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旗下私募:僅剩一人?
投行貴族、高薪人群、高貴冷艷、投資圣手……
文|翠鳥資本
表面上看起來高大上,然而打開內核,很多現實與預想的差距頗大。
中金公司旗下的股權私募,就是一例。
備案資料顯示,中金系的涉事私募旗下員工僅有1人,卻承擔著管理5-10億元的資產,暴露出諸多合規(guī)問題。
中金公司為何對旗下私募“疏于管理”,成為投資者關注的問題。
嵌套投資+交叉投資
2月5日,北京證監(jiān)局發(fā)布了一份文件,引來私募從業(yè)者的注意。
這份文件涉及中金公司,其被指旗下子公司中金前海(深圳)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中金前海(深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管理的15只產品未按期完成整改。
上述15只產品涉及一個復雜情況,即:相關產品涉及底層項目較多,且產品間存在嵌套投資、交叉投資底層項目。
我們進行如下“翻譯”:
一家私募有A產品、B產品、C產品、D產品、E產品,產品開始運作后,A投向B,B投向C,C投向D,E又投向A,彼此之間出現錯綜的“交叉”情況,產品底層涉及的投資項目之間又可能有“交叉”,或者相關項目的股東方也有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
中金公司旗下私募的15只產品,是如何嵌套、交叉投資的,北京證監(jiān)局并未明確說明。
知錯不改
上述兩家私募此前已經接到了監(jiān)管罰單,此次屬于“知錯不改”。
早在2022年11月22日,中金公司上述兩家私募管理因有關產品未按期完成整改,以及公司系統(tǒng)攔截失敗導致客戶賬戶透支的問題,違反了《證券公司監(jiān)督管理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
據此,北京證監(jiān)局決定對上述機構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jiān)管措施。
上述合規(guī)問題涉及一個重要技術細節(jié):
2022年中金公司年報曾披露,“客戶賬戶透支事件發(fā)生后,公司迅速組織技術部門全面排查系統(tǒng)問題,已及時修復了相應缺陷,目前已完成整改” 。
客戶賬戶透支事件,可謂相當嚴重的運營管理紕漏。
這直接涉及客戶資金安全性的問題,究竟涉及多少客戶,并沒有更多信息。
不止于此。
2020年6月,深圳證監(jiān)局曾向中金股權私募發(fā)出警示函措施,指其在私募基金產品募集與管理過程中,存在未盡職履行謹慎勤勉義務,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和承諾最低收益的情形。
換言之,中金系的私募還向投資人承諾“剛兌”。
當時,深圳證監(jiān)局可謂言辭“嚴厲”:主動與投資者做好溝通解釋,全力做好相關產品風險處置工作,杜絕產生新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
僅剩一個員工
我們再來具體看看中金系私募的展業(yè)細節(jié)。
中金前海(深圳)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金前海(深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前者是后者的100%出資人,后者是正式備案的股權創(chuàng)投私募。
中基協(xié)備案信息顯示:中金前海(深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存在多個機構提示信息,涉及投資者定向披露賬戶開立率低、存在逾期未清算基金、存在長期處于清算狀態(tài)基金等。
截至目前,該私募的全職員工人數為1人,但登記的高管人員有三人。
這位登記的全職員工是徐某某,中基協(xié)顯示其存在一條“誠信記錄”,通常存在從業(yè)過程中的誠信問題。
這種管理團隊的架構,出現上述合規(guī)問題“不足為奇”。
此外,該私募登記的關聯(lián)機構是“深圳市中金前海睿麟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全職員工人數也是1人。
近兩年以來,股權投資遭遇重大挫折,導致募資減少、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行業(yè)投資金額與投資案例數均有所下降,早已告別之前的盛世階段。
潮水退去后,誰是“裸泳者”?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fā)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fā)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lián)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