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雷達丨卡羅特遞表前緊急分紅1億,“創二代”夫妻2年狂攬上億資金
在廚房小家電市場競爭激烈之際,又一家廚具企業來到港交所門前。
作者? |? 王亞靜? ?編輯? |? 蛋總??美編? |? 吳宜忠? ?審核? |? 頌文? 來源|創業最前線
3月8日,廚具品牌卡羅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羅特)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法國巴黎銀行、招銀國際為聯合保薦人。
遞表港交所的4天前,卡羅特剛剛宣布派付股利1億元,持有公司超98.6%股權的章國棟和呂伊俐夫妻,基本將這個“超級大紅包”攬入了自己的口袋。
除章國棟、呂伊俐之外,夫妻二人的親朋好友、合作伙伴也都或多或少地從卡羅特分得一杯羹或占有一席之地。
當過多關聯方出現在招股書里,就不可避免地引發了外界對卡羅特的質疑,而這又將為卡羅特的IPO之路平添幾分阻礙。
?1
?超一半收入來自美國,降價搶市場
相比于蘇泊爾、九陽、小熊電器等國內知名品牌,卡羅特并不被國內消費者所熟知,這與其發展路徑有關。
卡羅特的發展歷程始于2007年,最初主要為海外品牌提供OEM服務(原始設備制造);2013年,轉向發展ODM業務(原始設計制造商),不過都是為其它品牌代工。直到2016年,公司才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卡羅特(CAROTE)”。
目前,公司的產品包括炊具(不粘鍋、鑄鐵鍋等)、廚房器具(廚房收納盒、刀具、砧板等)、飲具(玻璃杯、馬克杯等)、空氣炸鍋及電煮鍋等其他餐具和廚房小家電。
隨著“卡羅特(CAROTE)”品牌的建立,公司的發展重點就開始向自有品牌業務傾斜。
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實現收入6.75億元、7.69億元、15.83億元。其中,品牌業務的占比分別為41.9%、69.1%、87.2%。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不過,支撐起這一業績的仍是海外市場。于2023年,76.6%品牌業務收入來自于海外市場。其中,美國市場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2021年-2023年,來自美國的品牌業務收入分別為4660萬元、1.22億元、7.40億元。以此計算,在2023年,這一數據同比上漲506%。
實際上,美國市場是卡羅特最主要的市場。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3年,于美國市場的銷售額占相應期間總收益的24.2%、29.2%及52.7%。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而在中國內地市場,卡羅特表現平平。2023年,卡羅特在中國內地的品牌業務僅實現了3.23億元收入,僅同比增長約18%,是在所有品牌業務區域中增幅最小的區域。
雖然目前業績在保持增長,但卡羅特仍在為搶占更多市場而打“價格戰”。2021年-2023年,品牌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37.6%、45.9%及39.2%。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對于毛利率的下滑,卡羅特解釋稱,主要是由于為吸引更多客戶及維持競爭力,降低若干產品定價。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目前來看,這尚未影響企業的利潤表現。2021年-2023年,卡羅特的年度利潤分別為3170萬元、1.09億元、2.37億元。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長期來看,能夠吸引消費者、投資者的,重點還是企業的創新能力、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一味地打“價格戰”可能會導致公司的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這并非長久之計。
但對于研發,企業并沒有傾斜過多資源。2021年-2023年,企業的研發開支分別為1810萬元、2080萬元、3590萬元。同期,投入的銷售開支高達5670萬元、1.09億元、2.45億元,每年幾乎都在翻倍增長。
小廚房家電、廚具、飲具本就是一個更新迭代十分快速的市場,跟不上市場的節奏就意味著“掉隊”,而卡羅特或許應該清楚,若想在產品上保持競爭力,研發必不可少。
?2
?高層關系錯綜復雜,關聯交易較多
回到卡羅特自身的管理來看,這是一個妥妥的家族企業。
招股書顯示,于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章國棟、呂伊俐夫妻的全資公司持有公司98.60%股權,另外,章國棟通過Carote CM持有公司小部分股權。其中,章國棟在公司任職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呂伊俐則擔任執行董事兼首席產品官。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不過,卡羅特最早并非由章國棟、呂伊俐夫妻二人創立。2007年,呂伊俐母親李惠平、章國棟父親章之慧共同成立了卡羅特的一家主要附屬公司浙江卡羅特,分別持股55%、45%。此后,二人紛紛交棒于各自子女。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作為“創二代”,章國棟與呂伊俐二人在2010年從澳洲格里菲斯大學畢業,次年4月,呂伊俐進入卡羅特工作,3個月后,章國棟入職。
在章國棟、呂伊俐夫妻治下,與之相關的關聯交易較多。
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3年,公司每年均向呂伊俐控制的楊溪購買原材料,金額分別為1071.3萬元、136.9萬元、103.3萬元。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除此之外,2021年,卡羅特向章國棟持股的COMOK LIMITED提供貸款31.9萬元;2022年,卡羅特向呂伊俐提供免息貸款190.9萬元。
不僅如此,卡羅特還要連帶為其親屬服務。
2021年,向呂伊俐近親控制的時集美提供400萬元免息貸款,這筆錢在2023年已償還。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此外,2016年,呂伊俐表兄弟李志飛及呂伊俐近親控制的信杰工貿向浙江泰隆商業銀行借入貸款739萬元;2018年,又自浙江稠州商業銀行借入1200萬元,浙江卡羅特擔任上述貸款的擔保人。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然而,李志飛及信杰工貿由于財務困難未能償還貸款,作為擔保人,卡羅特只得承擔責任,償還尚欠貸款余額。此后,由卡羅特償還了貸款。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而此時的卡羅特正急需資金。2021年,公司從呂伊俐處借入一筆免息貸款約1850萬元。于2021年年末,公司的流動借款相對較高,達到3920萬元,公司解釋稱,這主要包括公司為購買地塊提供資金而進行的貸款。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在卡羅特,除了章國棟夫妻和其親屬頻繁出現,還有另一對夫妻存在。
2023年9月,公司向Denk Trade配發20.28萬股股份,代價68萬元,認購完成后,Denk Trade持有公司1%股權。這是在卡羅特IPO前,引入的唯一外部投資者。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據悉,Denk Trade由Hartinger全資擁有,Hartinger(透過其聯系人)曾是集團的OEM客戶。Hartinger的配偶Natja Denk為Carote Germany的董事,而Carote Germany為卡羅特于2023年10月新成立的附屬公司。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高層之間關聯甚深、關聯交易較多的現象之下,卡羅特又該如何獲得投資者的信任?
?3
?上市前夕分紅,章國棟夫妻狂攬上億資金
卡羅特是一家有野心的企業。
本次IPO,卡羅特并未披露具體募資金額,但明確了五項投資計劃。其中,第一項用途就是擬尋求收購及投資機遇。
具體而言,卡羅特計劃透過收購老牌知名炊具品牌或與其成立合資企業以增強品牌定位,從而打造高端炊具系列。與此同時,公司還計劃收購或投資符合公司愿景的新興炊具及家居用品品牌,以擴大產品組合。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僅從資金鏈來看,卡羅特并不是無法為此“買單”。截至2024年1月31日,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32億元、短期銀行定期存款8900萬元。同期,其流動借款不過才500萬元。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正常來講,卡羅特本可以去尋找合適的標的,但公司優先選擇的還是充裕實控人的口袋。
在卡羅特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4天前(即2024年3月4日),公司宣派股利1億元。而作為持股超98.6%的實控人,章國棟、呂伊俐夫妻二人幾乎分走了全部資金。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而在2022年,卡羅特還宣派了5000萬元股利,這些資金也大多流入了章國棟、呂伊俐夫妻的口袋。
按照計劃,公司將于上市前采納一般年度股利政策,即在扣除任何并購的重大資本開支及成本后,每年宣派及派付不少于未來可分派凈利潤20.0%的股利。
圖 / 卡羅特招股書
在進行了大手筆分紅之后,卡羅特又選擇了募資補流。本次IPO募資的最后一項用途就是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上市前,先分紅再募資補流的現象并不少見,但由此引發的爭議也從未斷絕。一方面,突擊分紅有可能會損害IPO后的股東利益;另一方面,這有上市“圈錢”之疑,募集資金的必要性難以合理說明。
從當前的客觀情況來看,卡羅特的赴港IPO之路恐怕不是一條坦途。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