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 平安銀行奮力書寫“科技金融”大文章
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 平安銀行奮力書寫“科技金融”大文章
作為“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在支持企業創新、助力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為內地首家公開上市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平安銀行認真學習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打造面向科技企業的特色化、專業化經營體系,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務,形成具有平安特色的科技金融品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高度重視科技金融發展 多措并舉落實戰略部署
發展科技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不僅是金融機構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體現,也是搶占高質量客群的重要舉措。在“零售做強、對公做精、同業做專”戰略方針的引領下,平安銀行從戰略高度重視發展科技金融,2024年全行工作會上將科技金融納入對公五大戰略之一,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夯實對公業務發展基礎。?
為了落實科技金融的戰略部署,推動科技金融業務更好落地,平安銀行基于自身稟賦特點,發揮總分聯動優勢,構建了具有特色的“1+12+N”科技金融組織體系,即在總行設立總行科技金融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2家重點分行設立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并組織認證N家科技特色支行及專業團隊,共同提供科技金融服務。??
在完善組織結構的同時,平安銀行加大考核和資源投入,制定專項考核,以及多項激勵、補貼政策,支持分行對科技企業客群的開發及經營,包括將科技金融納入分行KPI實體經濟指標,對科技特色支行和尖兵團隊制定差異化考核方案,為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客戶配置專項RWA額度和給予差異化FTP補貼政策等。
平安銀行緊跟國家政策,順應創新引領發展的潮流,多措并舉持續深化對科技企業的金融服務與支持,在發展科技金融方面成效顯著,截至2024年6月末,全行科技企業客戶數2.44萬戶,較年初凈增610戶,貸款余額1316.8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3%。
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務 全力賦能科技企業成長
當前,造車新勢力風起云涌,在白熱化的競爭中,浙江某新能源車企憑借專業技術、產品組合等多方面優勢領跑市場,2023年銷量躋身中國新勢力品牌前三。從跨界造車者到行業領軍者,該車企的“逆襲”,離不開銀行資金的支持。
2021年平安銀行開始與該車企接觸時,其財務數據并不符合銀行傳統授信偏好。為此,平安銀行通過“經銷商數字貸”創新模式建立合作,服務該車企經銷商,在其所有合作銀行中數量最多,為其搶占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加強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科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常常面臨資金不足、技術封鎖、人才短缺等痛點。平安銀行持續優化強化資源支持,構建“客群+產品+政策+生態”經營體系,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量體裁衣”,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營造有利于科技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加速科技企業的轉型升級的步伐,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針對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平安銀行提供了支付結算、“科創貸”等專屬產品,以金融“活水”緩解“融資難”;針對成長期企業,重點提供綜合授信、項目貸款、“創投貸”等產品服務,并聯合平安證券為企業提供上市輔導服務;針對成熟期企業,強化資金歸集、債券承銷、并購貸款等綜合金融服務,同時加大對產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秉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未來,平安銀行將積極融入國家戰略,聚焦科技創新型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與高質量發展高度適配的服務體系,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以實干擔當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來源/信陽日報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