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達海外基金遇風險,公告背后有乾坤?
A股市場萎靡不振,散戶大軍轉身將資金投向北美權益市場,不經意間遭遇到“阻斷”。
文|翠鳥資本
基民的跨境投資熱潮,又一次遇到“轉折”。
7月10日晚,公募巨頭易方達披露公告:7月11日起暫停易方達標普信息科技指數基金A類人民幣份額的申購及定期定額投資業務,贖回業務照常辦理。
看似暫停申購的公告,背后有著太多的劇情。
A股市場萎靡不振,散戶大軍轉身將資金投向北美權益市場,不經意間遭遇到“阻斷”。
大幅溢價
每次公募機構披露暫停申購的信息,通常與投資者瘋狂搶購有關。
數日前,易方達披露如下信息:
易方達標普科技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明顯高于基金份額凈值。2024年7月1日,基金份額凈值為4.6594元,截至2024年7月3日,基金在二級市場的收盤價為5.147元。
這也就是說,僅僅一個交易日溢價超過10%。
同時交易過股票、基金的投資者,想必有體會:股票單日漲停很容易出現,基金出現接近一個漲停板的套利機會,非常難以實現。
然而,這只投資海外科技股的基金,輕而易舉就“漲停”了,也就是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出現了溢價風險。
即便如此,投資者依然不畏風險,繼續在高位搶購份額,這個時點正值國內權益市場不斷下探之時。
風險何在?
易方達公告里提及的高溢價風險,究竟指什么?
其一,溢價買入基金份額,可能導致基民支付超過資產實際價值的價格,類似于股票的高位追買,很容易成為其他投資人的接盤俠。
其二,高價購買的基金份額,可能在市場上流動性不佳時,投資者賣出時可能面臨較少的買家,也就是沒人接盤。
畢竟,當前多數權益產品交投冷淡,突然冒出一個過熱的QDII基金,很容易出現類似于股票交易里的“誘多”。
說到這里,或許投資者認為公募機構在保護大家,的確如此。但還有一層:投資者的預期別“吊”起來。
這只QDII基金一季報寫道:美股信息科技行業具備成長性和周期性,多數科技企業四季度盈利超預期,疊加對降息周期預期的抬升,提振了市場風險偏好,標普500信息科技指數在報告期內震蕩上行,回報高于標普500指數。
諸多國內投資者看到這些話,也會更加“堅定信心”,去搏一把美聯儲降息預期下的巨大機會。
結構復雜的產品
實際上,風險溢價出現背后,與產品結構相對復雜亦有關系。
首先,這只產品跟蹤標普500信息科技指數,即選取標普500指數中信息科技板塊的公司。
也即是,這只產品就是重金押注美股信息科技行業,也就是單一賽道,風險自然高度集中。
其次,這只美股基金之所以發出暫停申購公告,與其基金形式有關,人民幣份額的基金是一只LOF產品。
所謂LOF,就是上市開放式基金,這種基金允許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上通過買入和賣出基金份額來進行投資。上述LOF基金又疊加QDII模式,并且有美元份額和人民幣份額,那么既可以在場外市場進行申購贖回,又可以在交易所進行場內買賣。
再次,與QDII基金性質相關,這類產品在中國境內設立,然后經多部門批準以外幣形式投向境外證券市場,這是資本項目尚未開放下的產品設計。
這意味著,投資者以人民幣申購后,資金將由公募管理人募集后通過合法合規渠道轉換為美元投向美股,這必然要涉及到外匯額度。
看到這里,投資者或許覺得復雜,的確如此。
如何保護投資者利益?
溢價風險背后,易方達應該如何應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問題?
有相關投資者在論壇上甩出LOF基金的套利方法:這種基金具有交易雙軌制,不僅可以在二級市場買入賣出,而且可以在一級市場靈活買賣,當兩個市場出現價差,就存在套利機會。
這就出現了上文提及的前一日基金凈值,與之后一天二級市場交易價格的“漲停”級別溢價。
在基金圈的術語就是溢價套利,一級市場申購,二級市場賣出。然而,當公募關閉申購渠道后,交易者只剩下場內購買的機會,套利玩法自然就失效了。
這里引申一個更關鍵的細節:易方達在設計這只QDII基金時,自然會想到套利行為會衍生其中,畢竟產品本身具有交易雙軌制。
一旦交易過熱了,突然就關閉雙軌制,一開一關自然也會讓部分散戶懵圈。
因此,公募管理人或許不應該再推出LOF基金了,或者僅面向機構投資者,否則散戶只會淪為大戶們的魚肉。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