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龍辣條收入、銷量、產能利用率均下滑,遭多家券商下調盈利預測
日前,衛龍辣條產品一度超過豬肉價格引發大眾熱議,衛龍辣條怎么越來越貴了?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作者|廖紫雯
近日,“辣條第一股”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龍,09985.HK)發布2023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主營產品辣條迎來收入、銷量、產能利用率均下滑的局面,其中辣條少賣數達2.61萬噸。
?
即便2023年衛龍凈利潤出現較大增長,但在券商紛紛下調其盈利預測的背景下,衛龍辣條銷量的顯著下滑、產能利用率不及5成,“辣條第一股”衛龍似乎面臨著一定挑戰。更令投資者擔憂的是,衛龍還被調出港股通標的證券名單,這無疑給公司帶來了進一步的壓力。
?
業績增長,辣條單價比豬肉貴?
2023年,衛龍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潤、年內經調整后凈利潤分別為48.72億、8.80億、9.7億,分別同比增長5.2%、481.9%、6.3%。
?
衛龍表示,營收增長主要由于O2O、零食量販店、內容電商等新興渠道帶來的收入增長被由于流量下滑的線下傳統渠道的收入下降所部分抵消;凈利潤增加主要是由于1,毛利的增加;2,上年度有與首次公開發售前投資有關的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金額為人民幣628.8百萬元;經調整凈利潤增加,主要由于毛利的上升。
?
2023年全年,衛龍實現毛利19.60億,同比增長18.5%;實現毛利率47.7%,同比增加5.4個百分點。
?
衛龍指出,毛利及毛利率增長,主要是由于1,集團在上年度對主要產品結構調整帶來了平均售價的提升;2,年度原材料價格下降;3,集團通過持續優化生產工藝流程,優化了成本管理。
?
就售價而言,2024年3月25日、3月26日,“衛龍辣條銷售單價比豬肉還貴”分別登上百度、搜狗熱搜。
?
據悉,2022年-2023年,衛龍調味面制品(辣條)每千克平均售價分別為18.1元、20.5元;同期,蔬菜制品每千克平均售價分別為31.1元、29.6元;豆制品及其他產品每千克平均售價分別為36.2元、38.4元。
?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截至4月8日14:00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0.46元/公斤,低于衛龍辣條2023年度每千克平均售價。
?
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衛龍辣條的單價不能與原材料豬肉比較,因為品牌層面是一個系統工程,有品牌的費用、加工、人力資源各種各樣的運營成本費用。衛龍辣條的提價,這幾年確實讓衛龍喪失了一批原來比較注重性價比的辣條老客戶。
?
在消費下行的情況下,辣條單價較高是否會對后續企業發展帶來一定影響?是否存在單價下調的可能性?
?
徐雄俊指出,現在衛龍辣條的提價,一方面使衛龍的利潤有所上升,同時也會因為受經濟大環境的不景氣影響,丟失一部分要求性價比的客戶,未來來說,還不判定衛龍是會降價,因為衛龍剛剛漲價,如果行情一直不好,或者是持續影響整個銷量,衛龍也有適當的去降價的可能。
?
辣條需求疲弱,遭券商下調盈利預測
即便公司整體業績出現一定增長,但多家券商機構下調了衛龍盈利預測。
?
光大證券發布研報表示,考慮到辣條需求較疲軟,下調衛龍2024-2025年凈利潤預測分別為10.50/12.29億元(分別下調10%/6%),引入2026年凈利潤預測14.03億元。當前股價對應2024-2026年PE分別為12x/10x/9x,辣味食品天生具備成癮性,用戶粘性強,增長較為穩定,公司作為龍頭有望受益于行業增長,維持“增持”評級。
?
國金證券發布研報表示,考慮到終端需求承壓,下調公司24-25年盈利預測13%/11%。預計24-26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3/11.9/13.6億元,同比增長+17%/15%/15%,對應PE分別為12x/11x/9x,維持“買入”評級。
?
中金公司發布研報表示,考慮到新品推廣提速、費用投入增加,下調2024/25年利潤4.9%/5.6%到10.05/11.44億元。當前股價對應11.8/9.9倍2024/25年P/E。維持跑贏行業評級,盡管盈利略有下調,考慮到板塊估值有所改善,保持目標價7.3港元,對應約15.2/12.7倍2024/25年P/E,較當前股價有約28.5%的上行空間。
?
華西證券發布研報表示,參考最新業績報告,下調公司24年收入67.59億元的預測至56.09億元,新增25-26年收入63.04/70.48億元的預測;下調24年EPS 0.50元的預測至0.45元,新增25-26年EPS 0.51/0.59元的預測;對應2024年3月22日5.68港元的收盤價估值分別為13/11/10倍,維持“買入”評級。
?
國泰君安發布研報表示,維持“增持”評級。考慮到公司品牌投放和渠道結構變化,小幅下調2024-2025年EPS至0.43(-0.06)、0.51(-0.08)元,給予2026年EPS0.59元,目標價維持7.84元人民幣,對應8.52港元(1HKD=0.92CNY)。
?
辣條少賣2.61萬噸,產能利用率也下滑
衛龍的壓力的確開始浮現。營收細化而言,2023年全年,衛龍的收入主要來源于調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的銷售額。
?
2023年,衛龍調味面制品實現營收為25.49億,同比下滑6.2%,營收占比由上年度的58.7%減少至52.3%。
?
衛龍表示,調味面制品收入下滑主要由于線下傳統渠道流量下滑帶來的影響,營收占比減少反映了公司的產品組合隨著公司蔬菜制品的銷量增長而更加多樣化。
?
2023年,衛龍蔬菜制品實現營收21.19億,同比增加25.1%,營收占比由上年度的36.6%增至43.5%。公司表示,這主要由于1,集團積極挖掘消費者對此類產品的需求,不斷迭代升級此類產品;及2,公司于本年度亦持續擴大此類產品的產能。
?
此外,2023年,公司豆制品及其它產品實現營收2.04億,同比下滑7.4%,營收占比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主要由于集團豆制品銷售下滑。
?
就銷量而言,2023年,公司調味面制品銷量為12.44萬噸,同比下降17.4%,換言之,少賣2.61萬噸;蔬菜制品銷量為7.15萬噸,同比增加31.1%;豆制品及其他產品銷量為5315.4噸,同比下降12.7%。
衛龍表示,2023年,公司調味面制品銷量較上年度減少,主要由于線下傳統渠道流量下滑帶來的影響。蔬菜制品銷量較上年度增加,主要由于集團積極挖掘消費者對此類產品的需求,不斷迭代升級此類產品。此外,豆制品及其他產品銷量較上年度下降,主要由于集團豆制品銷售下滑。
?
調味面制品銷量、收入均下滑的另一面,其產能利用率也出現下滑的情況。
?
2023年,衛龍調味面制品的產能利用率為48.3%,2022年同期該數據為57.1%,出現較大下滑;此外,蔬菜制品產能利用率為72.0%,豆制品及其他產品產能利用率為65.6%。
衛龍表示,本年度內,公司調味面制品的設計產能較上年度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部分產品產線的規劃調整。蔬菜制品的設計產能較上年度上升,主要是因為漯河杏林工廠增加了新產線,豆制品及其它產品的設計產能較上年度亦提升,主要是由于漯河杏林工廠增加了鹵蛋產線。整體產能利用率較上年度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調味面制品的產能利用率下降。
?
徐雄俊指出,衛龍這幾年來說增長還是很迅速,但是很多企業的產能都不能得到有效的釋放和利用,如果產能得到進一步的釋放利用,它的規模效應就會起來,邊際成本會更低。這樣在整個行業的影響力和壟斷地位就會更強。所以并不是產能利用率不高會帶來負面效應,因為在當前各行各業的很多企業產能都達不到一個充分的釋放和利用。
?
被調出港股通標的證券名單
2024年1月17日起,公司證券簡稱由“衛龍”正式更名為“衛龍美味”。
?
2024年3月初,上交所、深交所發布公告稱,因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中型股指數、小型股指數實施成份股調整,根據有關規定,將衛龍美味調出港股通標的證券名單。
?
方正證券發布名為《衛龍美味(09985.HK):公司經營穩定春節旺季表現良好低估值辣味龍頭性價比凸顯》的研究報告,該研報指出,流動性系調出港股通核心原因。根據《恒生指數編算總則》,成分股需要滿足換手率測試,每月換手率在0.05%或以上即滿足該月換手率測試,換手率=歷月內每日成交量的中位數/月底流通調整后之發行股份數。
?
方正證券認為,衛龍美味上市以來換手率較低系被移除恒生指數成分股的原因,公司流動性較低主要包括兩方面原因:1,上市時公開發售股份比例較低;2,主要股東看好公司發展前景并未減持。方正證券認為,目前公司估值處于底部,隨著投資價值逐步被市場認可,流動性逐步恢復,有望重回港股通。(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