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汽車陷入“內耗”
作為上汽集團的“一號工程”,智己汽車如何實現從質向量的突破,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作者? |? 廖鴻杰? ?編輯? |? 馮羽??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來源|探客出行
3月1日,智己汽車官宣獲得超80億元的B輪融資,并稱“為企業深入智能化戰略,構建高階智駕、智艙、智控科技優勢,提供雄厚的資金儲備”。
在稍早的2月25日,智己L7車型迎來24款的大換代,全系標配雙激光雷達+Orin X芯片,配合29.99萬元-41.99萬元的產品定價。
當智己汽車再次引起市場關注時,其銷量表現卻在急轉直下——新舊車型的內耗問題,似乎成為困擾智己前行的最大阻力。
作為上汽集團的“一號工程”,智己汽車如何實現從質向量的突破,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上汽的自主品牌之痛
1987年,上海宣布將汽車工業定位成上海市的第一支柱產業。同時,也為寸步難行的上汽大眾合資項目成立了“支援上海大眾建設小組”和“桑塔納國產化辦公室”。即便如此,上汽大眾依然是舉步維艱。
上汽方面堅持桑塔納的零部件在國內生產,大眾方面則一再聲稱上汽的零部件不達標。雙方的僵持,致使合資項目進展緩慢。
為了給桑塔納掃清障礙,上海牌汽車于1991年11月被迫停產,原本獨立為桑塔納提供國產化配件的上海汽車廠,也于1992年1月并入上汽大眾的合資項目中。當大眾方面看到了上汽對合資項目表現出來的堅定信心時,這才讓陷入僵局的上汽大眾得以緩解,也加速了桑塔納項目的國產化進程。
而后收購羅孚成立的榮威汽車品牌,也沒能得到市場的認可。因此發展自主品牌,擁有自主技術,一直以來都是上汽集團的一個心病。
在擁有了大眾和通用兩大合資品牌后,上汽集團創造了中國第一大汽車生產廠商的輝煌。同時,也在銷量和利潤的狂歡中,丟失了自主技術和自主品牌。
但改革開放的大門仍然需繼續敞開,還得越敞越大。于是,這才有了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上海的故事。在引入大眾和通用都沒能實現“市場換技術”后,只能再次寄希望于特斯拉了。
當特斯拉的超級工廠在浦東新區搞得熱火朝天時,被稱為上汽集團神秘的“一號工程”于2020年12月正式落地,這個在內部醞釀兩年多的“L項目”終于以聯合阿里巴巴、張江高科為初始投資者共同組建智己汽車方式亮相。
2022年5月上汽智己推出了首款車型智己L7,隨后又推出了智己LS7和智己LS6兩款車型,再到2024年2月推出了智己L7的換代改款產品。
據懂車帝數據,截至2023年末,智己汽車品牌2023年累計銷量僅3.83萬臺,平均月銷3187臺。其中,智己L7銷量僅1305臺;智己LS7銷量約1.41萬臺,交付僅四個月的智己LS6銷量約2.29萬臺。
作為上汽集團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的“先鋒”,上汽智己的市場表現似乎并不太讓人滿意。若是將其置于年銷502萬臺的上汽集團來講,僅3.83萬臺的智己汽車更是顯得無足輕重。
自己“卷死”自己
相比于整體欠佳的市場表現,智己品牌旗下車型近乎扭曲的銷量變化趨勢更是讓人詫異。
懂車帝數據顯示,2024年1月智己汽車品牌單月銷量約5001臺。其中,智己LS6單車貢獻了4612臺,占當月總銷量的92.22%。智己LS7單月僅賣出了388臺,約占當月總銷量的7.76%,而智己L7在連續四個月銷量低至個位數后,1月銷量更是僅賣出了1臺新車,占比低至0.02%。
可見,智己LS6的市場表現,將直接決定著智己品牌的未來。
但值得注意的是,“賣得還不錯”的智己LS6在2024年的1月銷量環比下滑了55.31%,直接腰斬。作為智己LS6的競品車型小鵬G6雖然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但小鵬G9和小鵬P7還是有一定的銷量基礎,X9更是獲得了不錯的市場表現,故而G6單款車型的銷量下滑,對小鵬汽車整個品牌的影響并不大。
而高度依賴智己LS6單款車型的智己品牌,銷量腰斬直接將整個智己品牌帶入下行的漩渦中。
當然,一兩個月的市場表現很難看出一個品牌的整體走向。「探客出行」整理了自2022年6月開啟交付以來的月度銷量發現,智己汽車經歷過三個市場周期:
一、自2022年6月到2022年12月,隨著智己首款車型L7的量產交付以來,智己汽車的月銷量也從2022年6月的203臺上升到了2022年9月的1019臺,再回落至2022年12月的455臺。
二、自2022年12月到2023年的7月,隨著第二款車型智己LS7的量產交付,智己L7在智己品牌中的銷量占比從100%下滑至1.44%僅用了三個月,智己LS7的上市,也將智己品牌單月銷量送上2000臺的大關。
三、2023年9月至今,隨著智己LS6的量產交付,智己汽車品牌單月銷量在2023年12月創下了歷史新高,最高達到了1.04萬臺。智己LS6也連續四個月為智己品牌貢獻了超90%的銷量。
智己汽車三個階段,正好對應三款車型的量產交付。雖然智己整體的銷量呈上漲趨勢,但品牌對單車的過度依賴,成為智己成長中面臨的最大問題。
智己品牌對單一車型的過度依賴,猶如童話故事里講的“猴子掰玉米”——新車一旦上市,舊車型立馬就會被拋棄。
當然,如果是按照打造爆款的思路做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如蘋果的手機,特斯拉的汽車,都是通過單品的迅速爆火贏得市場的關注,用某一兩款車型去占據整個細分市場,從而達到同行遙不可及的高度。
但從智己汽車的三款車型來看,走的似乎并不是蘋果和特斯拉的精品路線,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里三款車型相繼量產交付,LS7和LS6的“高度重合”更是直接否認了“打造單品”的產品策略。新車型一交付舊車型立馬被淘汰的主要原因似乎還是“自己卷死自己”。
這一點在智己LS6上表現得最為明顯。
智己成敗皆歸LS6
2023年10月,智己的第三款車型LS6迎來“上市即交付”,21.49萬元-27.69萬元的最終定價直接將上市前盲訂的3萬車主迅速轉化成智己LS6的首批車主。
憑借著“二十萬級定價”“準900V碳化硅平臺”“全系標配激光雷達”“全系標配Orin X高算力SOC”等優勢讓智己LS6成為純電市場中的一匹黑馬。
智己LS6的“火爆”程度甚至一度超過小鵬的年度新款G6車型,也將智己品牌推向了歷史新高度。
圖 / 智己汽車微信公眾號
“上市即交付”和“遠超預期的定價”,顯然,這款LS6新車做好了沖擊爆款的準備。
然而,到了2024年似乎并不太順利,前有華為智選車型的大賣,后有小鵬智駕的超預期開城,外加百度聯合吉利推出的智駕車型,比亞迪也借助騰勢解鎖了自己的“天神之眼”智駕系統……各大車企紛紛地亮出了自己的智駕方案和落地實測。
而標配激光雷達和Orin X芯片的智己LS6在這一輪智駕的比拼中似乎沒有表現出什么特別的優勢。更要命的是,智己LS6在2023年的12月底出現的大面積“車機故障”直接將智己置于“生死”的漩渦中。
2024年初,有大批智己LS6車主在各大網絡媒體平臺上吐槽車機系統出現故障。如,主界面不顯示車速、擋位等信息,雷達不報警,流媒體后視鏡不顯示,各種BUG的集體出現已經嚴重影響到車主的正常出行。
對此,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就此事于1月3日在微博上表示承認并致歉,“近期部分車輛出現顯示屏信息和倒車提示音缺失的問題,給大家帶來的不便和麻煩,謹代表智己汽車向用戶們深表歉意。”
智己汽車對這次BUG及時作出解決方案,并公開向用戶表示歉意,雖然問題很快得以解決,但這種“低級失誤”也給稍有起色的智己品牌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1月的銷量環比腰斬,終止了四連漲。雖說1月是淡季,但這種“拐點”也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出于購車者對智己品牌產生的疑慮。
也許是為了消除購車者對車機故障的疑慮,也許是為了挽回銷量下行的趨勢,抑或者只是為了春節促銷,智己汽車在1月底開啟了一輪(截至2月5日)大降價,對上市不到半年的智己LS6車型給予了1.20萬元的現金優惠。
原本就是一個“掀桌子”的定價,又出現了1.2萬元的降價優惠,標配激光雷達的智己LS6將起售價下探至21.79萬元,也迫使小鵬將G6的起售價下探至19.99萬元。同時,還有消息指出,智己LS6也即將迎來2024款的更新。
2023年9月發布的新車至今不到半年時間里,先是車機故障,后是整體降價,再是傳出換新……智己汽車在應對問題時作出的及時反饋確實值得認可,但過激的應對舉措似乎也讓目標車主有些蒙圈。
考慮到剛過去的二月,受春節及雨雪天氣影響,智己汽車的銷量表現或許還得再度“腰斬”。
結語
過于依賴單一車型的智己汽車,在LS6出現問題后也將整個品牌帶入泥潭。
相比于新L7車型售價的明顯下降,換代后L7產品力的提升和市場的認可更值得關注。畢竟于智己品牌而言,產品力似乎只在新車上能體現出來。而這次除了雙激光雷達外,城市NOA通勤模式將于一季度落地和全年100座城市的開城量,更值得大家期待。
同時,有著“智駕卷王”之稱的智己LS6似乎沒有看到多少智駕方面的宣傳。相比之下,問界的鄉村小路智駕,小鵬從超預期“開城”到全國都能開,極越在國內的首個CCO純視覺智駕上車,以及比亞迪“天神之眼”智駕的解鎖……面對一眾智駕車型的直面競爭,反倒是主打智能化,且全系標配激光雷達的智己LS6上市至今一直表現得默默無聞。
L7急需換新,智己也急需交出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