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捷業績雙降:近2000萬賠償80宗案件未了,旗下公司多次淪為被執行人
招股書披露,博爾捷2023年營收、凈利均出現下滑態勢,且單一客戶為公司貢獻近九成營收。博爾捷依靠大量的配送騎手來執行公司承擔的配送任務。目前,公司存在約80宗法律訴訟未了結。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作者|廖紫雯
日前,BridgeHR Tech Group Inc.(博爾捷)遞表港交所,保薦機構為華泰國際。博爾捷國內運營主體為上海博爾捷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杰而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博爾捷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2022年服務總價值計,博爾捷在非傳統用工平臺領域排名第一,所占市場份額為13.2%。
?
招股書披露,博爾捷2023年營收、凈利均出現下滑態勢,且單一客戶為公司貢獻近九成營收。博爾捷依靠大量的配送騎手來執行公司承擔的配送任務。目前,公司存在約80宗法律訴訟未了結。
?
2023年營收、凈利雙下滑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服務總價值計,中國非傳統用工市場由2017年的2834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7290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0.8%,預計將由2022年的7290億元進一步增長至2027年的1732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8.9%。
?
2021年-2023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博爾捷實現營收分別為9.87億、10.22億、9.48億,年內溢利分別為4811.6萬、5144.9萬、3192.7萬。2023年,營收、凈利均出現一定下滑。
?
招股書披露,2023年收入同比減少,主要是由于定制化服務產生的收入減少,這主要是由于公司在2022年底自愿減少自營本地服務以減輕相關財務負擔。
?
于往績記錄期間,博爾捷產生的收入主要來自向客戶提供如下服務:(1)非傳統勞動力管理解決方案;及(2)人力資源產業園區管理解決方案。
?
報告期各期,博爾捷來自非傳統勞動力管理解決方案的收入分別為9.33億、9.68億、9.04億,分別占同年總收入的94.5%、94.7%及95.3%。公司預計非傳統勞動力管理解決方案的未來價格趨勢將保持相對穩定。
?
其中,標準配送服務實現營收分別為7.84億、8.13億、8.09億,營收占比分別為79.4%、79.6%、85.3%。同時,報告期各期,標準配送服務毛利率分別為2.6%、3.3%、3.2%。
?
標準配送服務為,博爾捷承擔客戶A發布的配送任務,建立、營運及管理配送騎手站點,并招募配送騎手以執行有關任務。作為回報,公司向客戶A收取標準配送服務費。
?
招股書披露,本次公司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用于:(1)AI應用的研發及商業化,以及公司現有解決方案產品的迭代;(2)在出現適當機會時收購及╱或投資目標;(3)公司向新興垂直行業的國內擴張及海外擴張。
?
單一客戶占比近九成
報告期各期,博爾捷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9.07億、9.40億、8.62億,分別占總收入的91.9%、91.9%及91.0%。
?
其中,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8.80億、9.07億、8.18億,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89.1%、88.7%及86.3%。同時,公司與客戶A相關的毛利潤分別為0.53億、0.74億、0.31億,分別占公司同年毛利潤總額的44.1%、48.1%、25.4%。
?
招股書披露,于往績記錄期間,博爾捷依賴多個主要客戶,特別是公司最大的客戶—客戶A。客戶A在中國即時消費服務行業擁有領先市場地位。公司于2020年成為客戶A的配送合作伙伴,承擔其配送任務。
?
博爾捷表示,鑒于客戶A在中國即時消費服務行業的領先市場地位,公司依靠客戶A運營的平臺及系統來獲取任務及訂單。如果客戶A終止合作,或者公司無法以類似的商業條款或根本無法維持與客戶A的業務關系,或公司與客戶A的合作因其市場地位的任何負面變動而受到不利影響,則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
根據外界多數猜想,這一客戶A即為美團。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查詢發現,博爾捷與美團相關的關聯公司多次被共同列為被告。
?
此外,招股書披露,盡管公司已制定信貸期管理政策,但公司在收取客戶貿易應收款項方面仍面臨信用風險。
?
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博爾捷的貿易應收款項分別為8787.9萬、1.83億、1.32億。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周轉天數分別為33天、48天及60天,以及于同年,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及合約資產減值虧損分別為160萬、740萬、50萬。
?
博爾捷指出,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結余可能會進一步增加,這可能會增加公司無法收回應收款項的風險。公司可能給予主要客戶最多30天的信貸期,一般不要求客戶提供抵押品或其他擔保。
?
同時,博爾捷表示,公司無法保證客戶會在信貸期內與公司結清貿易應收款項。宏觀經濟狀況亦可能導致公司的客戶出現財務困難,包括信貸市場準入受限、資不抵債或破產,從而可能導致公司的客戶延遲向公司付款、要求調整付款安排或不履行對公司的付款義務。在若干情況下,公司可能不得不起訴客戶拖欠貨款。此類法律訴訟可能會產生巨額費用,并分散公司管理層對業務運營的注意力。如果公司無法及時或根本無法從客戶處收回貿易應收款項,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流動性及前景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
約80宗法律訴訟未了結
博爾捷在日常業務過程中會遭受糾紛、申索及法律訴訟。特別是,由于即時配送行業的性質,公司曾于定制化服務下卷入多起涉及配送騎手的交通事故相關糾紛。
?
招股書披露,公司或會與相關方進行磋商,并尋求通過金錢補償或其他可用方法及時妥善地解決此類糾紛。倘公司無法通過磋商達成解決,此類糾紛可能會成為法律訴訟,該等訴訟為主要由第三方針對配送騎手或由配送騎手或其繼承人針對公司提起的訴訟及仲裁,且主要與配送騎手在執行配送任務過程中遭受的人身傷亡及財產損失有關。
?
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在扣除從保險公司收回的金額后,公司主要為解決糾紛及法律訴訟(主要涉及交通事故)而支付的貨幣賠償金分別約為620萬元、610萬元、1980萬元。
?
博爾捷指出,2023年這一金額激增,主要是由于公司解決了前幾年發生的交通事故引起的大量糾紛及法律訴訟,而這主要是由于事故發生與解決糾紛或法律訴訟之間固有的時間差。
?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公司涉及針對公司的約80宗未了結的法律訴訟,其中絕大部分與涉及配送騎手的交通事故有關。
?
證監會在出具的補充材料中要求,境內運營實體涉及約 80 起未決訴訟,請說明最近進展情況,以及上述訴訟是否構成本次上市的實質性障礙。
?
招股書披露,2023年12月5日,原告提呈訴訟。原告因與配送騎手發生交通事故而遭受人身傷害。原告向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向該配送騎手、公司以及為其承保相關保單的保險公司提起訴訟,要求賠償損失。原告索賠金額為319.91萬元。
?
于2024年1月23日,原告與被告經調解后達成和解,同意分期賠償原告172萬元并支付法院受理費用1.2萬元。截至最后可行日期,所有到期貨幣補償已由公司全額支付。公司預期在規定的期限內支付剩余的賠償金。
招股書顯示,尚未了結、風險敞口金額超過100萬元的交通事故有1起。
?
博爾捷已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就自營本地服務下配送騎手的配送事故相關的潛在賠償分別作出撥備1700萬元、1240萬元及50萬元。公司指出,未了結交通事故相關法律訴訟不會對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或經營業績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響。
?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法律訴訟過多,對公司IPO進程造成的不良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如果訴訟不能及時有效得到解決,甚至可能對企業的上市計劃將會造成延誤或取消等影響。此外,未解決的法律訴訟也會影響投資者投資意愿。
?
旗下公司多次淪為被執行人
據天眼查,2019年10月9日,上海博語稻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博爾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遭遇行政處罰20萬元,處罰單位為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據悉,2018年12月,該公司在其官網自行發布了一張中國地圖,當事人在上述地圖中標注其所屬國內各分支機構在中國各地的位置,以方便客戶查找聯系業務。上述中國地圖中當事人未繪制南海諸島、釣魚島、赤尾嶼等中國疆域。經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檢定,并出具地圖內容檢定意見書(滬圖檢字(2019)第011號),檢定意見為:依據國家有關地圖管理法規及相關規定,經對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鑒定的上海博爾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網站登載的中國地圖進行技術審查,存在如下主要問題:1、漏繪南海諸島;2、漏繪釣魚島、赤尾嶼;3、沒有標注審圖號。2019年5月15日檢查當日,當事人即進行了整改,將上述地圖在官網中予以刪除。
?
2014年4月、8月,上海博爾捷人才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博語稻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曾用名)曾兩度淪為被執行人,被執行金額分別為7.8萬元、8千元,執行法院均為上海市閘北區人民法院。
?
2017年-2020年,海寧博爾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曾14次淪為被執行人,被執行總金額達215.24萬元。
?
此外,據天眼查,海寧博爾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存在137樁司法案件,25.5%的涉案案由為勞動爭議;71.5%的案件身份為被告,8.8%的案件身份為原告;85.4%的案件類型為民事案件;目前處于民事一審階段的案件有77件;近五年里2019年案件占比最大(40.1%)。
?
2020年4月-2024年4月,海寧正東服務外包有限公司曾四次淪為被執行人,被執行金額分別為13316元、13518元、3366元、10178元,被執行總金額共計4.04萬元。
?
2022年8月-2023年12月,北京博爾捷人力資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曾四次淪為被執行人,被執行金額分別為2.4萬元、1.8萬元、3.4萬元、1.992萬元,執行法院均為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
?
2021年7月-2024年4月期間,正東企業管理服務外包(上海)有限公司曾28次淪為被執行人,被執行金額合計51.16萬元。
?
2022年10月、2023年8月,淮安正悅供應鏈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曾2次淪為被執行人,被執行金額分別為14.55萬元、2.09萬元。(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