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勤技術超30億連續收購:營收下滑時,十年五倍增長目標可期嗎?
距華勤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勤技術,603296.SH)成功登陸A股市場不到一年,今年7月,公司宣布擬收購易路達控股80%股份、南昌春秋65%的股權。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作者|廖紫雯
?
業績層面上,今年一季度、2023年全年,華勤技術營收均出現一定下滑,與往年數據相比,公司利潤面同樣出現增速放緩態勢。
?
公司即將于8月27日披露半年報,其是否好轉引發關注。
擬溢價收購易路達控股80%股份
7月12日,華勤技術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易路達科技國際有限公司及其創始方簽署《投資意向書》。根據《投資意向書》,公司有意通過指定的境外主體,以現金方式收購易路達國際持有的易路達企業控股有限公司80%的股份。
?
目標股份的購買價格參考目標公司及其控制的附屬公司截至基準日2023年12月31日的估值報告確認的結果初步確定為28.5億港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易路達控股資產總額約30.06億港元、資產凈額約17.18億港元。
?
本次收購易路達控股80%股份作價28.50億港元,據此計算,目標公司100%股權的作價為35.625億港元,較其資產凈額溢價約107.42%。
?
華勤技術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公司計劃收購的標的是易路達企業控股有限公司80%的股份,涉及易路達科技、易路達電聲、InBelectronics和聲電科技等多個子公司的股權。這些子公司擁有位于深圳、惠州、吉安和越南的聲學整機和零部件制造基地及研發中心。易路達擁有超過20年的音頻產品研發和制造經驗,尤其在特定客戶的新產品開發上有深厚積淀,其技術和經營團隊實力雄厚。
?
“此外,公司在聲學零部件制造上具備很強的核心競爭力,與華勤技術在音頻領域的技術和客戶互補性極高。如果成功并購,這將有助于公司整合各方的資源、技術,擴大公司在智能硬件產品核心細分領域的市場占有率與競爭力,進一步優化公司在智能穿戴、音頻產品領域的產品隊列和客戶結構,完善公司的產品生態和戰略布局,增強各板塊業務之間的高效協同發展水平,有利于增強公司高速增長的核心能力和動能。”
?
“同時,如公司實施本次收購,短期內可能對公司現金流帶來一定影響,收購完成后可能存在一定的業務整合風險,但公司目前經營情況及回款情況穩健,未來將統籌安排自有資金,充分利用融資資源優勢,通過不斷加強公司治理水平等舉措以應對有關風險。”
?
據公告披露,易路達控股于2024年度、2025年度及2026年度累計實際實現的凈利潤之和應不低于港幣7.5億元。
?
公告指出,如易路達控股于業績承諾期內累計實際實現的凈利潤經審計確認未達到承諾凈利潤總額,則賣方及/或袁信明(以各方在正式股份買賣協議當中約定的為準)作為業績承諾方應按“賣方注資金額(最高為港幣10億元)=承諾凈利潤總額—業績承諾期內目標公司累計實現凈利潤金額”公式以現金方式向目標公司注入不多于港幣10億元的新資金。
?
據公告,2023年,易路達控股實現營業收入為45.49億港元,凈利潤為5.45億港元(以上財務數據未經審計),凈利潤約占未來三年承諾數之和的72.70%。
?
華勤技術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當前公司尚未與交易對方簽訂正式股份買賣協議,針對本次收購的具體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收購價格、業績承諾等),將由相關各方根據盡職調查、審計、評估結果進一步協商談判,并履行必要的決策和批準程序后,另行簽訂正式的股份買賣協議予以確定。在正式股份買賣協議生效及執行前,《投資意向書》的履行不會對公司當下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溢價是相對于資產凈值,與業務的盈利能力無關,所以即使高溢價也不妨礙其為收購方貢獻凈利潤,何況其業務本身屬于輕資產,具有資產規模較小的特征。業績承諾高低與估值有關,業績承諾高,整體價值也會提高,所以其承諾的業績是和交易確定的估值有關。
?
動作頻頻,再收購南昌春秋65%股權
7月29日,蘇州春秋電子(603890.SH)發布公告指出,公司擬向上海摩勤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摩勤”、“交易對方”)轉讓控股子公司南昌春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昌春秋”、“目標公司”)65%的股權,交易金額為3.475億元。
?
華勤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上海摩勤100%的股份。上海摩勤為南昌春秋的少數股東,除此外,與公司之間不存在產權、業務、資產、債權債務、人員等方面的關系。
?
本次交易前,蘇州春秋電子、上海摩勤分別持有南昌春秋65%、35%股權;本次交易后,上海摩勤持有南昌春秋100%股權。
?
2023年、2024年上半年,南昌春秋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27億元、2.29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5306.66萬元、-4596.42萬元。
?
南昌春秋成立于2020年9月。據蘇州春秋電子官網,南昌春秋投資總額4.5億元,主要從事筆記本電腦及新能源汽車塑膠及金屬機構件加工制造。公司有注塑,沖壓、CNC、陽極、噴漆、Bonding、組裝等完善的制造制程及智能化倉儲系統,可為客戶提供從開發到制造全制程能力。
?
7月30日,有投資者于交流平臺指出,“看到蘇州春秋電子有發布公告,向華勤技術轉讓南昌春秋電子股權,請問華勤為什么要收購南昌春秋?”
?
對此,華勤技術表示,華勤筆電業務過去幾年高速增長,是國內唯一一家打破臺灣同行壟斷并形成年千萬臺以上出貨量的公司,2023年銷量位居全球ODM前四,市場份額在持續快速提升。這次并購南昌春秋電子會進一步加強公司筆電業務的零部件研發和整機研發能力,提高整機開發效率,同時加強零部件的自供率,以進一步提升產品整體的競爭力和筆記本電腦的盈利空間。未來,隨著AIPC的滲透率提升,AIPC新的產品特征對于金屬、輕薄、散熱材料及設計均會有更高的要求,此次整合會進一步增強華勤整體AIPC的核心優勢,未來還會在PC+的產品中提供更多的核心零部件和產品創新性。公司筆電業務業績有信心保持持續的高速增長。
?
沈萌指出,并購屬于企業成長的常見模式,但部分并購僅著眼于短期業績表現、及對二級市場價格的影響,缺少長期性的規劃和穩定。
?
營收下滑,未來十年五倍增長目標?
資料顯示,華勤技術是專業從事智能硬件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和運營服務的平臺型公司,屬于智能硬件ODM行業,主要服務于國內外知名的智能硬件品牌廠商及互聯網公司等,如三星、OPPO、小米、vivo、亞馬遜、聯想、宏碁、華碩、索尼等。公司產品線涵蓋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穿戴(包含智能手表、TWS耳機、智能手環等)、AIoT產品(包含智能POS機、汽車電子、智能音箱等)及服務器等智能硬件產品。?
今年一季度,華勤技術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2.29億、6.06億,分別同比下滑3.52%、增長2.59%。
?
2023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53.38億、27.07億,分別同比下滑7.89%、增長5.59%。公司表示,2023年營收下滑原因為本期智能終端等產品單臺售價降低。
?
2023年全年營收細化來看,公司智能終端實現營收分別為312.72億,同比下滑22.95%;高性能計算、AIoT及其他、汽車及工業產品實現營收分別為490.86億、16.23億、8.17億,分別同比增長1.96%、466.53%、37.57%。
?
時間線拉長來看,2020年-2022年,華勤技術實現營收分別為598.66億、837.59億、926.46億,分別同比增長69.59%、39.91%、10.61%;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91億、18.93億、25.64億,分別同比增長333.60%、下滑13.63%、增長35.44%。
?
相較于往年,華勤技術2023年、2024年一季度營收增速已呈現較大下滑態勢,除卻2021年利潤增速大幅下滑外,整體而言,利潤面同樣出現增速放緩態勢。
?
今年5月23日,華勤技術表示,未來十年,公司目標是整體營收五倍增長。
?
華勤技術向《港灣商業觀察》介紹,“未來十年的發展藍圖是公司的長期方向,公司會基于未來的中長期戰略規劃,做戰略解碼,從中長期規劃到經營目標,逐步分解業務目標,華勤相信做更難的事才會贏,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我們對公司對未來充滿信心。”
?
沈萌指出,內生業務不足以實現高成長目標,往往會轉移到對外收購。如果僅僅為了完成目標,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但不是每一種都對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有積極的作用。(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