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鱷,開始抄底
今年以來,險資重拾起對房地產的“青睞”,險資不動產投資顯著加速。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李蘭
據不完全統計,年初至今,平安人壽、中國人壽集團、陽光人壽、眾安在線在內的多家保險公司宣布出資購買位于多個一線城市或省會城市的十余個產業園區、辦公樓等不動產項目。
8月15日,平安人壽也宣布新增出資0.05億元人民幣投資上海東方萬國等四個產業園區不動產項目。
險資投資的不動產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一些省會城市等一線或二線核心城市。
業內分析,雖然當前房地產市場有一定的壓力,但是大城市核心區的寫字樓等不動產還是被看好。險資大手筆購置不動產,說明這些不動產的區位優勢比較明顯,租售的性價比較高,有比較好的投資回報。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2006年前后,資金實力較強的保險機構開始試水房地產,至今險資投資房地產已有近20年歷史。
不過,目前險資對房地產投資邏輯已經生變,開始從“股東”化身“房東”。2021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遭遇流動性危機,多家險資拋棄房企股東身份離場。去年開始,險資對不動產項目投資熱情開始升溫,截至目前,這一趨勢越發加強。
數據顯示,2023年險資對不動產投資總計14筆,涉及商業辦公樓宇、產業園區、及物流倉儲等經營性不動產。而今年上半年就已有10個項目。
具體來看:
今年年初,平安人壽收購兩個位于廣東江門工業園區的物流園及一個位于陜西西安的物流園,涉資20億元。
1月31日,友邦人壽也以24億元的總對價收購了北京朝陽區(CBD)的“凱德·星貿”項目控股權。
2月19日,平安人壽收購鶴山合能、維龍蓬江、安華維龍(西咸新區)倉儲服務三家公司100%股權,以股權形式投資三大物流園區位于江門鶴山、江門蓬江及西安空港的三個物流園區。
5月31日,合肥萬達廣場的全資股東由萬達商管變更為聯商壹號,股權穿透顯示聯商壹號的大股東為陽光人壽。
......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報告,目前險資直接投資房地產主要有四種模式,包括舉牌上市公司進行股權投資、參與投資公募REITs、通過公開市場獨立或聯合拿地、收購持有型不動產項目獲取租金回報,此外,還有險資通過投資債權計劃、股權計劃等金融產品間接性投資房地產。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鑒于當前的經濟形勢和政策導向,預計險資在不動產領域的投資活動將持續活躍,險資可能會繼續關注并投資那些具有穩定現金流、良好運營前景和較高增值潛力的不動產項目。
險資投資不動產熱潮具備持續的動力,但也不能忽視部分業態經營承壓的現狀。克而瑞地產研究發文稱,險資在不動產項目選擇上要尤為謹慎,多加考量,合理適度控制配置比例,做好“募投管退”各環節風險管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