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億入股中集集團,深圳前首富林立“開炒”航運股
投資平安豪賺百億的深圳前首富林立瞄上了航運股。近期,立業集團斥資24億元從深圳資本集團手中接盤了中集集團5.1%的股份,成為其重要股東之一。立業集團是深圳本土民企,其以資本運作和實業投資在當地頗有名望,而其背后的資本大佬林立,憑借著數次“單車變摩托”的投資,在資本市場上混得風生水起。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投資大佬林立相中了航運巨頭中集集團。
7月1日晚,中集集團公告,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深圳資本集團)將向深圳市立業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立業工業)協議轉讓所持中集集團約2.75億股A股股份,占總股本的5.10%,交易總對價為23.84億元。
據悉,立業工業為深圳民企立業集團旗下子公司。半年內,立業集團還通過買賣中集集團股票大賺了一筆。
值得一提的是,立業集團來頭不小,其背后是資本大佬林立。林立作為深圳前首富,身價曾壓過馬化騰。
同時,林立也一向以獨到的眼光和大膽的操作著稱,其執掌下的立業集團資本運作、實業投資兩手抓,“立業系”投資已涵蓋有色、化工、地產、金融、能源、餐飲、醫藥等多個領域。其2003年斥資5億入股中國平安后獲益超百億的傳奇故事仍在資本市場上廣為流傳。
立業集團入股中集集團
深圳資本集團早在三個月前就開始籌劃此次股權轉讓。
今年3月12日,中集集團公告,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深圳資本集團擬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其所持占公司總股本5.1%的A股股份。5月15日,深圳資本集團這一股權轉讓計劃獲得深圳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原則同意。
7月1日晚,中集集團公告了深圳資本集團轉讓部分股權的結果。公告顯示,當日深圳資本集團與立業工業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約定其向立業工業轉讓所持中集集團約2.75億股A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10%,轉讓價格為8.67元/股,以此計算,本次交易的總對價達23.84億元。
該次的轉讓價格相比較中集集團7月1日的收盤價9.58元/股,折價9%。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深圳資本集團與立業集團有交集,企查查顯示二者均是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12.79%、4.89%。
對于該次的轉讓,深圳資本集團表示,本次股權轉讓旨在支持中集集團優化股權結構,促進公司持續發展,引入戰略投資者作為重要股東持續優化公司治理,不斷提升營運質量和運作效率,為公司引入市場、資本、產業協同等戰略資源,提升產業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悉,2020年底,深圳資本集團通過股權轉讓獲得了中集集團29.74%股權從而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此次轉讓前,深圳資本集團還未有過減持動作。
公告顯示,此次轉讓完成后,深圳資本集團及其子公司所持中集集團股份數下降至13.29億股(A股與H股合計),占公司總股本的24.64%,仍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相應的,立業工業將持有公司2.75億股A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10%。
中集集團補充稱,此次股權轉讓的實施不會導致公司第一大股東發生變更,公司仍處于無實控人、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據中集集團公告披露,立業集團持有立業工業99.98%的股權,為立業工業的控股股東;林立持有立業集團99.90%的股權,為立業集團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立業集團在2023年底曾以3030.03萬股的持股數進入中集集團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而2023年第四季度中集集團的股價波動區間范圍為6.31元/股至7.98元/股。同時,立業集團在2024年的1月份和2月份,還分別增持了50.63萬股和321.41萬股,前者的成交價格約為7.80元/股,后者約為7.83元/股至8.01元/股。
2024年3月份,立業集團以每股9.14元至9.48元的價格將上述合計3402.07萬股中集集團股份全部出售。粗略估算,立業集團買入中集集團股票的成本至少為2.4億元,收益超5000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立業工業還表示,本次權益變動后,立業工業及其一致行動人在未來12個月內將根據證券市場整體狀況并結合中集集團的業務發展情況及股票價格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增加或減少其在中集集團中擁有權益的股份。也就是說,未來立業集團也有繼續減持套現的可能。
長袖善舞的林立
隨著此次收購,深圳前首富林立也再次受到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7年,林立就以140億元的身家登上中國百富榜第41位,躍居深圳首富,隨后,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林立不僅連連上榜,而且身價也越來越高,財富一度力壓馬化騰。
即使現在不再是首富,但在2023年的胡潤排行榜上,林立依然以850億元財富,排名全球150名。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林立曾表示,自己的第一桶金就來自“投資和股票”。
據悉,林立曾在銀行系統工作數年,早年靠買賣深發展等公司的原始股積攢了原始資本,后從銀行辭職,創立了深圳立業集團,并開始涉足房地產等產業。
而在林立的故事中,還有兩筆投資堪稱傳奇。
第一筆是2000年斥資3000萬元收購當時的江門證券,即現在的華林證券。目前華林證券已登陸A股,立業集團持有其64.46%股權,以華林證券最新市值262.7億元計算,這部分持股市值達169.3億元,較當初的投資額已翻了數百倍。
據華林證券2023年年報介紹,林立現任華林證券董事長、立業集團董事長、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證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深圳市航天立業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
第二筆是2003年入股中國平安,這筆投資也奠定了林立的“江湖地位”。
資料顯示,彼時平安的第一大股東,持股16.09%的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在深圳市產權交易所以每股不低于5.93元價格掛牌出售8800萬股平安股份,約占當時平安總股本的3.6%。
據林立自述,他當時“賣了手里幾乎所有產業”,湊出5億元接盤了這部分股權,大手筆投資了平安。也正是這次“孤注一擲”的投資,讓林立名聲大噪,徹底改變了林立的命運。
隨著中國平安上市,林立所持中國平安這部分股份市值翻了數倍,他也因此登上了富豪榜,并從此成為富豪榜常客。2008年,林立開始減持中國平安股票,2011年從中國平安前十大股東之列消失。據外界推測,林立從中獲得了兩三百億的收益。
此外,林立還投資了微眾銀行、民生銀行、無錫銀行等,均收獲頗豐。
除了資本運作,在林立的帶領下,立業集團還以實業投資出名。據立業集團官網,目前“立業系”版圖涵蓋新能源、鋰能、生物醫藥、綜合金融、智慧集采等多個領域。旗下公司包括南京立業電力變壓器、河北強能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業制藥有限公司、湖北立業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
海運巨頭中集集團
立業集團看上了中集集團什么?
資料顯示,中集集團主營業務包括集裝箱、道路運輸車輛、能源化工及食品裝備、海洋工程等。
據德路里(Drewry)最新發布的《2023/24 年集裝箱設備普查與租賃市場年報》,中集集團的標準干貨集裝箱、冷藏箱、特種集裝箱產量均保持全球第一;根據國際罐式集裝箱協會《2023年全球罐式集裝箱市場規模調查》,中集集團的罐式集裝箱的產量保持全球第一;根據《Global Trailer》發布的《2023年全球半掛車OEM排名榜單》,中集車輛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半掛車生產制造商。
2023年中集集團的業績出現下滑。該年公司實現營收1287.10億元,同比下滑9.70%;歸母凈利潤為4.21億元,同比下滑86.91%;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07元,同比下滑88.14%。
分行業看,集裝箱制造為中集集團貢獻了最多的收入,2023年實現營收302.13億元,占總收入的23.64%;道路運輸車輛次之,貢獻了255.87億元營收,占總收入的19.63%;能源、化工及液態食品裝備和物流服務同樣營收超兩百億,分別為250.26億元和201.66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19.58%和15.78%。
不過,國金證券研報指出,2024年隨著中美逐步進入補庫存周期,全球商品貿易回暖,WTO預計24/25年全球商品貿易額增速為2.6%/3.3%,較23年的-1.2%逐步復蘇。而集裝箱需求與全球貿易量成正相關,商品貿易復蘇有望帶動集裝箱需求提升。未來隨著全球商品貿易復蘇和短期地緣政治的催化,公司集裝箱銷量有望持續回暖,集裝箱業績有望持續復蘇。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中集集團的實現營收324.43億元,同比增長21.74%,歸母凈利潤為8363.50萬元。公司的集裝箱制造業務產銷量同比明顯回升,其中干貨箱銷量 49 萬TEU,同比增加499%。
二級市場上,中集集團股價也在去年10月觸底后反彈。去年11月至今股價累計漲幅為30.82%。7月4日,公司最新收盤價為8.66元/股,最新市值467億元。
立業集團此次入股中集集團究竟打了什么算盤,后續又是否會擇機減持套現,有待觀察。
責任編輯 |?李明慶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