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經營,鄭州銀行一季度業績關鍵字
提質增效。
作者/ 吳勇?來源/獨角金融
在凈息差持續收窄、市場競爭加劇的大環境下,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和風險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
作為順周期行業,如何持續保持穩健經營,確保業務可持續發展,成為了各家銀行需要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
在此背景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做好五篇大文章”、“加大重點領域信貸投放”,成為了2024年各家銀行的工作重點。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銀行業整體業績收縮,但扎根在河南的鄭州銀行仍展現出堅強韌性,其一季度成績單穩中有增。截至2024年3月末,鄭州銀行的資產規模達到6328.52億元、存款總額為3712.05億元、發放貸款及墊款總額為3648.89億元,三項業務指標與去年年末相比均呈正增長的趨勢。
此外,鄭州銀行的營收增速高于行業均值也受到市場的關注。公開數據顯示,42家A股上市銀行2024年一季度營收的同比增速為-1.9%。同期,鄭州銀行的營收為34億元,同比上漲2.47%。
1
穩中有進,
存、資、貸三項關鍵業務指標均呈正增長
作為一家中原地帶的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鄭州銀行2015年在香港上市,2018年在深圳上市,是河南省首家A股上市銀行、國內首家A+H上市城商行。在過去的28年里,鄭州銀行始終把服務國家戰略、助力經濟發展置于核心地位,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質量。具體而言,鄭州銀行始終致力于將金融資源最大化地配置到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為河南省金融高質量發展道路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提升實體經濟質效,鄭州銀行交出了三項顯著成果。在推動產業鏈現代化方面,鄭州銀行深入貫徹中央、省市金融、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履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責任,一季度該行“一如既往”地支持了省市七大產業集群、“28+20” 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在建立健全河南省金融生態系統方面,鄭州銀行積極助力全省重大項目、“三個一批” 建設。截至2024年3月底,該行已累計投放人民幣89.15億元,為上述重要項目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在幫助企業紓難解困與扶持企業做優做強方面,鄭州銀行持續深入推進“萬人助萬企”“四項對接”等活動,不僅為企業發展優化了營商環境,還以實際行動支持了地方經濟的蓬勃發展。
得益于實體經濟的質效提升,鄭州銀行的業績也展現出穩健的底色。據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3月底,鄭州銀行的營收為34億元,同比增長2.47%。同期,鄭州銀行的凈利潤為9.67億元,與去年第四季度的凈利潤相比,環比增長7.33%。
與此同時,該行的存、資、貸三項關鍵業務指標均呈現正增長趨勢,進一步展現了鄭州銀行穩健經營的實力。截至2024年3月底,該行資產規模達到6328.5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0.34%;發放貸款及墊款本金總額為3648.8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9%;吸收存款本金總額為3712.0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84%。
其中,在存款方面,鄭州銀行的個人存款業務表現尤為突出,實現了雙位數增長。據財報顯示,一季度,鄭州銀行的個人存款總額為1891.5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16%。而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鄭州銀行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深耕市民金融及鄉村金融領域發展,通過精心打造的‘市民管家’、‘融資管家’、‘財富管家’和‘鄉村管家’四大管家服務,來全方位滿足客戶的金融需求戰略。
為了讓客戶辦理業務“更近更快更便利”,鄭州銀行一直在積極探索推行“社銀合作”服務新模式,把“銀行柜臺”變成社區“服務前臺”,給銀行網點帶來人氣的同時,也為社區服務拓展了空間時間,讓“1+1>2”的聚合效應得到充分釋放。截至3月底,鄭州銀行累計簽約554家社區站點,并有效入駐357家,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為民”使命。
此外,鄭州銀行還在夯實客群建設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隨著客戶行為模式的變革和金融服務從單一觸點向多觸點、全旅程的轉變,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全渠道服務成為了銀行業競爭的關鍵。今年以來,鄭州銀行持續優化網點、惠農、社區、線上、遠程銀行五大渠道,實現了服務的全面升級和拓展,同時也提升了銀行的效益與客戶轉化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河南日報社、大河網共同發起的“第十屆河南金融行業發展成果網絡展暨2023年度總評榜”活動上,鄭州銀行還憑借組建社區志愿者服務隊、推出新市民專屬住房按揭貸等便民需求,榮獲“2023年度河南新市民服務典范金融機構”獎。
2
科技賦能,
升級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生態圈
與此同時,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正在推動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和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科技的深度融合與創新應用不僅重塑了金融行業的運營模式和服務模式,更為金融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增長潛力和競爭優勢。
在2023年11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強調了“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性,也為金融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鄭州銀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將科技金融作為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實現金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
圖源:罐頭圖庫
2022年4月,鄭州銀行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河南省政策性科創金融運營主體銀行。在推動科技金融發展的過程中,鄭州銀行充分借鑒了杭州、南京等長三角先進地區的科創金融經驗,并結合自身的地方特色,建立了獨具特色的科創金融組織管理體系。這一體系的核心在于,鄭州銀行不僅在總行層面成立了科創金融事業部,以全局視野統籌和引領科創金融的發展,還在具體的業務執行層面設立了金融智谷和中原科技城支行兩家科技特色支行,以延伸服務觸角,來放大科創金融的服務效應。
而為了確保科創金融業務的順利開展,鄭州銀行則采用了“外引內培”的人才選拔策略,組建了一支涵蓋前、中、后臺業務全流程的專業團隊。這支團隊不僅具備深厚的金融專業知識,還可以通過該行的“專項授權+專職審批”機制,進一步提升服務效率。
值得關注的是,在政策性科創金融運營方面,得益于一直以來鄭州銀行對科創企業成長與發展的精準賦能,該行已成功打造出一條以科技賦能的全生命周期科創產品鏈,且在市場上大受好評。
比如,面向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推出“科技人才貸”和“認股權貸”,為成長期的企業推出“科技貸”、“鄭科貸”、“知識產權質押貸”等產品,而對成熟期的企業推出“專精特新貸”、“研發貸”,針對壯大期企業,則提供“上市貸”產品,成功打造了一條科技賦能的全生命周期的科創產品鏈,來協助科創企業突破發展瓶頸、穩健成長。據財報顯示,2024年一季度,該行政策性科創金融貸款余額較年初有顯著增長,增幅達7.94%。
在這一產品鏈的支持下,截至去年12月底,鄭州銀行政策性科創金融貸款余額334.03億元,較上年末新增93.43億元,增幅38.83%;“專精特新貸”“科技貸”“鄭科貸”等產品貸款余額46.69億元,較上年末新增13.45億元,增幅40.46%。為此,鄭州銀行被河南省科技廳評為“科技貸”業務優秀合作銀行。
3
降本增效,
智慧加減法鑄就銀行發展新動能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息差壓力,如何在保障服務質量的同時實現降本增效,成為了擺在各大銀行面前的一道難題。對于鄭州銀行而言,也不例外。
根據最新財報數據,鄭州銀行在風險管理方面取得了穩定的業績成果。截至2024年3月底,該行的不良貸款率保持在1.87%,與去年年底相比持平。而同期,該行的撥備覆蓋率為193.44%,相比去年年底的174.87%,增加了18.57%。
此外,在資本充足性方面,鄭州銀行也保持“穩定發揮”。今年一季度,該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54%,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58%,資本充足率為11.85%,三項主要監管指標均符合監管要求。
圖源:罐頭圖庫
為了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并優化成本結構,鄭州銀行還“自上而下”地迭代了薪酬機制。在今年4月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鄭州銀行公布了2024年的“傾斜一線,優化資源配置”為主線的工作要求。鄭州銀行宣布,自2024年起,高管薪酬將在與經營業績緊密掛鉤的基礎上,連續兩年每年下調10%。同時,銀行將進一步調整內部分配結構,優化薪酬分配級差,將調整出來的薪酬資源配置到基層員工,以充分調動一線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業務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和保障。
展望2024年,鄭州銀行表示,將持續加強黨建引領,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業務經營轉型發展,繼續致力于打造區域特色精品銀行,將以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原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奮楫向前,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你體驗過鄭州銀行的服務么?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