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信托向華金證券索賠3億,通道業務、資管業務傻傻分不清楚?
這筆錢該誰還呢?
作者/李非林?來源/債市觀察
因與興業信托的債券糾紛,華金證券陷重大金額索賠泥潭,涉訴金額達3.26億。
2月29日,華金證券發布一則涉及重大訴訟(仲裁)的公告,公告顯示,華金證券與興業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簡稱“興業信托”)陷債券回購交易爭議。
事情是這樣的,2019年5月華金證券與海航財務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海航財務”)協商一致達成交易,華金證券以債券質押式回購形式向興業信托融資2.5億元,隨后立即以同樣方式貸給海航財務。
但到結算日,海航財務未能如期還款,因此華金證券也沒向興業信托還款。
興業信托遂提起仲裁,要求華金證券向其償付結算款項、補償、罰息合計達3.26億元。
華金證券回應,公司不認為應承擔賠償責任,該案件也不會對公司經營和償債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而據企業預警通顯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華金證券歸母凈利潤虧損達6864.18萬元,應付長期債券為25.61億元,負債總額達72.15億元。
圖源:企業預警通
從財務數據來看,若與興業信托的債券糾紛中被判有責,華金證券的償債壓力還是不小的。
據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此案責任的認定目前尚存在爭議。該案涉及華金證券、興業信托和海航財務三方,責任的承擔取決于華金證券和興業信托之間的合同條款,以及華金證券在交易中扮演的角色。
如果華金證券是自主決定將資金借給海航財務的,那么它可能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反之,如果融資指令是由興業信托發出的,那么興業信托可能需要承擔主要責任。
此外,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機構監管情況通報》,作為管理人,華金證券需要勤勉履行管理職責,包括事前盡職調查、事中投資運作審查和事后維護管理。
目前,華金證券認為本案糾紛實質上牽涉到債務人海航財務,因此公司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興業信托則未對此事作出回應。因案件仍在審理中,最終的責任認定需要法院依據合同條款和法律規定來確定。
收7張罰單拖累投行業務
收入縮水超8成
據半年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華金證券營業收入為2.54億元,同比下降31.72%;歸母凈利潤為-3874.33萬元,同比減少366%,由盈轉虧。其中,投行業務凈收入為 2985.21萬元,同比減少81.79% 。
圖源:華金證券財報
之所以出現業績大幅下滑,則是因為2022年連續收到7張罰單,業務受到了影響。
來源:證監會官網
華金證券方面表示:由于2022年公司收到證監會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投行保薦和公司債券承銷業務暫停尚未恢復,因此,報告期內投行業務收入減少較多。
2023年3月20日,北交所發布了對華金證券采取自律監管措施的決定公告。華金證券作為鄭州凱雪冷鏈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凱雪冷鏈”) 的保薦機構,因未能有效執行盡職調查,因此,北交所對華金證券、以及當時的保薦代表人王旭東、王兵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在2023年3月17日,河南證監局也因此事對華金證券下發了監管函,并要求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完善公司治理和內控制度,限期30日提交書面報告。
還對當時的總經理趙麗峰、分管投行業務高管胡旭、內核負責人賈廣華以及質控部門負責人徐雙采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
而這些罰單還要追溯到2022年的11月,因在吉林碳谷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中成緊固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保薦,上海香溢花城長租公寓資產支持計劃、錦州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發行債券等項目中,華金證券存在盡職調查明顯不充分等問題,證監會對華金證券及責任人連發七份罰單。
圖源:罐頭圖庫
雪上加霜的是,證監會還暫停了華金證券的公司保薦和公司債券承銷業務,暫停時間為3個月,即2022年11月25日至2023年2月24日。
之后,華金證券的保薦項目紛紛發布公告表示,因華金證券被證監會暫停保薦業務,公司IPO被中止審核。涉及的企業有南京波長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蘇網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外,寶色股份(300402.SZ)的7.2億元再融資也因上述罰單問題被中止審核。
凱雪冷鏈為了繼續沖刺IPO目前已將保薦機構更換為中原證券。2023年3月,凱雪冷鏈發布公告表示:由于華金證券整改情況后續尚需監管機構驗收,因此實際恢復資格時間存在不確定性,因此,與華金證券友好協商,雙方決定解除持續督導協議。
另外,在2023年6月,華金證券內蒙古分公司還因負責人存在在其他營利性機構兼職且持有股份的行為收到了當地證監局的警示函。內蒙古證監局表示華金證券在日常管理和離任審計中,未發現上述問題,因此分別對華金證券以及荊玉、吳衛國分別采取警示函措施。
同時,內蒙古證監局強調稱,華金證券應加強合規內控管理,切實履行廉潔從業風險防控主體責任。
再到2023年8月18日,華金證券還因投行業務內控不完善、部分保薦和債券承銷項目盡調不充分,收到了證監會開出問詢函,要求其對發行人經營管理、盈利能力及債券償付能力產生的影響
圖源:證監會
控股股東董事長親自“坐鎮”
2023年多位高管發生變動
伴隨著業績疲軟,華金證券于2023年9月27日公布公司原董事長宋衛東卸任,新董事長由控股股東華發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華發投控董事長、總裁謝偉接替。
據了解,華發集團現控股8家上市公司和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華發股份就是其控股上市公司之一,持股比例為24.2%。通過股權穿透發現,華金證券的控股股東為華發投控,持股比例為79.01%。而華發投控又被華發集團控制,持股比例為57.74% 。
圖源:華金證券官網
49歲的謝偉,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法專業,且獲得中山大學EMBA碩士學位。謝偉因華發股份(600325.SH)的2004年發布的《招股書》而注意到這家企業,此后開啟了他的“華發”旅程,至今已經20年。
2012年,謝偉出任華發投控(原珠海金控)董事兼副總經理;2014年7月至2021年12月任職華金證券副董事長;2015年8月,升任華發集團常務副總經理。
華金證券原董事長宋衛東也是“華發”的一名“老將”。2013年宋衛東加入華發投控(原“珠海金控”),曾代表華發集團主導了對華金證券的收購和重組,為華發金融板塊全牌照布局拿下重要一子。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董事長履新之外,2023年以來,華金證券已有9位高管發生變動。
圖源:華金證券官網1月披露的高管名單
2023年4月,華金證券原合規總監李永梅離任,前往國都證券任董事會秘書。9月18日,在華金證券公布的高管名單里,花金鐘任合規總監。花金鐘此前在中原證券擔任副總經理,并于2023年8月末離職。
同樣在2024年4月履新的還有黃明峰,出任華金證券副總裁,不過僅2個月后,黃明峰就沒有出現在高管名單上了。
而華金證券原副總裁金葵華、胡旭以及原首席風險官郭曉暉,6月21日還出現在華金證券的高管名單中,但是在7月3日更新的名單里卻不見了身影,12天后官宣的新任副總裁是吳國威和邵珠海,同時邵珠海還兼任首席風險官職務。而原副總裁周磊也未再出現在2024年1月高管名單中。
華金證券2023年多次更換高管,廣科咨詢沈萌表示,券商屬于高管與業績表現高度捆綁的行業,因此在業績出現變臉的時候,出現大面積的人事調整符合券商行業的特點。雖然人事變動會影響業務發展的穩定性,但券商目前已經在內部完成團隊結構的轉型,換人就是為了扭轉業績,再加上券商屬于智力和資本密集型業務,團隊更迭對券商而言的沖擊有限,反而是翻轉業績趨勢的重要手段。
投資咨詢業務“風景獨好”
在公司投行保薦和公司債券承銷業務沒有恢復之前,華金證券內控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仍在延續。距離2022年11月25日開始暫停到現在,目前相關業務已暫停一年多。
雖然受保薦、債券承銷業務暫停影響,華金證券凈利潤出現虧損,但其資管業務情況較為理想。
據《中國基金報》此前報道,華金證券副總裁吳國威表示,近兩年華金證券的資管業務迅猛發展,在轉債市場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依托自身超常規的人才投入所構筑的投研體系,規模迅速擴大。
另外,管理的以公募REITs為投資標的的資管產品近20只、規模已超30億元;以可轉債為特色的固收+產品近20只,規模超30億元,歷史業績優于中證轉債、滬深300等指數表現。
此外,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也大幅增長。2023年上半年,華金證券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為 90.47萬元,同比增加3591.02%。主要是因為同期基數較小導致變動比率較大 。
圖源:罐頭圖庫
對于未來,華金證券表示,公司研究條線將以新能源、高端制造、電子等行業為重點賽道,引入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頭部分析師及銷售團隊,提升資本市場綜合服務能力,從而打造特色品牌。
據企業預警通顯示,華金證券現有4只存續債券,分別為24華金C1、22華金C1、21華金01,以及23華金證券CP001,累計余額共計26億元。其中,2024年新發行的債券為24華金C1,發行規模7.4億元,另有兩只債券今年到期,一只短期融資券23華金證券CP001,發行規模1億元,一只為21華金01,規模7.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華金證券與興業信托的債券糾紛,起源于2019年,是華金證券前董事長宋衛東在任期間發生的事。而新任董事長謝偉上任5個月之后,面對高達3.26億的索賠金額,又將如何應對呢?
你認為華金證券對海航財務的債券違約應承擔怎樣的責任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