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超8成城市房租下跌,租房市場“消費降級”?
“量升價跌”成為近期租房市場的關鍵詞。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最近,不少讀者留言表示,租房市場行情變差,并存在降價也難租出去的情況。表現在數據層面,租房市場情況到底如何?
克而瑞長租監測數據顯示,3月55城個人房源租金租金環比下跌1.84%,同比仍有0.39%的漲幅。
55個城市中有47個城市個人房源租金環比下跌,南京降幅最高,達到18.1%,天津、深圳、成都等7個城市租金下降超過5%。
供過于求是租金環比下跌的重要原因,這也是上述讀者出現降價也難租出去的關鍵因素。
3月份的租房市場因春節返城潮結束,市場需求趨于穩定,再加上二手房市場活躍度下降,部分房源“由賣轉租”,導致3月55城個人房源供應量環比增加58.4%。在這一背景下,租金出現小幅波動。
房地產市場活躍度下降傳導至租房市場。
在二手房掛牌量增加、價格下跌的情況下,部分賣房人選擇“由賣轉租”。這就導致租房市場個人房源供應激增,3月55城個人房源新增供應量為59.41萬間,環比增加58.41%。比如北京3月全市個人房源掛牌量相比上月多出2萬余間,環比上漲66.9%。
隨著市場進入淡季,租房需求整體下降。除此之外,保租房集中供應,進一步推高市場整體供應規模。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供應增加勢必會帶來價格的下跌。
克而瑞長租數據顯示,3月全國55城個人房源平均租金坪效為33.06元/平米/月,環比下降1.84%,同比微漲0.39%。
實際上,從季度來看,今年一季度租賃市場整體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溫,同環比分別上漲0.6%和1.22%。
居住在北京的小米明顯感受到這種變化。去年底,小米租住的片區房源掛牌價格有所下降,當時房東降了200元,但因降幅有限,小米今年春節后再租房時發現去年跌回去的房租基本上又漲了回去。
租房市場整體仍處于平穩狀態。
北京和上海,仍是全國55城中個人房源租金最高的兩個城市,也是唯二租金坪效過百的城市。
北京3月個人房源租金坪效為121.93元/平方米/月,上海也達到了112.76元/平方米/月。除了上述兩個城市以外,租金排在TOP10的城市還有深圳、杭州、廣州、南京、廈門、成都、武漢和天津。
隨著春季租賃旺季的逐漸消退,一二線重點城市的租金環比下跌。3月租金水平TOP10城市環比全線下跌,同比去年同期也僅上海、深圳、杭州上漲。
和租金水平TOP10城市一樣,多數城市租金環比下降。
克而瑞長租監測的重點55城中,有47個城市租金環比下降,占比達到85%,同比下降的城市數量也有39個,占比超過七成。
各城市租金環比漲跌幅基本控制在5%以內。
其中,南京跌幅最大,達到了18.11%。另外杭州、貴陽、天津、深圳、武漢和成都3月租金水平環比降幅均超5%。
從同比來看,武漢領跌55城。3月武漢個人房源租金為40.77元/平方米/月,同比下降15.89%,同時環比降幅也達到了6.73%。
3月仍有少數城市個人房源出現小幅上漲。
從環比來看,55城中只有8個城市租金環比上漲,漲幅均在2%以內,其中寧波租金環比漲幅1.88%,是55城中環比漲幅最高的城市。
從同比來看,上海租金同比漲幅達到了12.17%,同比領漲55城。
實際上,受大環境影響,租客收入預期降低,價格敏感度提升,租賃市場也出現“降級”消費。
今年1月,在杭州租房的小琳主動找房東降了房租,她的理由是當前大環境壓力比較大,這兩年沒有漲薪資,再加上周邊房源也在降價,便試著和房東溝通降房租,最終租金從2100元降到了1860元。
同樣來自杭州的房東胡先生最大的感受是,客戶對房租的承受值在降低,這種情況下房源在掛牌1個月后降價才租出去。
而上海的夏女士在今年3月換租后,以去年4000元租金價格租到了浦東中環內性價比更高的房子,居住空間從40平方米增加到60平方米。
也有租客遇到漲房租的情況。
比如在上海租房的張女士,2月份租金漲了300元/月,在找房源的過程中,她明顯的感受是房租仍然挺高的,合租也得兩三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6.2%。與此同時,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7299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3%,其中占比重達21.4%的人均居住消費支出1562元,僅增長0.1%。
這意味著,雖然家庭收入呈現增長趨勢,但相應的消費支出也在大幅增長,因此租客家庭更傾向于控制或降低租金的支出成本,以增加儲蓄或用于家庭其他支出。
租賃市場房源供應增加,疊加需求淡季,3月整體市場呈現出量升價跌的態勢,但從一季度來看,整體相較于去年四季度回暖,租金同環比正增長。
不過,隨著二手房市場躍度下降,“由賣轉租”疊加保租房集中供應,租賃市場個人房源供應還將持續增加,疊加租房客群收入預期下降等因素,在市場競爭加劇下,租賃市場還將維持現有狀態,預計租金整體波動不大,僅個別城市租金或將在未來半年內小幅上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