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王5億買樓另面:近三年業績承壓不小,一年股價跌超五成
從業績面上來看,今年一季度孩子王業績回暖的另一面,公司利潤自2021年便開始下滑態勢。且二級市場上,近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公司股價下跌超五成。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作者|廖紫雯
?
日前,孩子王兒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孩子王,301078.SZ)宣布擬斥資4.9億購買房產,引發市場熱議。公司方面指出,本次購買辦公樓的目的主要是為滿足公司經營發展和未來業務人員發展需要,并符合公司的長遠發展需要。
?
從業績面上來看,今年一季度孩子王業績回暖的另一面,公司利潤自2021年便開始下滑態勢。且二級市場上,近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公司股價下跌超五成。
?
擬斥資4.9億購買房產
5月31日,孩子王發布《關于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的公告》,公告披露,公司擬購買公司關聯方南京星仁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仁力”)持有的五星廣場T1、T2辦公樓部分樓層房地產,資產位于江寧區麒麟高新區運糧河東路以南、光華路以東,建筑面積共計28843.41平方米,交易價格為4.9億。
?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和《孩子王兒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簡稱“《公司章程》”)等相關規定,星仁力為公司的關聯方,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
孩子王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本次交易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公司總部目前日常經營和辦公場所主要為租賃物業,2023年8月已完成對樂友國際的收購,公司當前仍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因而公司業務范圍和經營規模將持續擴大,現有租賃物業不能有效滿足日常經營和辦公需要,本次購買辦公樓的目的主要是為滿足公司經營發展和未來業務人員發展需要,并符合公司的長遠發展需要。同時,購買辦公樓將實現總部各部門及樂友國際部分職能部門的統一辦公,增強團隊穩定性,縮短管理鏈條,提升工作效率,并有利于增強公司的形象展示。此外,公司擬購買的該處不動產位于長三角特大城市南京市的優勢地段,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交通配套優勢以及使用期限較長的優點。
?
孩子王指出,本次購買辦公樓的資金為公司自籌資金。2023年度,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8.0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5億元;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23.92億元,貨幣資金余額24.83億元,足見公司具備穩健的財務結構、充裕的現金流和持續的盈利能力,足以支付辦公樓購買款項和后續使用費用,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購買房產可能會對公司的現金流和短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如果能有效提升公司的運營效率和品牌形象,可能會對業績產生積極作用。
?
就孩子王上述提及的未來業務人員發展需要而言,截至2023年末,孩子王母公司在職員工數量為776人,主要子公司在職員工數量10147人,在職員工合計10923人;上年末,該數值分別為851人、9372人,在職員工合計10223人。
?
孩子王2023年全年母公司在職員工數較上年減少75人。
?
孩子王指出,隨著公司的發展需求、戰略調整以及各部門的成熟發展,公司也會適時地進行人員的優化調整,以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這將確保公司在保持正常運營效率的同時,能夠有效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進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優勢。
?
近三年業績承壓,股價一年跌近六成
2024年一季度,孩子王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94億、1165.89萬,分別同比增長4.64%、53.55%。
?
一季度業績回暖的另一面,公司利潤自2021年便開始下滑態勢。
?
據雪球數據,2021年-2023年,孩子王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02億、1.22億、1.05億,分別同比下降48.44%、39.44%、13.92%。
?
同期,孩子王實現營收分別為90.49億、85.20億、87.53億,分別同比增長8.30%、同比下降5.84%、同比增長2.73%。
?
不難看出,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孩子王都與2021年差距不小。
?
就利潤端承壓,孩子王對《港灣商業觀察》指出,2021年、2022年,受宏觀環境影響,公司凈利潤有所下降。2023年,公司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影響,剔除可轉債利息支出及股份支付費用的影響(已考慮相關所得稅費用的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1億,同比增長55.70%,經營質量穩步提升。
?
柏文喜指出,孩子王近年來的利潤持續承壓可能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母嬰行業競爭激烈,新的品牌和產品不斷涌現,增加了市場競爭壓力;房租、人力等成本的上升可能對利潤產生壓力;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公司需要不斷創新以滿足市場需求,這可能帶來額外的成本;宏觀經濟波動可能影響消費者信心和購買力。
?
二級市場上,2024年開年至今(2024年6月19日),孩子王股價下跌33.98%;2023年6月至今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公司股價已下跌58.56%。
早在今年3月,便有投資者于交流平臺指出,“公司上市以來股價屢破新低,請問如何給投資者信心?公司回購計劃請抓緊時間實施。”
?
對此,孩子王表示,公司按照法律法規、上市規則及回購計劃進行股份回購,并根據回購股份事項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具體回購情況敬請關注公司發布的股份回購公告。
?
5月31日,公司原持股5%以上股東Coral Root Investment Ltd.(以下簡稱“Coral Root”)持有孩子王股份577.86萬股(占剔除公司回購專用賬戶股份后總股本比例0.5245%),擬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孩子王股份不超過288.93萬股(占剔除公司回購專用賬戶股份后總股本比例0.2622%)。
?
孩子王表示,公司個別股東減持是個人行為,并非對公司信心發生了變化,仍堅定認可和支持公司的未來發展;對于公司而言,未來將緊緊圍繞“構筑產業智慧新生態,成為中國親子家庭的首選服務商,做中國孩子王”的愿景,深耕母嬰童行業,加快發展步伐,持續強化經營管理,持續為廣大股東創造價值。
?
6月3日,孩子王發布關于回購公司股份的進展公告。公告披露,截至2024年5月31日,公司通過股份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275.24萬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比例為0.2480%,最高成交價為8.151元/股,最低成交價為6.191元/股,成交總金額為1964.88萬元(不含交易費用)。
?
自主研發KidsGPT,研發費用大降超四成
2023年6月,孩子王推出自主研發的KidsGPT智能顧問。今年3月,有投資者于交流平臺指出,“公司AI業務目前落地情況如何?相關產品主要包括哪些?”
?
對此,孩子王表示,基于公司數字化技術能力及在母垂領域優質豐富內容的積累,公司自主研發的KidsGPT智能顧問已在孩子王APP上線應用,KidsGPT智能顧問具備AIGC的能力,包含文字生成、圖片生成、動態圖片、音樂生成等功能,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服務體驗和管理效率。未來,公司將積極研究探索AI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擁抱新技術,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和管理效率,更好地服務中國親子家庭,實現“讓每個童年更美好”的使命。
?
在公司披露的2024年經營發展策略中,公司提到具體策略之一為,積極探索AI人工智能技術,結合AI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優化生產作業工具,升級KidsGPT智能顧問,加快數智化轉型,同時,聚焦單客產值提升,推進DTC精準營銷,實現資源的精準匹配和有效連接,驅動業務增長。
?
數據端上來看,2023年全年,公司研發費用為5126.46萬,同比下降41.95%。研發費用減少原因為,公司數字化體系趨向成熟,研發人數下降。
?
柏文喜指出,孩子王在數智化轉型過程中研發費用的下降,這可能是由于公司數字化體系已經趨向成熟,因此研發人數有所下降,從而導致研發費用的減少。數智化轉型通常包括優化生產流程、提高運營效率、開發新的商業模式等方面,這些轉型措施會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從而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
“至于KidsGPT智能顧問的升級和應用,表明孩子王在積極利用AI技術提升服務質量和運營效率,這可能會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新動力。不過,數智化轉型的效果需要一定時間來體現,并且需要持續的投入和優化?!?/span>
?
值得注意的是,5月28日,安徽省消保委微信公眾號發布視頻稱,“孩子王”合肥天鵝湖萬達店存在價簽標示不明晰的情況。據視頻內容,孩子王門店內銷售的產品價格標簽上,會員價的價格標示比非會員價更明顯,如一款“游卡桌游三國殺戰標準2022版”產品,在價簽的顯著位置標注會員價為35元,價簽的左下角一行小字標示的非會員價為39元;一件嬰兒用品在標簽的顯著位置標示的價格為9.9元,而在價簽的左下角一行小字標示的非會員價為19.9元。
?(圖片來源:安徽消保委微信公眾號)
?
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第19條,經營者不得不標示或者顯著弱化標示對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不利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5月22日,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涉事企業孩子王進行約談,要求孩子王在7個工作日內,即5月31日前提交書面整改報告并且加蓋公章,在整改報告中,要突出整改措施、整改成效、結果以及整改完成的準確時間節點。
?
孩子王則表示,在接到顧客和相關政府部門的反饋后,企業積極了解情況,并虛心接受相關部門的建議,給到顧客更好的體驗,將價簽頁面做了相應的調整。(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