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支付服務生態,銀聯錦繡行動提升“二老”支付便利性
完善支付服務生態,銀聯錦繡行動提升“二老”支付便利性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聚焦“二老”(即老年人和老外,也就是外籍在華人員)群體支付不便問題,多措并舉打通服務堵點,推動移動支付、銀行卡、現金等多種支付方式并行發展、相互補充,不斷提升境外來華人員支付體驗,支付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作為世界三大卡組織機構之一,中國銀聯目前已在境外81個國家和地區發行2.3億張銀聯卡,并在30余個國家和地區拓展約200個銀聯合作錢包,為全球上億用戶提供持續且專業的支付服務。如今,銀聯境外持卡人已經可以在銀聯境內受理網絡內,暢通使用包括掃碼支付在內的等多種支付方式,并于境內超2500萬商戶和大部分場景內實現自由支付。中國港澳、新加坡等地的游客,還可直接使用本地發行的銀聯卡綁定手機,通過HUAWEI Pay或Apple Pay在境內公交地鐵、餐飲、百貨等多場景“揮”手機支付。
截至2024年,中國銀聯已在境外發卡、電子錢包和境內受理等多個領域,取得29項業務成果,包括在菲律賓等三國增發300萬張銀聯卡;新增香港、新加坡、越南等地10款主流錢包支持銀聯二維碼支付,覆蓋超6000萬潛在客群;聯動美團、京東等10余家線上線下商戶機構支持境外銀聯支付產品;與上海、廣東、浙江、深圳等地10多萬商戶面向境外人員推出主題營銷活動;以及與攜程金服、中旅集團等機構合作,提供涵蓋旅游、消費在內的境外銀聯支付產品與跨境支付服務。
在持續拓展自身全球支付生態建設的同時,銀聯積極響應國家推動解決外籍來華人員群體支付問題的政策部署,不斷落實“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外籍人員入境支付方案,在國內金融機構中,率先開展了針對外籍來華人士的“錦繡行動2024”。按照“30+X”模式,與產業各方聯合推進方式,中國銀聯將率先投入30億元資金,其中30億元資金用于重點城市、重點場景的受理終端改造、標識布放、宣傳推廣等;“X”則是在政府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組織下,聯動地方政府、商業銀行、支付機構,撬動支付行業各方共同投入資源,共同推進外籍來華人員的便捷支付方案盡快落地,打造銀聯“全域、全場景、全解決方案”。
為此,銀聯選擇了外籍來華人員較為集中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41個重點城市,一方面聚焦“食、住、行、游、購、娛、醫、學”等8大類26個高頻支付場景,提供刷卡、掃碼、手機Pay、ATM取現等解決方案,實現全場景的覆蓋,進一步提升來華人士支付的便利性;另一方面,通過與銀行卡組織、清算機構等各方加強合作,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的快速落地,實現各類支付工具的無障礙受理。此外,銀聯不斷發揮自身全產品優勢,將場景建設與用戶經營相結合,聯合各方機構共同提升用戶規模和商戶活躍度,加強境內外協同,為外籍來華人員解決支付碎片化、繁瑣化、移動支付限額、無預約不消費等固有問題。
“錦繡行動2024”計劃將首站選在外國人士集中的上海,并以“錦繡中華 支付無憂”為主題,啟動全年營銷活動,以更多優惠、更好體驗、更多支付選擇,推動“錦繡行動2024”的成功落地,共同為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描繪“錦繡”未來。
通過以上一系列措施,銀聯預計3-6個月的時間內,基本實現上述區域和場景卡基受理80%以上,二維碼受理90%以上的受理覆蓋率達成,為外籍來華人員享受便捷無障礙的支付,給予更加順暢和人性化的服務體驗與支付保障。
隨著“錦繡行動2024”的持續推進,未來,中國銀聯還將重點加強與地方交通等部門的溝通,加快解決地鐵等出行場景不支持受理銀行卡非接支付等問題,優化旅行通卡產品設計,讓銀聯、銀行等各類支付產品在各場景實現通用、好用、易用,持續拓展全球支付生態,進一步提升來華人士支付體驗。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