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遇刺照片侵權?視覺中國又陷爭議
視覺中國(000681.SZ)再陷版權風波。
作者?|?南陽??編輯?|?宋然? 來源|時代財經APP
近日,一張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遇刺圖片在網絡上流傳,該照片出自美聯社攝影記者埃文·武奇之手。然而在圖片傳播過程中,多家媒體將該圖片來源標注為視覺中國。不少網友對照片版權歸屬問題展開討論。
對此,時代周報記者致電視覺中國市場部負責人,對方表示,該圖由美聯社攝影師埃文·武奇拍攝,視覺中國作為美聯社的合作伙伴,收到美聯社關于該事件的圖片并經審核后上線,僅供媒體類的簽約客戶資訊傳播時的配圖使用。
她進一步解釋,除視覺中國,全球一些知名圖片機構及通訊社也獲得了該圖的分發權。媒體標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只是說明通過視覺中國這一渠道獲得的圖片使用權,而非個別自媒體解讀的“版權歸屬視覺中國”。關于圖片版權的歸屬,業內共識是歸拍攝機構或拍攝者個人, 視覺中國按照協議約定擁有分發權,且這類圖片一般只提供給視覺中國的簽約媒體客戶使用。
“收費標準2100元/張”也引發爭議。此前視覺中國專員對外回應表示,“圖片的具體售價依使用場景而定,例如,若用于自媒體文章的社交媒體配圖,單張價格為2100元,且一次購買可在多個平臺使用。”、
對此,上述負責人稱,這是個別自媒體混淆了圖片的商業使用授權收費和媒體報道授權收費的概念,就媒體所提及的特朗普的那張圖片而言,視覺中國僅提供給已簽約的媒體客戶使用,且不用于商業授權。媒體作為視覺中國的簽約客戶,根據不同的協議,使用這張圖片大概只需要幾十塊錢。
北京市京師(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徐延軒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我們通常所說的版權,就是法律規定的著作權。著作權的權屬屬于作者,對于照片而言屬于拍攝者。”但作者是履行職務行為,其著作權屬于背后的單位。著作權具體包含很多權利,如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復制和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等。
他還表示,除非作者或背后的單位之前有過版權讓渡,否則其他人無權聲稱自己有版權。
這不是視覺中國首次卷入版權風波。2019年以來,視覺中國因版權問題被多家官微聲討。2019年4月10日,歐洲南方天文臺ESO公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隨后視覺中國收錄該照片,并聲稱這張照片是其版權所有。
就此歐洲南方天文臺ESO出面否認,并表示視覺中國的這種版權主張是不合法的。ESO從未、也不能將他們的圖片版權轉讓給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視覺中國從未就黑洞圖片聯系過ESO,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自稱是視覺中國代表的人聯系過ESO。
2023年,視覺中國再次因版權問題被攝影師、中國探險協會會員戴建峰訴諸法院。2023年8月15日,戴建峰在微博賬號“Jeff的星空之旅”發文表示,自己拍攝的173張照片被視覺中國通知侵權,還被索賠8萬余元。“而這些所謂的‘侵權照片’竟然都是我自己拍攝的作品。”他還表示此前從未和視覺中國進行過合作。
對此,視覺中國回應稱,經初步核實,涉事圖片系Jeff授權圖片庫Stocktrek Images進行銷售,Stocktrek Images又將相關圖片授權給Getty Images銷售。視覺中國作為Getty Images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合作伙伴,擁有對包括涉事相關圖片在內的完整銷售權利,涉事圖片的銷售授權鏈條清晰完整。
對于視覺中國的回應,戴建峰并不接受,他稱已于Stocktrek Images進行核實,Stocktrek Images明確表示,Getty Images和視覺中國都無權銷售戴建峰的作品,視覺中國也沒有相關版權。
2023年10月,戴建峰再次發文稱,他已就視覺中國非法銷售其照片并向其索賠之事向天津和平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此,戴建峰和視覺中國均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該案件還在審理過程中,不方便透露太多。
近年,視覺中國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2018年4月,在與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視覺中國表示,公司自行研發了鷹眼(圖像版權網絡追蹤系統),能追蹤到公司擁有的圖片在網絡上的使用情況,更好地鎖定潛在的客戶并滿足其需求,實現精準營銷,大大降低了獲客成本,實現客戶數量大幅增長。
2017年,公司通過“鷹眼”發現的潛在客戶數量較去年同期有超過84%的增長,通過“鷹眼”新增年度協議客戶數量較上一年同期增長超過54%。
從具體產品看,視覺中國旗下業務主要分為視覺內容與服務及其他。其中,2023年視覺內容與服務營收占總營收的99.93%,達到7.81億元,其中國內業務貢獻了絕大多數營收,占比高達96.57%。
這門生意也讓視覺中國毛利率居高不下,上市以來其視覺內容與服務的毛利率始終保持在50%以上,2018年“鷹眼”系統推出后,該業務毛利率曾達到68.30%。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視覺中國近年的毛利率有所下滑。2021年至2023年,該公司主營業務視覺內容與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55.59%、53.84%、51.20%。今年一季度,視覺中國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87.13萬元,同比下降71.98%。
對此,視覺中國解釋稱,2023年一季度并表光廠創意,帶來額外投資收益,而今年一季度沒有類似的非經常性收益。如果單看直接反應公司經營情況的扣非后凈利潤,2024年一季度同比增長88.35%。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