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李藥業股權激勵待考:毛利率大幅下降,集采風險與股價表現憂心
一方面被股東減持,一方面又推出股權激勵計劃,甘李藥業(603087.SH)該如何提升投資者信心?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作者/施子夫 王璐
?
業績層面來看,甘李藥業2023年凈利潤保持了不錯的勢頭,不過,毛利率的持續下跌以及外界對于集采方面的擔憂也值得關注。
?
股權激勵計劃,2024凈利潤可以暴增嗎?
2月19日,甘李藥業發布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本激勵計劃擬向激勵對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為713萬股,約占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總額5.94億股的1.2%,授予價格為19.79元/股。本激勵計劃未設置預留權益。
?
本激勵計劃授予的激勵對象共計90人,包括公司公告本激勵計劃時在公司(含子公司)任職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業務)骨干,不含獨立董事、監事、單獨或合計持股5%以上的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
?
公告顯示,本激勵計劃授予限制性股票的限售期分別為自授予登記完成之日起12個月、24個月、36個月。激勵對象根據本激勵計劃獲授的限制性股票在解除限售前不得轉讓、用于擔保或償還債務。
?
該激勵計劃在2024年至2026年的三個會計年度中,分年度對公司的業績指標進行考核,以達到公司業績考核目標作為激勵對象當年度的解除限售條件之一。第一個解除限售期,2024年度公司凈利潤不少于6億元;第二個解除限售期,2025年度公司凈利潤不少于11億元;第三個解除限售期,2026年度公司凈利潤不少于14.3億元。
?
甘李藥業表示,經過合理預測并兼顧本激勵計劃的激勵作用,本激勵計劃選取凈利潤作為公司層面業績考核指標,該指標是衡量企業經營狀況、盈利能力及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是企業成長性的最終體現,能夠樹立較好的資本市場形象。公司在綜合考慮了宏觀經濟環境、公司歷史業績、行業發展狀況、市場競爭情況以及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等相關因素的基礎上,設定了本激勵計劃的業績考核指標,指標設定科學、合理,有助于提升公司競爭能力以及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確保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為股東帶來更高效、更持久的回報。
?
對照過往幾年的凈利潤表現,甘李藥業要實現這一股權激勵目標倒也難度不大。
?
2020年-2022年,甘李藥業實現營收33.62億、36.12億和17.12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31億、14.53億和-4.395億。更長周期來看,除了2022年營收和凈利潤差強人意之外,甘李藥業營收和凈利潤都保持著持續增長態勢。
?
2023年三季報,甘李藥業實現營收19.06億,歸母凈利潤2.665億,兩者同比取得了54.07%和164.40%的增長,成功扭虧為盈。
?
甘李藥業發布的業績預盈公告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3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億元到3.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預計2023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5億元到3.1億元。
?
公司對此表示,1,2023年度,國內銷售收入大幅增長,主要原因系公司國內胰島素制劑產品銷量較上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特別是餐時(速效)和預混胰島素產品的銷量增長尤為顯著。2,2023年度,國際銷售訂單增加,國際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
毛利率2022年以來大幅下降
值得關注的是,在營收及凈利潤2023年大幅好轉時,甘李藥業的毛利率則呈現了持續下降趨勢。
?
2021年三季報-2023年三季報,甘李藥業毛利率分別為88.62%、78.11%和74.75%;凈利率分別為34.81%、-33.46%和13.98%。
?
以年來看,從2014年-2020年,甘李藥業的毛利率普遍保持在90%左右。2021年和2022年,毛利率分別為89.03%、76.30。也就是說,公司毛利率真正開始大幅下降是從2022年開始的。
?
民生證券在2023年12月5日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甘李藥業持續深耕國內市場、不斷擴寬銷售渠道的同時,持續擴張海外市場,提升海外業績貢獻。甘精、賴脯、門冬三款核心胰島素產品不僅在美國的上市許可申請均獲得美國FDA受理,有望今年年底獲批,同時甘精胰島素產品的上市申請再獲歐洲EMA正式受理。公司與諾華公司子公司山德士簽訂商業供貨協議,隨著以上三款胰島素獲批會陸續收到里程款。除美國市場外,公司在海外新興市場收入實現高速增長,此外公司不斷擴大的產能為全球化策略以及未來新產品提供強勁保障。
?
民生證券給出的投資建議是:公司憑借胰島素專項集采助力胰島素產品銷售放量,此外三款胰島素產品上市許可獲得FDA受理并與山德士合作,胰島素制劑出海美國有望成為利潤增長點。預計公司2023-2025年歸母凈利潤為3.57/6.24/11.61億元,對應PE分別為92/53/28倍。2024EPEG倍數低于可比公司平均PEG,因此維持公司“推薦”評級。
?
在風險提示中也指出,銷量釋放不能與集采降價對沖風險;產品研發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股權激勵不能實現風險;集采風險。
?
集采風險及股價備受關注
從甘李藥業投資者互動平臺的關注話題來看,集采風險及股價表現方面不達預期備受矚目。
?
1月31日,有投資者表示,甘李集采各種降價,結果是一頓操作猛如虎,業績不到3億5。銷量雖然增長,但利潤跟不上啊,況且銷量也不可能持續高增長,各企業市場份額已接近穩定,以后無非就是獲得一點自然增量。公司通過大幅降低產品價格換取所謂增量,導致業績比集采前嚴重下滑,結合當前利潤來看請問這種策略正確嗎?業績很不理想。
?
還有投資者當天提出,新一輪胰島素集采談判將于近期開展,希望公司精準研判,吃透規則,在力爭A組的前提下,控制好價格區間,不要再出現類似甘精與第二名高達20元差價的情況。
?
2月20日,有投資者表示,怎樣應對胰島素集采持續降價風險?
?
甘李藥業回應稱,集采再續約談判時,公司產品價格屆時將綜合考慮市場及政策情況再行確定。
?
有投資者還提出,上市以來跌幅80%,至今仍然破發,今后公司對提振股價有什么計劃?公司表示,股價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二級市場波動等諸多因素影響,公司始終保持對行業及公司長期發展的信心。公司管理層將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做好各項生產經營工作,提升公司內在價值。
?
從資本市場短期走勢來看,近兩個多月以來,甘李藥業的確承壓不少,股價跌幅超過27%。
?
不利因素還體現在股東的減持上。1月13日,甘李藥業發布公告稱,截至本次減持計劃披露之日,明華創新技術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持有甘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約361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09%。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滿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明華創新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合計減持數量不超過約594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
?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甘李藥業資本市場承壓或體現在投資者對其集采前景持不樂觀看法,再加上股東減持的負面效應,這同樣也體現在公司核心盈利指標近年來波動較大,即便公司2023年好于上年,但盈利能力仍然備受考驗。如何提升盈利能力,盈利質量,對于投資價值極其重要。(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