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特遞表前四天巨額分紅1億:銷售費用連年大增,海外市場依賴明顯
國產廚具品牌競爭有多激烈自然不必多說,除了大眾熟知的三家家電巨頭占據市場較大份額外,各細分領域的上市公司同樣讓角逐更加白熱化。正因此,不少家電品牌開始了出海探索。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 作者|施子夫
3月8日,卡羅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羅特)遞表港交所,法國巴黎銀行、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
不過,出海探索也并不容易。除了要面對海內外的競爭者,公司的存貨及應收賬款問題同樣值得警惕。此外,外界關注度較高的還包括公司在遞表前四天突擊分紅一事。
自有品牌業務占比提升
卡羅特是一家廚具品牌,總部位于中國杭州,國內運營主體為浙江卡羅特工貿有限公司。最初,卡羅特主要為海外品牌提供OEM服務。于2013年公司轉而發展ODM業務,為國際品牌所有者及零售商設計、開發及制造定制化廚具產品。
?
2016年,卡羅特開始進軍線上零售業務,并推出自有廚具品牌“卡羅特CAROTE”。2022年2月,為滿足不斷增長的產能及效率需求卡羅特轉向了完全外包及輕資產模式。
?
目前,卡羅特已布局中國、美國、西歐、東南亞及日本等主要市場的線上廚具細分領域。
?
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卡羅特分別推出520個、1305個及1374個SKU的自有品牌產品,產品組合包括1800個涵蓋不同廚具類別的SKU,包括炊具、廚具、飲具等。
?
詳細關注財務方面,從2021年-2023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卡羅特實現收益分別為6.75億元、7.69億元和15.83億元,實現毛利分別為1.27億元、2.75億元和5.6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170萬元、1.09億元和2.37億元。
?
卡羅特的收益主要來自品牌業務和ODM業務。有關ODM業務,該項收益主要來源于公司向國際品牌所有者及零售商銷售定制化炊具及其他廚具品牌??_特于招股書中提到,自2021年起,公司一直戰略性地轉移ODM業務資源至專注于發展品牌業務。
?
報告期內,卡羅特來自品牌業務的收入分別為2.83億元、5.31億元和13.80億元,分別占當期總收入的41.9%、69.1%和87.2%;ODM業務實現收入分別為3.92億元、2.38億元和2.03億元,占當期總收入的58.1%、30.9%和12.8%。兩項業務呈現了明顯的一漲一跌態勢。
?
有關OEM業務收益下滑,卡羅特表示,主要是由于品牌業務的毛利率通常較高,公司有策略地將重點從ODM業務分部轉移。
?
業務結構的調整也讓卡羅特的毛利率出現變動,報告期內,公司整體毛利率分別為18.7%、35.8%和35.7%。
?
與國產廚具品牌略微不同的是,卡羅特除了在中國市場銷售外,還布局了美國、西歐、南亞及日本。報告期內,卡羅特來自中國地區的收入占比分別為57.7%、51.5%和23.4%,而來自美國地區的收入分別為16.5%、23.0%和53.6%。很明顯,公司逐步加大了來自美國地區的業務收入。
?
卡羅特也提到出海的各種風險問題,報告期內,卡羅特來自中國內地以外市場的收益分別為5.04億元、4.92億元和12.55億元,分別占總收益的74.6%、64.0%及79.3%?!坝邢薜钠放浦取⑴c合適的電商平臺協商以有效地供應產品、距離及文化差異帶來的經營挑戰、廚具行業現有參與者的競爭、國際業務管理、進出口限制的影響及貿易法規的變更等等風險都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態受到重大不利影響?!?/span>
?“重營銷輕研發”
國產品牌出海,除了需要與競爭對手進行激烈比拼,搶占海外市場份額同樣不易。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占率,卡羅特選擇加碼銷售投入。
?
報告期內,卡羅特的銷售開支分別為5670萬元、1.09億元和2.45億元,行政開支分別為2030萬元、2070萬元和3160萬元,研發開支分別為1810萬元、2080萬元和3590萬元。
?
不難發現,在過去三年,卡羅特的銷售投入都要遠高于研發投入,不僅如此,2023年公司的銷售開支較上一年度還出現了翻倍的增加。
?
招股書顯示,卡羅特的銷售開支主要包括:電商平臺傭金,即公司就線上零售向電商平臺支付的傭金;營銷及廣告開支,即公司的營銷及促銷活動(主要通過線上渠道)產生的開支。
?
報告期內,電商平臺傭金占當期銷售開支的52.1%、43.7%和68.1%;營銷及廣告開支占當期銷售開支的40.8%、48.8%和27.5%。
?
其他財務指標方面,報告期各期末,卡羅特的存貨分別為3050萬元、4220萬元和1.08億元,貿易應收款項分別為6360萬元、5530萬元和7390萬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9770萬元、4250萬元和2.3億元;同一時期,公司的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分別為2.82億元、2.76億元和3.59億元,流動負債總額分別為3.59億元、3.78億元和4.11億元。
?
2023年度,卡羅特的存貨及貿易應收款項都較上一年度出現大幅增加。其中存貨同比上一年增長156.77%,貿易應收款項同比上一年增長33.63%。
?
卡羅特表示,存貨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儲備更多制成品以符合快速增長的品牌業務的需求,貿易應收款項增加主要是由于品牌業務收益增加。
?
遞表前4天突擊分紅1億
2021年、2022年,卡羅特錄得負債凈額分別為1.03億元和8260萬元??_特表示,2021年流動負債主要是由于公司自呂女士借入一筆免息貸款1850萬元(已于2022年悉數償還),導致公司的其他應付款項及應計費用相對較高;流動借款3920萬元相對較高,主要包括公司就為購買永康市地塊及浙江省武義縣地塊提供資金而于2021年借入的貸款;購買大量長期銀行定期存款及上述兩項地塊,導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相對較低。
?
2022年錄得流動負債凈額8260萬元,主要是由于與2022年的股利宣派相關的應付股利5000萬元,導致公司的其他應付款項及應計費用相對較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相對較低。
?
外界關注度較高的還包括卡羅特上市前突擊分紅一事。
?
2024年3月4日,也就是卡羅特遞表的前四天,根據招股書顯示,卡洛特向當時股東宣派2023年度的股利1億元,預計將于上市前從公司的內部資源以現金支付。此外,前述還提到,2022年卡羅特宣派股利5000萬元。
?
在大手筆分紅背后,此次IPO,卡羅特計劃將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尋求收購及投資機遇、產品研發、擴張銷售渠道、ESG相關投資、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
突擊分紅又募投補流,顯然此舉無疑讓外界質疑公司IPO的必要性。
?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向《港灣商業觀察》指出,盡管分紅對于股東來說是一種回報,但這也意味著公司將更少的資金留在公司內部,以支持其運營和增長需求。如果公司在進行IPO時面臨資金短缺或者需要資金用于投資于新的項目或市場,那么大額分紅可能會對其在上市時的表現產生負面影響。(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