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投資“斷層”
房企投資仍在收縮。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從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2024年1-5月房企新增貨值排行榜可以看出,無論是新增貨值、總價和建面門檻值,還是百強總量,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新增總價百強門檻值降幅最大,達到了40%。
前5月,房企投資表現出明顯的“斷層”特征。年內,僅3家房企新增土儲貨值超400億元。
另外,房企投資愈發收緊和聚焦,部分央企今年整體投資也出現放緩,比如華潤、招商等前5月拿地金額同比跌幅超過50%。
一個重要的趨勢是,未來土地端將持續調整、精準供地,而短期內房企投資意愿難有大力度的提升,謹慎和聚焦是房企投資主旋律。
拿地金額TOP100總量同比降32%,
房企新增貨值“斷層”顯著
5月,房企拿地持續低迷,百強門檻值各項指標同比降幅再度擴大。
數據顯示,1-5月新增土儲貨值百強門檻值為21.8億元,同比下降37%,新增總價、建面百強門檻值分別為7.6億元和20.4萬平方米,同比降幅分別為40%和18%。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5月,房企投資明顯表現出“斷層”的情況,其中房企新增貨值“斷層”尤為明顯。
具體來看,1-5月新增貨值超過400億元的房企只有3家,而去年同期有6家。其中,華潤置地以531.5億元新增土儲貨值位列首位,中建壹品和建發房產位列新增貨值第二和第三位。新增土儲第三位與第四位之間相差117.6億元。
另外,1-5月新增土儲貨值超200億元的房企僅10家。
企業投資仍處于收縮狀態。前5月,房企新增貨值、總價和建面百強總量分別為7757億元、3494億元和4356萬平方米,同比降幅分別為27%、32%和16%,且降幅分別較4月末持續擴大8個百分點、11個百分點和8個百分點。
典型房企5月投資金額
同環比分別下降82%和68%
5月典型房企拿地節奏大幅放緩。
CRIC重點監測30家房企5月投資金額僅143億元,環比下降68%,同比下降82%,單月總投資額僅略高于2023年1月(春節月),為近一年次低。
要知道,就連前期拿地相對較多的華潤、龍湖、濱江等,均在5月無新增土儲入賬,招商、綠城、中國鐵建等單月拿地也不足10億元。
典型房企拿地節奏之所以明顯放緩,首先與銷售疲軟有很大的關系,5月百強房企銷售操盤金額同比仍降34%,業績規模繼續保持歷史較低水平;此外,核心城市供地節奏放緩、減少供地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房企拿地積極性。
在有限的資金支持下,1-5月房企投資愈發收緊和聚焦。
首先,拿地房企主要集中銷售30強的央國企,仍有近七成銷售百強房企尚未拿地。
其次,投資額明顯下降,拿地金額TOP10房企投資額同比下降36%。2024年前5月僅有7家房企拿地金額超百億,去年同期則有11家。再來看拿地金額榜首位,2024年1-5月為239.4億元,而去年同期為486.7億元,兩者相差247.3億元,差距比較大。
此外,部分央企整體投資也出現放緩。華潤、招商等前五月拿地金額同比跌幅超過50%,且拿地銷售比在0.2以下。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國企國貿在上海、廈門積極拿地,1-5月拿地金額、貨值同比分別增長29%和36%,而建發雖然金額同比下降,但金額排名位列TOP3,拿地銷售比也遠高于行業平均。
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刺激政策密集出臺,市場信心被提振,部分城市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但目前銷售端仍在底部修復,且傳導至企業投資端仍需要時間,短期內房企投資意愿難有實質性改變,謹慎和聚焦仍是投資主旋律,典型房企整體投資額仍將在低位運行。
隨著土地供應端在土地質量和供地結構方面進行合理管控,精準供地的背景下,房企投資的可選項也在收窄,不過未來房企投資聚焦核心一二線城市的優質板塊的趨勢不會變,而央國企和城投仍將是土地市場的中堅力量。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