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人麗妝高度依賴天貓,創始人黃韜離婚糾紛惹關注
作為典型的淘寶天貓代運營商,麗人麗妝的轉型尤為艱難。
2023年財報顯示,麗人麗妝全年實現營收27.62億元,同比下滑14.78%;歸母凈利潤2952.76萬元,相比上年同期虧損1.39億元,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改善明顯。
然而,到了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再次陷入虧損。
財報顯示,麗人麗妝2024年Q1實現營收4.72億元,同比下滑23.11%,歸母凈利潤-954.64萬元,同比縮窄60.70%。
伴隨著電商平臺進入存量競爭時代,電商代運營商紛紛開啟轉型,不少公司業績開始回暖,如若羽臣、寶尊電商等2023年均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
對比來看,麗人麗妝不僅凈利潤在虧損的邊緣掙扎,營收也在持續下滑。
多年來對天貓平臺的過度依賴,為麗人麗妝如今的艱難處境埋下了伏筆。
? “天貓依賴癥”難改?
麗人麗妝的營收下滑,并非短期問題。
財報顯示,麗人麗妝營收已連續三年同比下降。
2020年-2023年,公司營收分別為46億元、41.55億元、32.42億元、27.62億元,2021年-2023年同比增幅分別為-9.67%、-21.98%、-14.78%。
圖 / 麗人麗妝營收增長率情況(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隨著傳統電商平臺流量見頂,開拓非淘寶系平臺,成為代運營商尋求業績增長的方向所在。
但時至今日,麗人麗妝對淘系平臺的依賴明顯高于同行。
浙商證券報告顯示,早在2020年,麗人麗妝天貓平臺收入占比高達98.14%,在同類公司中占比最高。
圖 / 浙商證券
隨著公司不斷開拓其他平臺業務,來自天貓的收入占比在下降,但直到2023年,這一比例依然高達約82%。
同時,來自天貓平臺的營收也在下降。其中,天貓國內平臺2023年實現營收22.04億元,同比下滑19.04%;天貓國際平臺實現營收5822.37萬元,同比下滑29.66%。
圖 / 麗人麗妝2023年財報
而同類公司2023年在天貓平臺的收入占比,早已降至50%左右甚至更低。
例如,若羽臣2023年天貓系平臺收入6.61億元,占比約48%;壹創壹網2023年天貓收入占比為28.10%,均遠低于麗人麗妝。
目前,麗人麗妝在非天貓平臺的業務表現也不容樂觀。
2023年,公司非天貓平臺收入為5.0億元,同比增長14.63%,而2022年的同比增速是54.98%,說明非天貓平臺的增速也在明顯下滑。
圖 / 麗人麗妝2022年年報
而對比而言,若羽臣2023年非天貓平臺收入為7.05億元,同比2022年的5.04億元,增長約39.9%,明顯高于麗人麗妝的14.63%。
「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注意到,麗人麗妝業績持續下滑,也引發了投資者的不滿。
有投資人在互動平臺質疑,“貴公司第一季度的經營數據還沒有回到疫情前的水平,請問是什么原因?是經營不善嗎?”
對此,麗人麗妝并沒有正面回復,只表示“公司管理層將繼續勤勉盡責,努力經營,為投資者創造價值”。
回顧2020年第一季度,麗人麗妝營收為6.54億元,而2024年這一數據為4.72億元,相比2020年同期,也下降了約27.8%。
公司管理層將繼續勤勉盡責、努力經營自然不錯,但創始人黃韜的離婚糾紛,卻給公司發展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
早在2021年3月,麗人麗妝創始人黃韜原配偶翁淑華因黃韜長年不回家、無法聯系,而通過個人微博喊話尋夫,“記得你是一個有妻兒的男人,記得你作為一個丈夫和父親應盡的責任”……此文發出后立刻登上熱搜。
今年以來,這樁鬧了三年的離婚糾紛公布新進展。
3月25日,麗人麗妝發布公告稱,因實際控制人黃韜涉及離婚后財產糾紛,其前妻翁淑華請求進行財產分割,將黃韜持有公司全部股份中的八分之一,即1674.75萬股進行股權劃轉。
據媒體報道,按照公告日股價計算,黃韜離婚“分手費”達1.36億元。
4月17日,公司發布公告稱,根據法院判決,黃韜持有的400萬股股份將在公告披露后的規定時間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的方式被司法處置。
預計關于黃韜相關股權的司法處置,還將在之后持續進行。
?大牌“出走”,自有品牌難擔重任
合作大牌不斷“出走”,也是麗人麗妝發展的痛處所在。
曾經,歐萊雅、蘭蔻、希思黎等國際品牌都是麗人麗妝的重要合作伙伴。不過,不少品牌在后期選擇親自下場做電商運營,或轉投其他運營商,麗人麗妝的大牌合作伙伴不斷流失。
今年3月,麗人麗妝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明確表示,公司與韓國美妝品牌whoo的合作協議已到期,目前公司與whoo未再續約。
近年來,雖然韓妝在中國市場不斷退潮,但whoo是其中發展勢頭相對較強的一個品牌。失去這個重要的合作伙伴,難免引發投資者擔憂。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麗人麗妝運營店鋪合計185家,相比2022年年末增加了23家。2023年,公司先后引進了和路雪、漢高家清、Marie Claire嘉人等品牌。
不過,從麗人麗妝官網展示的合作品牌來看,鮮少能看到在電商及社交平臺熱度較高的品牌,目前知名度較高的品牌還剩芙麗芳絲、雅漾、悅詩風吟、雪花秀等,其中,韓妝品牌占了很大一部分。
合作的大牌持續出走加上業績承壓,發展自有品牌成為眾多代運營商轉型的重點,麗人麗妝也不例外。
在麗人麗妝官網,旗艦店入口板塊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其自有美妝品牌“玉容初”。
目前為止,麗人麗妝已經推出玉容初、美壹堂等多個自有品牌。公司在財報中表示,“持續推進自有品牌高質量發展”將是公司2024年經營計劃的重要部分。
麗人麗妝對自有品牌寄予厚望,2023年其凈利潤扭虧為盈,在年報中將這歸功于新興渠道業務增長較快、自有品牌進展順利等。
然而,時至今日,麗人麗妝財報中都沒將自有品牌業務單列出來,因此,外界也難以得知自有品牌業務的營收等數據。
對比而言,若羽臣就在2023年將自有品牌業務單列出來,2023年已實現營收2.63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3.63%。
既然玉容初等自有品牌進展順利,麗人麗妝遲遲不披露數據,難免讓人疑惑。
此外,在美妝行業持續內卷的環境下,知名度尚淺的玉容初能否殺出重圍,也是一個未知數。
? 情緒護膚,是噱頭還是風口?
作為麗人麗妝核心自有品牌之一,玉容初定位為“情緒型敏感護膚品牌”,在主打修護基礎上,實現抗衰提亮。
所謂“情緒護膚”,到底是噱頭還是風口?
頭豹研究院分析師邱尚鋒對「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表示,目前關于“情緒護膚”的定義,業內還未有統一的說法,但從美妝營銷角度來說,當消費逐漸從滿足功能的需求,到關注個體訴求時,誰能更好地販賣消費場景及品牌精神,誰就能在護膚的細分賽道中實現彎道超車。
“情緒護膚類似的概念,韓國高麗雅娜旗下的恩莎品牌也有涉及,有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情緒和能量的概念。”資深美妝業內人士張建瑞表示。
他認為,情緒護膚概念,本質上還是對于工業制造品的性狀、外觀、香型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悅目自然心里也會更開心,類似于一種正念指引?!?/span>
不過,他也表示,“在情緒護理上,有點類似于芳香療法,但芳香療法會有相應的評價體系,更加完善和專業,不同的香味可以激發人不同的感受,這也都是有據可考的,沒有‘情緒護膚’那么玄。”
麗人麗妝在財報中表示,隨著生活節奏加快,消費者面臨的情緒壓力日益增加,皮膚健康與情緒穩定密切相關,公司研究了藏紅花提取物對情緒型敏感肌壓力素皮質醇的作用機理,為情緒護膚提供了更多解決思路。
那么,玉容初的情緒護膚功效到底如何,作用原理是什么?從玉容初官方宣傳內容來看,想找到答案依然有點“玄”。
以玉容初核心單品藏紅花精華油為例,據其天貓旗艦店介紹,產品主要通過藏紅花、三頁鬼針草、白池花籽油等成分,達到舒敏、抗衰、提亮的效果。
即使是敏感肌護理龍頭品牌如修麗可、薇諾娜等,幾乎沒有哪一款產品能同時達到舒敏、抗衰和提亮的效果。玉容初能否實現,恐怕還要打一個問號。
圖 / 天貓旗艦店
至于產品如何實現情緒護膚,詳情頁上是這樣解釋的,“皮膚是情緒的晴雨表”、“肌膚不好,可能是壓力惹得禍”。
而玉容初產品通過情緒護理解決皮膚敏感問題的邏輯是,藏紅花成分能有效抑制壓力激素皮脂醇,從而緩解壓力上升帶來的皮膚問題。
然而,敏感肌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據華通證券研報,敏感肌發生的原因可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大類,以內源性因素為例,可細分為遺傳、年齡、性別、內分泌、壓力等因素。
由此可見,壓力只是引發皮膚敏感的諸多因素中的一種,而且很多敏感肌問題都不是由單一因素引發。
至于護膚品針對情緒壓力引發的皮膚敏感的護理效果如何,如何建立科學的評級體系,顯然都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僅從外觀、設計而言,玉容初是有用心的。
“至少配合‘情緒護膚’這個噱頭,產品包裝是過關的?!睆埥ㄈ鸨硎?。
他認為,玉容初系列產品從外觀上來看,同中有變,既有統一性又有差異性。外盒模糊的紅暈,呼應瓶蓋上的紅暈,整體產品氣質和它的國風定位匹配。
“從情緒方面來說,確實看起來會讓人有舒壓的視覺感受,產品主圖、詳情頁的設計風格等也同樣如此?!睆埥ㄈ鹫f。
圖 / 天貓旗艦店
“玉容初現在的打法其實很像林清軒,牢牢抓住一種花的成分去做推廣,如林清軒深耕山茶花,那玉容初就是聚焦藏紅花。實際上,拼的還是講故事、包裝的能力。”張建瑞表示。
講好故事固然重要,但做好產品、取得實績,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尤其對于負重前行的代運營行業而言,麗人麗妝必須加快腳步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