元;錄得已終止經營業務全面虧損總額為1.76億元。
?
對于收入的下滑,碧生源表示,主要是戰略調整,優化體量較小且無盈利前景的代工生產(OEM)產品及貿易型產品所致。
?
另外,在此份財報中能明顯看出,碧生源已開始大幅收縮成本節約開支。2023年上半年,碧生源的銷售成本為1.21億元,同比下降25.2%。銷售及市場營銷開支1.62億元,較上一年同期基本持平;行政開支4180萬元,同比下降29.3%。
?
另據東方財富網顯示,2020年-2022年,碧生源的銷售及市場營銷開支分別為6.62億元、5.22億元和3.90億元,行政開支分別為1.34億元、1.74億元和1.69億元。而同一時期,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548萬元、-1.46億元和-9909萬元。不難看出,碧生源當年的銷售投入已遠超自身凈利潤水平。
?
不過已深陷盈利壓力的碧生源,做出的調整又能拯救幾分自身的業績呢?
?
賣房求生拯救低迷業績
“減肥茶”銷量不盡人意,碧生源的另一大動作則是選擇處置房產以獲取收益。
?
根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12月31日,碧生源以5.55億元出售旗下碧生源大廈100%股權,所得款項凈額約5.2億元。
?
2019年7月,碧生源出售子公司碧生源食品飲料100%股權,總價為1.25億元。同年12月,碧生源及旗下全資附屬公司北京澳特舒爾與正嘉有限公司訂立股權轉讓協議,出售北京申惠碧源云計算科技有限公司的100%股權權益,雙方交易對價4.63億元。
?
2021年11月29日,碧生源以5600萬元出售上海市普陀區中山北路共八間房屋,建筑面積為1819.42平方米。
?
2023年5月5日,碧生源擬以1.38億元出售中山萬漢、中山萬遠及中山萬漢醫藥各51%股權。
?
從2020年-2022年三年時間,碧生源的凈資產分別為12.10億元、10.55億元和10.52億元,資產總額分別為18.53億元、16.42億元和15.37億元,負債總額分別為6.43億元、5.87億元和4.85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7515萬元、-1.46億元和3811萬元。
?
根據雪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碧生源的總資產錄得9.11億元,同比下滑40.86%;凈資產7.38億元,同比下滑27.76%;總負債1.73億元,同比減少66.6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8819.70萬元,同比增長827.90%。
?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港灣商業觀察》指出,出售資產只是一次性收益,公司未來仍需從主營業務進行發力。
?
違規亂象不斷,員工數大幅減少
與業績緊密相關的,是碧生源這些年來出現的多起食品安全問題。
?
2021年12月31日,根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關于2021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顯示,北京澳特舒爾保健品開發有限公司生產,北京源通百姓平安大藥房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經營的碧生源牌常菁茶(標稱批準文號:國食健字G20040371,批號:04210301,規格:2.5g/袋),霉菌和酵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結果為390CFU/g,標準值為≤50CFU/g。
?
2023年3月,有博主發布視頻表示,碧生源牌的酵素果凍檢出蘆薈大黃素。而蘆薈大黃素具有腹瀉作用,屬于非法添加。該博主表示,有買到的消費者盡管停止使用并保全證據要求廠商退一賠十。
?
根據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搜索關鍵詞“碧生源”,消費者投訴問題包括產品沒有效果、懷疑有瀉藥成份、虛假宣傳、茶包里有蟲等。
?
另外,根據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末、2022年末,碧生源的員工數量分別為1626名、1318名,而在2023年半年報中,公司員工人數合計為802名。2023年上半年,碧生源的員工數量無疑較兩年前下滑過半。
?
就目前而言,如何從業績的陰霾中走出,挽救節節下滑的產品才是碧生源最該思考的問題。尤其在新型減肥產品層出不窮的當下,碧生源作為曾經家喻戶曉的老品牌,該如何蛻變,如何打造出更好的產品吸引消費者口碑,這也都極為關鍵。(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