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萬億恒豐銀行“易主”,圓夢IPO還遠嗎?
大股東變更后,新行長何時到位?
作者/ 鄭理?來源/獨角金融
肇始于孔孟之鄉山東的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豐銀行”),一則第一大股東變更的消息,讓人們再次將目光聚焦到這家萬億股份行上。
2月21日,山東省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山東金融資產”)發布公告,近日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出具的批復,同意其受讓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恒豐銀行150億股股份。
此次交易完成后,山東金融資產由此前33.12%的持股比例增至46.61%,將合計持有恒豐銀行518.38億股股份,由恒豐銀行第二大股東躍居第一大股東,中央匯金“退”為第二大股東。本次交易也將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作為12家股份行之一,恒豐銀行歷經兩任董事長被判刑,承銷多只債券爆雷等“大考”,前行之路可謂曲折。
在“三步走”戰略路徑下,該行早已完成“剝離不良、引進戰投”,最后一步“整體上市”何時圓夢,有待恒豐銀行繼續探索。
地方最大AMC,
累計收購不良資產達3600億
此次交易具體細節,山東金融資產表示,本次的交易價格、支付方式、資產交付或過戶的時間安排,因涉及商業機密暫不披露。
公開信息顯示,山東金融資產成立于2014年12月,是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具備省內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經營資質。經過數次增資后,公司注冊資本為496億元,是全國最大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即“AMC”),擁有“AAA”級主體信用評級。
山東省魯信投資控股集團(簡稱“魯信集團”)為山東金融資產第一大股東,該集團旨在打造省級金融控股集團,利用銀行、信托、資管、公募基金等金融牌照,為實體經濟提供金融服務。
在此之前的2023年2月,山東金融資產的第一大股東還是山東國信(01697.HK),同年2月13日,山東國信正式將山東金融資產的控股權出售給了魯信集團。
2019年12月底,經歷風波的恒豐銀行剝離不良資產,成功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央匯金出資600億元、山東金融資產參與了恒豐銀行的定增,增持了360億股,股權占比為32.37%,助力恒豐銀行改革重組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化解了風險,彼時中央匯金成為恒豐銀行的第一大股東。上述股權交易順利進行后,恒豐銀行第一大股東席位將重新回歸山東國資系。
圖源:罐頭圖庫
實際上,近兩年,山東金融資產接連在司法拍賣平臺拍下恒豐銀行相關股權。
2021年底,該公司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分別拍下該行約2.93億股、1.76億股股份,合計耗資約3.73億元;2022年5月,山東金融資產又分別在京東司法拍賣平臺拍下兩筆處于司法拍賣狀態下的恒豐銀行股權,分別涉及該行約2.42億股、0.78億股股份,合計耗資約2.46億元。
上述兩次增持后,山東金融資產對恒豐銀行的持股比例增至33.12%。
在不良資產經營業務中,恒豐銀行包占山東金融資產絕對優勢。據自媒體“玩轉不良資產”報道,截至2022年9月,山東金融資產業務投資金額前五大占比為88.03%,其中恒豐銀行包規模最大,報告其末投資余額為489.38億元,占當期總余額比例為82.05%。
定增事件加上隨著恒豐銀行的風險逐步化解,也提升了山東金融資產的影響力。
近年來,山東金融資產持續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累計收購不良資產超過3600億元,處置不良資產超過2100億元,助推山東省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持續下降。
前塵往事
恒豐銀行總部設在山東濟南,其前身煙臺住房儲蓄銀行成立于1987年,是12家股份行中成立較早的銀行。
圖源:罐頭圖庫
2004年-2013年,董事長姜喜運任職期間,取消行長職位,董事長一人獨攬大權。在任期間,姜喜運轉移2.84億股恒豐銀行股份,折合7.54億元。2013年,因鯨吞股份案,姜喜運被帶走調查,蔡國華繼任。
4年后歷史重演。2017年11月,蔡國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2021年8月27日,山東高級人民法院做出蔡國華的二審裁定,死緩兩年,終身監禁。
隨著兩任董事長被查,該行的發展經營可謂一波三折,不良貸款率曾在2018年升至28.44%、承銷債券違約、因貸款“三查”不盡職等還被監管處罰……
風險暴露后,山東省政府成立工作組,設立恒豐銀行臨時黨委,全面接管恒豐銀行工作。出身監管系統的原董事長陳穎,臨危受命與原行長王錫峰、原監事長張淑敏“空降”恒豐銀行,帶領新一屆領導班子推動該行改革重組,化解風險,恒豐銀行迎來了曙光。
陳穎、王錫峰在任期間,恒豐銀行業績情況持續好轉:2019年資產規模突破萬億大關,2021年達到1.3萬億元;不良貸款率自2018年的28.44%降至2021年的2.12%;不良貸款余額自2018年的1635.61億元,降至2021年的137.77億元;核心一級資本凈額從2018年的-1127.84億元增至743.97億元,資本質量向好發展。
經營步入正軌,業績向好之后,為恒豐銀行立過“汗馬功勞”的王錫峰、陳穎、張淑敏先后離任轉任他職。
2022年8月時,王錫峰辭去了該行執行董事、行長等職務,轉任青島農商行董事長;2022年12月,監事長張淑敏提交辭呈,轉任山東省委統戰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
目前,恒豐銀行行長、監事長之位依舊處于空缺狀態。
“掌舵”恒豐銀行近5年的陳穎,2023年1月開啟了職業生涯的下一站。2023年2月在恒豐銀行董事會上,“60后”辛樹人被提名為該行執行董事,并選舉其擔任董事長。5個月后,這家銀行董事長人選被監管敲定。
圖源:國家金管局
公開信息顯示,辛樹人是一名“60后”,現年57歲,2000年7月至2012年1月,曾在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任職多年。2012年1月開始,在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擔任行長、黨委書記兼國家外匯管理局青島市分局局長。
2016年7月-2020年6月期間,辛樹人先后擔任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成員,擔任恒豐銀行董事長前的一站,是在山東省統計局任職黨組書記、局長。
辛樹人在該行2022年報中表示,恒豐銀行將持續加強內控合規和風險管理,緊扣高質量發展和穩健經營主題,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
一系列改革也被外界解讀為“生死大考、涅槃重生”,改革后的恒豐銀行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英國《銀行家》雜志最新發布的“2022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按總資產排名,恒豐銀行排名較上年上升7位,位居第133位;按一級資本排名,較上年提升13位,位居第122位。
圓夢IPO概率有多大?
2020年開始,恒豐銀行的營收與凈利潤實現雙增長。
2020年-2022年,恒豐銀行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10.28億元、238.79億元、251.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2.3億元、63.48億元、67.31億元。
根據公告,恒豐銀行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183.09億元,凈利潤40.7億元。截至2023年9月末,其總資產1.41萬億元,凈資產1311.13億元。
過去一年,恒豐銀行資產質量進一步優化,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雙降:截至2022年末,恒豐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29億元,較上年末下降8.76億元,不良貸款率1.81%,較上年末下降0.31個百分點。此外,撥備覆蓋率152.46%,較上年末增加0.9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不良貸款率1.76%。
在資本充足率方面,恒豐銀行一方面通過利潤留存,實現內生資本,另一方面通過外源性渠道補充,發行了50億元永續債。截至2022年末,恒豐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43%、11.34%、11.99%,達到了監管要求。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該行一級資本充足率11.2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52%。
值得一提的是,被救助后的恒豐銀行,依然對上市念念不忘。“下一步將繼續完善公司治理,強化風險管控,推進業務穩健發展,進一步提高經營管理質效,爭取五年內上市。”早在2020年1月,時任恒豐銀行董事長陳穎稱。
不過,2023年,金融機構上市數量零星,且無一家銀行在A股掛牌上市。銀行上市進程的放緩,既有經濟大環境、行業、監管的因素,也與其自身發展密不可分。
如今,“爭取五年內上市”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新“掌舵者”是否能如期完成這家股份行的IPO計劃?評論區留言討論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