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車“殺”入出行圈
一個出行帝國正在誕生。
作者? |? 魏帥? ?編輯? |? 馮羽??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來源}子彈財經
4月29日,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孵化、定位出行科技平臺的曹操出行在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正式向港股發起沖擊。加上不久前剛剛在美上市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極氪,吉利或將擁有十家上市企業。
一個托起十家上市公司的汽車集團,放眼整個全球汽車圈,都實屬罕見。
從1997年吉利正式進軍汽車行業計算,僅用37年的時間,吉利幾乎構建了一幅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出行與科技版圖。
時間倒回至2005年,以主營汽車業務為支點的吉利汽車在香港上市,成為吉利控股集團旗下首家上市公司;2010年,名不見經傳的吉利更是上演“蛇吞象”,拿下沃爾沃汽車,開始中國車企出海并購的序章。
不僅僅是“買買買”,吉利更將目光放至除汽車外的整個出行產業,摩托、出行服務、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這些都成為吉利業務版圖的一環。
截至目前,通過內部孵化和海外并購,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共擁有包括吉利汽車、沃爾沃、錢江摩托、力帆科技、漢馬科技、極星汽車、路特斯、極氪、億咖通在內的九家上市公司。
一路走來,吉利的規模化運作思路,讓其企業發展步伐走得更加從容。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表示,“最終全球汽車工業企業存活下來的數量不會太多,只有規模企業才能生存下來。”在吉利頗為老練的拆分、整合、上市操作下,瞄準出行服務的曹操出行,或將成為吉利上市公司版圖的“第十子”。
第十家,來了
2015年,網約車“亂戰”興起,共享經濟成為行業熱詞。已經預見網約車發展紅利的吉利,趁勢孵化出行平臺——曹操出行。
主機廠之于出行服務有著天然的優勢。背靠主機廠,可以為出行平臺在車輛制造、汽車維護和品牌塑造上提供支撐。
因此,在平臺打造上,區別于其他出行平臺,曹操出行采用的是B2C運營模式,即“新能源汽車+公務車運營+認證司機”的模式,這種自營的車輛和平臺,對于安全性和合規性的要求更嚴格,也讓平臺的整體規范化程度更高。
招股書資料顯示,吉利的參與范圍涵蓋從車輛設計、部署、定價、銷售到營運及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使平臺能夠優化車輛TCO(持有和使用成本)。
受益于吉利的規模經濟供應鏈談判能力,曹操出行的定制車成本更低。這種深度參與車輛設計過程的模式,能夠設計滿足乘客及司機需求的車輛,包括提高車輛的耐用性、可維修性及采用創新的換電架構及設置智能座艙功能。
此外,曹操出行還可以利用吉利生態系統中的換電站和汽車維修店網絡,優化平臺的整體車輛服務解決方案。
初期,這種重資產的運營打法,也讓曹操出行面臨著運營成本頗高的問題,車輛定制成本、保險維保成本等前提投入對于一家新創公司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在招股書信息中,曹操出行也表示,需要通過大量的費用進行車輛定制。
此前,曹操出行CEO龔昕曾表示,2015年-2020年是共享出行的1.0階段,該階段發展的核心思路就是提升司機的效率,尤其是提升司機和乘客匹配效率;在共享出行2.0階段,需要依靠整個產業鏈升級,打造“車+能源+司機”的生態優勢,從而推動整個共享出行發展。
前期的投入,隨著國家相關部門對于安全和合規性的要求提高而產生回報。2017年,曹操出行率先拿到國內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服務平臺的首張網約車牌照。
在招股書信息中,在共享出行的2.0階段,2021年-2023年,曹操出行營收分別為71.53億元、76.31億元和106.68億元。2023年,曹操出行實現毛利率轉正。2021年至2023年,毛利率由負24.4%提升至5.8%。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GTV計算,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曹操出行一直位列中國網約車平臺前三名。截至2023年12月31日,曹操出行已經在杭州、廈門、成都等24個城市擁有一支約3.1萬輛車的定制車車隊,注冊用戶達1600萬,日均流量達到40萬單。
據悉,目前曹操出行所使用的楓葉80V和曹操60定制車是共享出行服務中最具成本效益的車型之一。機構數據顯示,曹操出行的定制車平均TCO比市面其他純電車型顯著降低,其中楓葉80V成本約為每公里0.53元,曹操60成本約為每公里0.47元。
一位接近曹操出行的內部人士對「探客出行」表示,在吉利內部,希望以曹操出行平臺為起點,結合車載人工智能,優化智能網絡空間,實現從汽車制造商向交通運輸服務商、信息內容服務提供商轉型。
這種定位和規劃,意味著曹操出行背后既是吉利搶占出行服務紅利的布局,也是吉利轉型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的關鍵一步。
迷惘中破局
在吉利的支持下,曹操出行在整個出行市場內,都保持著頗具競爭力的規模和融資能力。
資料顯示,成立僅3年,曹操出行就在2018年1月完成A輪1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為三川投資、浙商創投等,每股成本為30.75元,交易前估值為96.42億元;2018年3月,公司再度完成A1輪融資,募資3.5億元,每股成本為30.76元,交易前估值也突破百億,達到103億元。
但在接下來的幾年間,隨著多家主機廠和廠商的加入,讓補貼大戰白熱化,網約車的故事不再“性感”,資本市場對于網約車出行的熱度也開始出現減退。
2018年下半年開始,在曹操出行之后,主機廠紛紛開始自建出行平臺。2018年11月,上汽集團推出享道出行、2018年12月東風汽車成立東風出行、2019年1月江淮汽車成立和行約車。
在行業人士看來,主機廠涌入出行賽道,更多的是增加新車銷售渠道和探索出行模式,雖然給整體市場帶來活力,但卻很難突破區域發展的障礙,平臺活躍度較低。
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網約車分會秘書長殷浩就曾表示,分流是當前網約車行業面臨的眾多待解難題之一。多家平臺的出現,導致大批營運車輛上路,從業者、訂單、收入都被分流。
尤其是2020年以后隨著全球性疫情的到來,出行需求的降低、供應鏈受阻,讓這個行業遭受了巨大的沖擊。融資和企業發展出現停滯局面。
而曹操出行,率先拿到了破局的“門票”。2021年9月,曹操出行拿下總價38億元的融資,本輪融資由東吳創新資本、農銀國際、相城金控等。該輪融資,是2020年以來網約車企業首個國內股權融資。
彼時,龔昕表示,該輪融資的達成,將幫助企業在技術研發、業務拓展、服務品質提升、司機群體保障等關鍵工作上加大力度,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
本輪融資的投資方之一相城金控董事長陸志東則表示,投資的重點就是選賽道。出行是剛需,互聯網出行行業并沒有絕對的排他性,不管是短期窗口還是長期競爭,都仍有空間,行業頭部的企業仍為此時的優選目標。
顯然,投資方仍長期看好出行賽道,并且看中有投資空間的企業。
2019年11月,第三方數據監測公司極光大數據發布《2019年Q3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曹操出行領跑B2C網約車行業,成為中國第二大網約車公司;同年,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9三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中,曹操出行以100億人民幣估值上榜。
與此同時,在2023年-2024年的兩年間,曹操出行連續入選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分別排名1039名和1118名。
出行服務的下一戰
事實上,網約車市場在經歷發展初期的補貼“亂戰”和合規化考驗之后,早已不再是繁花一片。
尚普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網約車市場規模達5000億元,同比增長19%。但在此之前,2021年-2022年,中國網約車市場規模增長速度為25%和20%。盡管整個網約市場仍具備規模增長能力,但增速開始放緩。
行業變化日新月異的同時,與行業頭部玩家相比,曹操出行的市場份額有著明顯的差距。曹操出行的招股書數據顯示,國內某頭部出行平臺2023年總收入為1750億元,同比增長39%。而曹操出行2023年總收入106.68億元,僅為該平臺業務的6%。
易觀分析高級分析師王珂在接受「探客出行」表示,吉利投資下的曹操出行是出于業務多元化布局、企業發展戰略的考慮。
“網約車作為主機廠下游的承接廠商,對于消化庫存、帶動銷量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補充收入的一項重要業務。”此外,在王珂看來,曹操出行訂單來源很大部分是聚合平臺,隨著監管日趨嚴格,如何在平臺下保證利潤空間,仍是待解的難題。
一位長期觀察網約車行業的分析人士向「探客出行」透露,近年來,聚合平臺在共享出行行業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通過聚合平臺履行的網約車訂單比例由2018年的3.5%增至2023年的30.0%,預計到2028年將進一步增至49.0%。
聚合平臺空間巨大,能夠為處于發展初期的出行服務提供商帶來了增長空間。“即使不具備最大參與者所享有的規模和網絡效應,他們亦能夠以高質量服務吸引和留住用戶。”
對于曹操出行來說,不可否認聚合平臺是其目前最主要的客單來源,但對于全行業來說,聚合平臺發展趨勢不可逆。提升平臺使用忠誠度、培養用戶粘性則更加重要。
曹操出行所采用的B2C模式重視資產運營,擴張成本更高,但在車輛和司機管理上優勢更高,政策風險也更低;而C2C模式更重視平臺運營,司機和車輛不歸屬于平臺,在人員安全和數據安全等方面,卻有著明顯的劣勢。
“兩種模式各有優劣,二者都需要取長補短,順應產業發展的整體趨勢。”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未來,曹操出行計劃推出定制車新車型,以進一步增強平臺的競爭優勢并且將繼續升級現有車型,以跟上平臺在車輛智能方面的最新發展;同時,將進一步完善平臺的車服解決方案,以鞏固平臺在定制車方面的優勢。
此外,智能駕駛將成為曹操出行瞄準的未來市場機遇。據悉,曹操出行正在推廣一個自動駕駛開放平臺,旨在整合未來的自動駕駛服務、曹操大腦的交易引擎、車輛感知及數據收集以及未來的第三方自動駕駛運營商及開發商,以實現自動駕駛服務的商業化拓展及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迭代。
王珂表示,隨著網約車競爭的加劇,未來網約車還是要朝著精細化方向發展。
一是針對用戶的精細化,比如提供豐富性的車型與產品、不同時代的多樣化價格體系、更優質更貼心的服務(包括線上與線下)等,也就是說產品要多樣、服務要精良;
二是針對司機的精細化,網約車其實和出租車一樣,已經成為一項職業,所以司機的福利與權益要有所保障,而且司機在網約車的三角關系中非常重要,司機數量的多寡也決定著乘客使用平臺的意愿。
“未來的網約車市場,還是應該朝著精細化的方向去運營。”王珂認為。
對于曹操出行來說,出行服務的下一戰已經開啟。如果成功上市,曹操出行的模式將為現有出行平臺提供可行性的模式借鑒。在如今多家平臺上市受阻的情況下,曹操出行成功IPO或將成為提振行業信心的一劑強心針。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