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ST成功,誰拯救了康美藥業?
A股最大財務造假事件的主角ST康美(康美藥業),正上演“起死回生”的大戲。
文 | 張佳儒? ?來源|尺度商業
7月2日晚間,ST康美發布公告稱,因公司股票撤銷其他風險警示(ST),公司股票將于7月3日停牌1天,7月4日開市起復牌并撤銷其他風險警示。撤銷其他風險警示后,公司股票簡稱由“ST康美”變更為“康美藥業”。
此前的6月26日,ST康美向上交所遞交了撤銷ST的申請,一周時間,ST康美摘帽成功了。康美藥業在官網上發布了這一“喜報”,大寫的紅底金字寫著:康美藥業成功“摘帽”。
市場的目光再次聚焦于這家曾經的醫藥“白馬股”。2018年5月,康美藥業(ST康美)市值一度高達1390億元,超過云南白藥、藥明康德等巨頭。然而,千億市值的輝煌,建立在謊言的基礎上。
證監會查明:2016至2018年,康美藥業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等通過虛開和篡改增值稅發票、偽造銀行單據,累計虛增貨幣資金887億元,虛增收入275億元,虛增利潤39億元。康美藥業造假案,還入選了2020年證監稽查20起典型違法案例。
康美藥業造假露餡后,股價大跌、主業連續巨虧、訴訟纏身、高管入獄,公司走到退市邊緣。
幾年時間,康美藥業不僅沒有退市,反而恢復了元氣。比如此次申請撤銷ST的理由:2022至2023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無保留意見、渤海信托案件的不確定性影響消除、持續經營能力改善。
2023年,康美藥業營收48.74億元,同比增長16.60%;歸母凈利潤 1.03億元,實現扭虧為盈。除此之外,康美藥業還獲得“2023年廣東省制造業500強”“2023年廣東省醫藥行業統計先進企業”等榮譽。
康美藥業這家昔日A股造假王,迎來了“重生”。不過,康美藥業還有諸多隱憂。比如,公司雖然扭虧為盈,但扣非凈利潤依然虧損,這意味著主業造血能力仍有待恢復。除了業績,投資者信心的恢復,也需要時間,公司股價近期長期徘徊在2元左右,依然在面值退市風險區。
7月4日,康美藥業股價漲停,最新報價2.12元,未來走勢如何,值得關注。
老板判刑前,康美等來救星
2007年,一首由李冰冰、任泉主演,譚晶演唱的MTV《康美之戀》火了。在“黃金搭檔”、“腦白金”這種直白的廣告面前,康美藥業的音樂廣告無疑是一股清流,主角的原型就是康美藥業創始人馬興田和其妻許冬瑾。
1997年,馬興田夫婦創辦了一家只有幾個員工的小型藥廠,這個小藥廠就是康美藥業的前身。僅僅4年后,康美藥業就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于2001年3月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有了資本助力,康美藥業狂奔的速度更快了。2007年,康美藥業成立十周年,公司營收12.94億元,正式突破10億元,到2017年成立二十周年時,營收數字已經變成了264.77億元。
康美藥業的商業版圖也在不斷擴大,業務體系涵蓋上游的道地中藥材種植與資源整合,中游的中藥材專業市場經營,中藥材貿易,中藥飲片等,下游的集醫療機構資源、藥房托管、智慧藥房、OTC零售、連鎖藥店、直銷、醫藥電商等于一體的營銷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康美藥業十八歲“成人禮”之年,市值突破千億,成為了A股首家突破千億市值的醫藥公司。2018年5月,康美藥業市值一度高達1390億元。
依托康美藥業,馬興田的身家水漲船高。2018年胡潤百富榜上,馬興田家族財富高達410億元。然而,康美藥業和馬興田的財富榮光背后,藏著巨大的謊言。
2018年10月,康美藥業貨幣現金高、存貸雙高、大股東股票質押比例高等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公司因此發布澄清公告。年底,證監會稱因康美藥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隨著證監會調查的推進,A股最大的財務造假大案浮出水面。
經證監會查明,2016年至2018年度,康美藥業累計虛增營收近300億元,累計虛增貨幣資金約887億元,合計調增資產總額36.05億元,累計向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提供非經營性資金116.19億元。
2020年5月14日,證監會向康美藥業正式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及《市場禁入決定書》,對康美藥業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調查、審理終結。
康美藥業造假案發酵后,公司債務纏身,走在退市邊緣。2021年4月,廣東揭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康美藥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為由,向法院提出破產重整。
2021 年6月4 日,揭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康美藥業破產重整。此后,康美藥業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
截至2021年 10 月 31日,廣藥集團代表廣東神農氏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神農氏”)向公司重整管理人提交了《重整投資方案》。根據《重整投資方案》,參與本次重整的投資人擬向康美藥業投入的資金總額不超過 65 億元。
2021年11月17日,馬興田因操縱證券市場罪、違規披露等數罪并罰,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120萬元。康美藥業原副董事長許冬謹及其他責任人員11人,因參與相關證券犯罪被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也就是說,馬興田們被判刑前,康美藥業迎來了救星廣藥集團。
切割舊康美,“重生”后的隱憂
廣藥集團主要從事中西藥品、大健康產品、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醫療服務等與醫藥整體相關的產品研制開發、生產銷售以及醫療健康養生服務的提供。神農氏由廣藥集團、廣東粵財產業投資基金、廣東恒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組成。
公開資料顯示,廣藥集團不僅是康美藥業的廣州老鄉,還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2019年9月,兩家公司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廣州醫藥董事長李楚源與康美藥業董事長、總裁馬興田等出席簽約活動和座談。
根據媒體報道,康美藥業將作為廣藥集團的主要原材料供應鏈管理服務者,為其提供中藥材訂單種植、集中采購、標準倉儲、原料初加工、物流服務等中藥材供應鏈服務管理服務。
兩年時間,廣藥集團從客戶成為康美藥業的股東。2021年11月26日,廣東省揭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批準康美藥業破產重整計劃,終止重整程序。此后,康美藥業全部債務通過現金、股份、信托權益等方式實現100%清償,神農氏成為康美藥業新控股股東,重整計劃完成。
神農氏入主后,康美藥業從組織架構到人力、再到戰略規劃,開始全面改革,與舊康美切割。
比如人力上,2022年1月,康美藥業首先迎來了新任董事長賴志堅。賴志堅曾任廣藥集團質量副總監、技質部部長、安全生產發展部部長。2023年報顯示,康美藥業19名董監高人員中,至少超半數來自廣藥集團,且擁有中藥領域的行業經驗。
戰略規劃上,康美藥業提出了“12355“戰略,即以中藥飲片為核心的智慧型中醫藥大健康品牌企業為戰略定位,圍繞“打造中藥飲片全鏈條特色產業”和“提供醫療康養大健康特色服務”兩大戰略主線;啟動中藥、醫療康養、中藥城、健康品、醫藥商業五大業務版塊等。
此外,康美藥業與廣藥集團的聯動越來越緊密。廣藥集團通過產能協作、粵東區域市場支持等方式發揮康美藥業與旗下公司廣藥白云山的協同效應。在品牌建設上,廣藥集團多次攜康美藥業一起參與捐贈行動,改善品牌形象。
在廣藥集團的援手下,康美藥業逐步恢復元氣。2022年5月20日,康美藥業從“*ST康美”變更為“ST康美”,如今,康美藥業又要摘掉“ST”的帽子。
重生后的康美,還面臨諸多隱憂。
業績上,2023年,康美藥業歸母凈利潤1.03億元,實現扭虧為盈,但扣非凈利潤-7.53億元。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扣非凈利潤-5847萬元。可見,公司主業虧損,造血能力有待提高。
二級市場上,康美藥業股價2019年下半年以來始終低空運行,2023年至今在2元上下波動。
7月4日收盤,康美藥業股價報2.12元,總市值293.9億元,與巔峰時期差距超千億元。可見,投資者信心恢復還需要時間。
近期,多只經營不善的股票陷入面值退市風險。根據退市新規要求,滬深兩市的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人民幣1元”就會被實施交易類強制退市,也就是面值退市。康美藥業最新股價突破2元,依然還在面值退市風險區。
康美摘帽成功后,未來的業績和股價如何表現,我們將保持關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