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雷達|靠水果罐頭闖出一片天,豐島食品沖刺北交所
隨著消費結構升級,水果罐頭不再成為消費者的首選,因此,水果罐頭企業還需在研發創新上狠下功夫,豐島食品也不例外。
作者? |? 左星月? ?編輯? |? 蛋總??美編? |? 吳宜忠? ?審核? |? 頌文? 來源|創業最前線
20世紀初,我國各地開始陸續建立罐頭廠,罐頭行業起步。因此,在不少人的童年記憶中,總會有甜滋滋的水果罐頭。尤其是在生病時,來一口黃桃罐頭,仿佛有“包治百病”奇效。
2月27日,主營水果罐頭的浙江豐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島食品”)披露了第三輪問詢函回復。實際上,早在2023年6月,豐島食品就提交了招股說明書,申報在北交所上市,承銷保薦機構為浙商證券。
然而,隨著冷鏈技術的進步,人們吃到新鮮的水果并不困難,因此水果罐頭的銷售額也難有高增長。此外,豐島食品目前也存在諸多問題,例如,豐島食品對外進行大額擔保,毛利率不敵同行公司等。
此外,隨著消費結構升級,水果罐頭不再成為消費者的首選,因此,水果罐頭企業還需在研發創新上狠下功夫,豐島食品也不例外。
?實控人一家持股集中,對外擔保存風險
豐島食品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以研發、生產和銷售果蔬罐頭為主的食品加工企業,主要產品有橘子、黃桃、什錦、紅西柚等罐頭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日本、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出口方面,豐島食品采用OEM(原始設備制造商)業務模式與國際知名品牌商進行合作,海外客戶包括Walmart(沃爾瑪)、Liberty Foods、Rema Foods、Sysco等品牌。
內銷方面,豐島食品自有品牌為“豐島鮮果撈”,主要客戶包括山姆會員店、世紀聯華、大潤發、老婆大人、零食很忙等零售連鎖企業。
圖 / 豐島食品官網
豐島食品的實際控制人為徐孝方、徐月萍及徐冠明。其中,徐孝方是公司副董事長和總經理,徐月萍為董事長,徐冠明系子公司昊旺食品副總經理,徐孝方與徐月萍系夫妻關系,徐冠明系徐孝方與徐月萍之子,三人合計控制公司83.09%股份。
此外,豐島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島控股”)直接持有豐島食品75.89%的股份,是公司的控股股東。
圖 / 豐島食品招股書
「創業最前線」注意到,豐島食品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瑕疵。
首先,豐島食品與豐島控股之間的相互獨立性可能稍顯不足。豐島食品自2018年1月開始,便與豐島控股共用財務、辦公系統,直到2023年5月才終止使用。此外,徐孝方存在從豐島控股處領取報銷款的情形。
不僅如此,豐島控股及豐島食品實控人還向第三方提供擔保,截至2023年9月30日,對外擔??偨痤~高達2.26億元。
圖 / 對外擔保具體情況(來源:豐島食品第二輪審核問詢函回復)
其中,浙江白云偉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云偉業”)和豐島控股仍然處在互相擔保的一種狀態。問詢函回復顯示,雙方公司以互保的形式解決各自下屬企業的融資需求。
企查查顯示,白云偉業擁有三塊產業:以化工業為主導產業、建筑房地產和賓館旅游業。值得注意的是,白云偉業2021年,已經分四次進行股權質押,質押股份市值累計高達5.34億元。
圖 / 企查查
雖然豐島食品在問詢函回復中表示,目前白云偉業的經營情況穩定,償債能力有充分保障,且雙方互保金額從2億元下降至1.5億元。
圖 / 豐島食品第二輪審核問詢函回復
但是,如若白云偉業資金出現問題,豐島控股及其背后的徐氏家族將可能承擔連帶責任,并代為償還白云偉業的債務。
對此,監管層在第二輪問詢函中,要求豐島食品結合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潛在債務風險敞口、控股股東資產情況及償付能力,說明是否存在因為潛在債務影響持有發行人控制權穩定、股權權屬清晰,是否對此次公開發行上市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事實上,監管層給豐島食品的三輪問詢函中,均提到了公司對外擔保這一問題,而這一點也可能成為公司遲遲沒有上市的原因之一。
?供應商真實性存疑,毛利率不敵同行公司
2020年-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豐島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9億元、5.11億元和7.51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4610.36萬元、1578.06萬元和3744.25萬元。
圖 / 豐島食品招股書
可見在2021年豐島食品呈現“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凈利潤大幅下滑。2022年,公司的凈利潤雖有所回升,但是和2020年相比卻仍有差距。
和同行公司相比,就2022年的營業收入而言,豐島食品和林家鋪子相當,但是和歡樂家還存在一定差距。此外,歡樂家已于2021年5月成功登陸創業板,相對于其他在新三板的公司而言,有更強的流通性。
此外,報告期內,豐島食品的毛利率分別為21.09%、14.50%和16.48%,同期,同行公司的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26.15%、24.04%和24.64%,可見豐島食品的毛利率遠低于同行公司。
圖 / 豐島食品招股書
「創業最前線」注意到,豐島食品的毛利率水平較低,可能與公司OEM(原始設備制造商,俗稱“代工”)業務有關。
招股書顯示,公司的銷售模式分為直銷和經銷兩種,其中直銷模式以OEM產品為主,報告期內的營收占比分別為91.84%、87.55%和85.34%。
圖 / 豐島食品招股書
而經銷模式的收入全部來源于自有品牌,且在報告期內每年占公司收入的比例均不超過10%,但經銷的毛利率遠高于直銷,也側面說明自有品牌的銷售毛利率高于OEM。
圖 / 豐島食品招股書
占了營收大頭的直銷毛利率相對較低,因此就拉低了豐島食品的整體毛利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毛利率不具備優勢的情況下,公司的供應商資質還存在一定疑問。
豐島食品主要產品為水果罐頭,由于水果品類、形狀、大小差異較大,實現高度自動化生產的難度較大,特別是去皮、分瓣、包裝等低附加值和低技術含量的罐頭產品輔助工序需要大批一線作業工人,因此豐島食品也與多家勞務公司進行合作。
報告期內,新昌縣乾程勞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乾程勞務”)是豐島食品的第一大供應商,豐島食品向其采購勞務外包服務,采購金額分別為5043.29萬元、4419.06萬元和4848.41萬元,占當期采購總額比例分別為14.77%、9.18%和8.71%。
圖 / 豐島食品招股書
據悉,乾程勞務成立于2017年5月,成立當年便開始承接豐島食品生產高峰期部分輔助工序的勞務工作。
而到了現在,乾程勞務已經成為公司的第一大供應商。然而,豐島食品的問詢函回復顯示,乾程勞務僅向豐島食品提供服務,且報告期內共計上億元的采購,乾程勞務僅獲利89萬元,顯著低于其他公司。
圖 / 豐島食品第二輪問詢函回復
對此,監管層也向豐島食品提出問詢,要求公司說明勞務公司是否專為豐島食品服務而設立,且勞務采購是否真實合理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企查查顯示,乾程勞務的參保人員僅有3人,這樣一家“小”公司是如何能夠承接豐島食品幾千萬元的業務,是否真實合理,還需豐島食品的進一步解釋。
圖 / 企查查
?水果罐頭市場后勁不足,研發創新還是王道
對于許多年輕的消費者來說,水果罐頭似乎只活在童年的記憶里。
《頭豹研究院2023年中國水果罐頭行業詞條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水果罐頭最大的特點,就是延長了水果的保鮮時間,解決了長時間保存和遠距離的輸送問題,滿足了消費者對于方便、便攜的食品需求。
然而,目前水果罐頭的生意還好做嗎?《報告》同樣顯示,近年來,中國水果罐頭行業市場規模呈現波動態勢。冷鏈物流的發展使得中國居民傾向于選擇新鮮水果,比如,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購買到遠在南美洲的智利車厘子等當季水果。
此外,水果罐頭行業整體創新能力不強,對消費群體缺乏吸引力。
自2017年起,水果罐頭產量呈下滑態勢,水果罐頭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115.7億元下降至2021年的81.8億元。
受益于居家囤貨需求,2022年我國和海外市場對水果罐頭的需求上漲,但隨著疫情的結束,囤貨需求降低,水果罐頭市場很有可能重新邁進頹勢。
“我日常比較喜歡購買零食,但是基本不會考慮水果罐頭。首先就是水果罐頭的種類并不豐富,市面上大部分是黃桃、橘子、草莓等口味,且沒什么創新,吸引力不夠。其次,市面上的水果罐頭多是糖水罐頭,其中包含大量糖分,不符合我的控糖需求。最后就是新鮮水果口感好,價格也不是很高,因此我更傾向于購買鮮果。”90后北漂女孩程玲(化名)告訴「創業最前線」。
因此,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增強,豐島食品等水果罐頭制造企業更應該在產品開發、工藝改進、新包裝應用、食品安全和品牌培養等方面不斷創新,來適應市場多樣化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豐島食品的研發投入并不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豐島食品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02.39萬元、306.61萬元及396.46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62%、0.6%及0.53%。
圖 / 豐島食品招股書
同期,可比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1.41%、2.40%及2.18%,豐島食品的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公司平均水平。
圖 / 豐島食品招股書
水果罐頭企業整體上的研發費用率都不高,但是面對整個市場的變化,還需要進行產品升級,以適應消費者的需要。
公開資料顯示,不少制造企業推出減糖和高端系列產品,如林家鋪子推出主打減糖控糖“吃糖自由”系列罐頭,真心推出高端水果罐頭“頂桃”系列產品。
然而,目前豐島食品的罐頭主要在包裝上有所區別,例如,公司的橘子罐頭分為高阻隔塑料杯、馬口鐵罐、玻璃瓶三種包裝,而在罐頭內容物上并未有多大差別。
圖 / 豐島食品招股書
可見,豐島食品想要在一眾企業中突出重圍,不僅要在產量上下功夫,還需要在創新上下功夫,讓水果罐頭這種老產品煥發出新活力,也才有更大的可能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