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5億重慶銀行迎新董事長,能否告別房地產不良率居首?
“三把火”會往哪兒燒?
作者/姚悅?編輯/付影?來源/獨角金融
總資產7415億元的重慶銀行(601963.SH/1963.HK)迎來新任董事長。
2月19日,重慶銀行公告,原中國農業銀行重慶分行副行長楊秀明,當選重慶銀行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而重慶銀行原董事長林軍因到齡退休,在2024年1月份提請辭去董事長職務。
此外,就在2023年9月,重慶銀行新行長高嵩的任職資格被核準。重慶銀行原行長冉海陵到齡退休。
“將帥”齊就位,正面臨股價和營收雙重壓力的重慶銀行,將會有何改變?
新任“掌舵者”來自農行
出生于1970年的楊秀明,現年54歲,現任重慶銀行黨委書記,1990年9月至1994年8月在北京農業大學農村金融專業學習,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
任職重慶銀行之前,楊秀明近30年的工作履歷基本上都在農業銀行重慶分行,從一線的營業所干部、支行行長到分行副行長。
從1994年8月起,楊秀明曾任農業銀行重慶永川支行營業所干部、農業銀行重慶市潼南縣支行行長、重慶市分行房地產信貸部總經理、公司業務部(小企業業務部)總經理、投資銀行部總經理等職務,2014 年12月擔任農業銀行重慶市渝北支行行長,2017年12月2023年12月擔任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副行長。
重慶銀行不僅新換了董事長,新行長也于2023年8月到位。與楊秀明一樣,高嵩也是從銀行基層崗位走到高管崗位。在交通銀行時,高嵩從信貸員做起,最高做到重慶分行新牌坊支行副行長,之后加入重慶農商行,最高任職重慶農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掛職任國務院國資委政策法規局副局長。
2023年4月以來,重慶銀行的高管經歷了一系列調整。除了上述董事長和行長變更,重慶銀行非執行董事鐘弦、外部監事彭代輝、副行長隋軍、獨立董事鄒宏、非執行董事楊雨松、副行長黃寧相繼辭任,副行長周國華也因工作調動原因辭任。
圖源:罐頭圖庫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對于重慶銀行的高管變動,應該保持客觀和理性的態度。雖然短期內可能會帶來一些挑戰和不確定性,但關鍵在于銀行能否迅速適應并找到合適的人選來引領未來的發展。同時,銀行應該加強內部溝通和協作,確保業務連續性和穩定性。
新領導班子如何提振股價、市值?
重慶銀行成立于1996年,是西部和長江上游地區成立最早的地方性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2013年11月在港股上市,而后2021年2月5日,成功登陸A股上市,是西部首家“A+H”上市的城商行。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重慶銀行資產總額7414.8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67.69億元,增幅8.29%。
不過,資產增加的同時,重慶銀行卻面臨營收壓力。
財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重慶銀行實現營收102.48億元,同比下降3.84%;如果單看第三季度,營收下滑幅度更大——營收32.72億元,同比下降15.88%。
凈利潤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微增——凈利潤44.99億元,同比增長1.4%。
圖源:Wind金融終端
針對業績下滑問題,重慶銀行在三季度業績發布會上解釋稱,是受LPR下調等影響,2023年前三季度重慶銀行凈息差、凈利差有所收窄,外加之“2022年同期匯兌損益基數較高,重慶銀行優先股于2022年末贖回,2023年三季度匯兌損益同比變動為負值,這也導致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而這不是重慶銀行營收首次下滑。2022年,重慶銀行上市以來出現首次營收下降——總營收134.65億元,同比下降7.32%。
從營收結構來看,利息凈收入是重慶銀行的營收支柱。2023年前三季度,重慶銀行實現利息凈收入80.62億元,占營收比重的78.67%,同比減少1.54億元,降幅1.87%。
重慶銀行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公司貸款,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該行發放公司貸款2438.52億元,較年初增長16.82%,占貸款總額的63.15%,對公業務進一步擴增;發放個人貸款944.55億元,較年初下降0.07%,占貸款總額的24.46%,個貸規模有所收縮。
大盤及銀行板塊整體震蕩下,重慶銀行的經營業績也沒能提振投資者的信心,該行股價也持續低迷。而且,自2021年登陸A股以來,三年時間,已經4次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
2月18日,重慶銀行發布關于穩定股價措施的公告,擬采取由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第一大股東增持股份的措施穩定股價,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2940.2萬元。
此前,重慶銀行已經3次通過增持護盤,耗資8200萬。
2021年8月,重慶銀行發布關于穩定股價措施的公告,擬由該行現任非獨立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第一大股東增持股份,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2659.76萬元。
2022年2月,重慶銀行再度發布穩定股價措施的公告,本次擬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2662.24萬元。
2023年2月,重慶銀行第三次發布穩定股價公告,擬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2898.27萬元,最后一次增持已在2023年7月完成。
2月19日護盤以來,重慶銀行股價已經連續2個交易日上漲。截至2月21日收盤,重慶銀行股價報7.33元,漲幅1.81%,總市值200億元。
據Wind數據,重慶銀行2021年2月上市發行價為10.83元/股,上市之初股價曾漲至最高點每股13.82元(前復權),隨后便一路下跌。2月21日的收盤價7.33元/股,較發行價已跌去32.31%,較最高點跌去46.96%。
圖源:Wind金融終端
房地產不良率居17家上市城商行之首
不良率方面,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重慶銀行不良貸款率1.33%,較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25.38%,較上年末上升14.19%。
雖然資產質量有所改善,但重慶銀行的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卻在持續上升。
據Wind數據,截至2023年6月末,17家上市城商行中,重慶銀行的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居于首位,為7.14%(第二為齊魯銀行6.77%);較上年末相比,增長1.26個百分點。
拉長時間來看,2017年至2022年末,重慶銀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由0.35億元增至5.97億元,不良率也由2017年末0.25%增至2022年末的5.88%,2023年6月末為7.14%。
圖源:罐頭圖庫
沒想到,銀行買企業債券也有“坑”。
據了解,2016年2月,重慶銀行掏5億元認購了重慶愛普公司(下稱:愛普地產)發行的“16隆地01”私募債。不過,2021年下半年開始,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公司及旗下公司未能如期償還債務、信用評級被多次下調等事件影響,愛普地產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
愛普地產違約,自然也影響到了重慶銀行。2022年1月,重慶銀行一紙訴狀將愛普地產告上法庭,要求償還本金及利息及違約金等,共計5.8億元。
盡管重慶銀行一審勝訴,但愛普方面與相關擔保人都“無可供執行財產”,導致本金及利息一直未支付。
追債無果后,2023年12月,重慶銀行將債券發行方東方金誠、天職國際會計事務所等中介告上法庭,直到目前仍沒有追回本金。
重慶銀行也表示,該行結合國家宏觀產業政策,動態調整房地產、壓縮退出類行業等重點領域信貸策略,加快壓退高杠桿、“僵尸企業”、產能過剩等風險領域客戶。
“將帥”齊換后,重慶銀行從業績到股價又會迎來什么變化?歡迎留言評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