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食品2023營收凈利潤下滑:遭多家券商下調盈利預測,行業降價如何抉擇?
近日,葵花子業務板塊營收占超六成的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洽洽食品,002557.SZ)發布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營收、凈利潤雙下滑的情況,不由得引人深思,目前這家公司瓜子的生意還好做嗎?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作者/廖紫雯
?
“閑來沒事,來包洽洽香瓜子!”這是愛追劇的小李常用的一句口頭禪,但隨著休閑零食品牌的多樣化,可供選擇的可能性越來越多,加之洽洽瓜子的提價,小李直言自己也會去嘗試其他品牌的瓜子,“畢竟瓜子嘛,味道不會相差很多。”
?
近日,葵花子業務板塊營收占超六成的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洽洽食品,002557.SZ)發布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營收、凈利潤雙下滑的情況,不由得引人深思,目前這家公司瓜子的生意還好做嗎?
?
業績承壓,營收凈利雙下滑
2月27日,洽洽食品發布業績快報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為68.06億,同比下降1.13%;實現歸母凈利潤為8.05億,同比下降17.50%。洽洽食品正式年報將于4月26日披露。
?
洽洽食品董事長曾于2020年提出2023年破百億,而就當下情況來看,營收與百億相差超30億路程。
?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洽洽食品自2010年來第一次營收下滑。針對業績承壓,公司表示,營收凈利雙下滑是由于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均受到春節跨期因素的影響,同時受到葵花籽原料采購成本上升的影響。全年來看,葵花子品類同比略有下降,主要原因為2022年同期基數較高,堅果品類同比仍有提升,每日堅果屋頂盒和堅果禮盒的渠道滲透率提升。
?
同時,公司提出,報告期內,通過重點推進渠道精耕項目,進行弱勢市場提升、縣鄉突破以及新場景、新渠道的拓展,公司每日堅果和堅果禮盒的渠道滲透率提升,在零食量販渠道業績提升較快,同時公司也加大了風味堅果產品的試銷力度。公司電商通過抖音、拼多多等渠道,不斷進行突破;海外市場持續深耕東南亞市場,渠道不斷滲透深化,總體銷售有恢復性增長。
?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公司2023年收入同比下降1.1%,其中第四季度收入同比下降6.9%,預計主因:(1)2022年疫情反復導致瓜子、堅果等居家消費品類產生高基數;(2)2023年經濟環境弱復蘇,11-12月瓜子動銷表現稍弱,對于第四季度收入表現產生拖累;(3)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為減少前期高價原材料影響,采取了一定降產量、控庫存措施;(4)2023年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均受到春節錯期的影響,第一季度備貨偏謹慎,第四季度發貨相對偏晚。
?
中銀證券研報也指出,春節連續錯期致2023全年營收微降,葵花籽成本壓力下歸母凈利率下滑。1,收入端,公司全年實現營收68.1億元,同比-1.1%。由于2023年春節時間靠前、2024年春節時間靠后,導致公司部分2023一季度收入體現在2022年報表,部分2023四季度收入將體現在2024年報表,2023全年報表端收入表現相對平淡。根據投資者交流紀要,分品類來看,葵花籽品類營收同比略有下降,堅果品類營收同比提升。2,利潤端,公司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8.1億元,同比-17.5%。歸母凈利率11.8%,同比-2.4pct,預計主要系葵花籽采購成本大幅上行所致。
?
2月28日,洽洽食品于電話會議中表示,目前葵花籽采購價格與2023年4、5月份的采購價格高點相比下降10%左右,2024年春節后將進行部分補充采購。
?
國信證券研報認為,2023年公司瓜子品類的原材料葵花籽價格出現大幅上漲現象,2023年第二季度毛利率達到歷史低位。2023年第三季度進入新采購季后公司毛利率已出現改善,與此同時,公司還通過控貨、費用管控等措施對沖成本壓力。預計全年毛利率同比下滑,進入2023年四季度后費用投放略有恢復,全年費用端保持平穩態勢。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凈利率12.8%,已恢復至較為正常的水平。
?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葵花籽原料成本的上漲主要是由于葵花籽種植面積的變化和出口需求的增加。此外,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追求,傳統的零食行業面臨著挑戰,同時電商平臺的興起也給傳統的零食銷售渠道帶來了壓力,這些因素可能導致洽洽食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受到影響。
?
柏文喜指出,洽洽食品在2023年面臨的業績下滑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單一品類風險、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以及消費者偏好的變化都對公司的業績產生了影響。
?
遭多家券商下調盈利預測
與此同時,多家券商給予洽洽食品下調盈利預測。
?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考慮到當前消費力依然偏弱,公司瓜子品類動銷受到壓制,根據業績快報,修正2023年盈利預測,并下調2024-2025年盈利預測:預計2023-2025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8.1/76.2/85.6億元(前預測值為72.5/81.7/92.4億元),同比-1.1%/12.0%/12.3%;2023-2025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8.1/9.7/10.9億元(前預測值為8.3/10.9/12.3億元),同比-17.5%/20.8%/12.3%;實現EPS1.6/1.9/2.2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21.0/17.4/15.5倍。
?
華鑫證券研報指出,看好公司瓜子和堅果并駕齊驅發展,渠道精耕不斷釋放業績增量,隨著成本壓力緩解,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邊際改善。根據業績快報,調整2023-2025年EPS為1.59/1.95/2.37元(前值分別為1.65/2.35/2.68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21/17/14倍,維持“買入”投資評級。
?
海通國際研報指出,參照公司業績快報,更新盈利預測,并預計2023-2025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68.10/75.12/82.2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02/10.36/12.04億元,對應EPS分別1.58/2.04/2.38元/股(原為1.59/2.09/2.59)。結合A股可比公司估值,給予公司2024年25倍PE估值(原為2023年32x),對應目標價51.00元,維持“優于大市”評級。
?
中銀證券研報指出,根據業績快報,調整此前的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3-25年EPS為1.59、2.14、2.38元,同比-17.5%、+34.6%、+11.3%,對應23-25年PE21.5x、15.9x、14.3x。公司營收長期穩健增長可期,當前估值處于休閑零食板塊中的較低水平,維持買入評級。
?
聚焦堅果炒貨,行業降價如何抉擇?
3月7日,洽洽食品發布《關于“質量回報雙提升”行動方案的公告》,公告披露,公司自成立二十多年來,始終聚焦堅果炒貨行業,專注于兩件“產品”——品質與品牌,以“質造美味堅果,分享快樂時刻”為使命,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堅果休閑食品企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新鮮、美味、營養的堅果休閑食品。
?
據悉,洽洽食品主要產品有洽洽紅袋香瓜子、洽洽藍袋風味瓜子、洽洽小黃袋每日堅果、洽洽小藍袋益生菌每日堅果、每日堅果燕麥片、堅果禮盒等。
?
面對2023年業績承壓,1月6日,投資者于交流平臺表示,“今年業績報中葵瓜子銷量減少,原因是什么?結合瓜子目前競爭格局,未來洽洽瓜子還能否保持增長?葵花籽相比高點有下降,相比22年四季度如何?”
?
洽洽食品表示,未來公司會持續加大葵花籽品類的渠道精耕、弱勢市場提升以及縣鄉市場的滲透,同時發力零食量販渠道、新渠道等。產品端不斷開發新風味的產品,包括適合不同渠道的產品,公司希望通過差異化產品不斷滿足市場的需求,不斷提升公司產品的便利性和可見度。目前公司葵花籽采購價格比前期高點時有所下降,采購仍在持續進行中,公司也將密切關注采購價格的變化情況。
投資者提及的葵花子為公司主營業務,營收占比常年超六成。數據端詳細來看,2023年上半年,公司葵花子實現營收為18.00億,營收占比67.03%;堅果類實現營收為5.33億,營收占比為19.85%。
時間線拉長來看,2021年-2022年,公司葵花子實現營收分別為39.43億、45.12億,營收占比分別為65.89%、65.56%。
?
1月4日,有消費者于交流平臺表示,“最近良品鋪子和三只松鼠都降價促銷,對公司的產品銷售產生了嚴重影響,請問公司管理層今年春節期間銷售策略是什么?是降價換量還是控量挺價?另外公司直播賣的也很差,請管理層及時改善。”
?
洽洽食品對此表示,“春節期間,公司加大分眾梯媒的廣告宣傳,增加鋪貨網點、終端促銷以及和消費者的互動等。”
?
事實上,早在2022年8月,公司對旗下產品進行提價。據當時公告,公司表示,基于公司葵花籽系列產品升級帶來產品力提升,以及伴隨的原料及包輔材、能源等成本上升,為了更好的向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促進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經公司研究決定,對公司葵花籽系列產品進行出廠價格調整,整體提價幅度約3.8%。
?
同時,洽洽食品于此次公告中指出,本次部分產品調價可能對市場銷售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調價對公司未來業績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請注意投資風險。
?
提價以來,據雪球數據,2022年、2023年上半年,洽洽食品毛利率分別為31.96%、24.52%,分別同比增長0.03%、下降16.28%。
?
柏文喜指出,為了應對成本上升,洽洽食品在2022年對旗下部分瓜子品類進行了提價,但提價后公司的毛利率仍在下降,這表明盡管提價有助于緩解成本壓力,但同時也可能對銷售量和市場需求產生負面影響。(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