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訊傳媒2024年半年報發布:業務“雙曲線”走勢向好,技術賦能價值提升
兆訊傳媒2024年半年報發布:業務“雙曲線”走勢向好,技術賦能價值提升
8月23日,“中國高鐵傳媒第一股”兆訊傳媒(301102.sz)公布2024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0,944,330.49元,其中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40,929,320.76元。
2024年國民經濟延續上升態勢,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6月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同比增長5.4%;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601元,同比增長6.8%。居民收入增長推動了文旅消費市場的朝氣蓬勃,上半年國內出游人次27.25億,同比增長14.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2.73萬億元,同比增長19.0%。自哈爾濱、甘肅、阿勒泰等一眾城市撬開社交媒體時代的情緒價值密碼,文旅融合的深度拓展加上各地政策的扶持,豐富的旅行體驗持續激發大眾出游意愿。
根據國家鐵路局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20.96億人次,同比增長18.4%,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時,全國多地鐵路項目建設也在持續推進,數據顯示,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73億元,同比增長10.6%,創歷史同期新高。“流動的中國”充滿蓬勃朝氣,便捷舒適的鐵路出行助力旅游市場持續升溫。市場分析顯示,高鐵媒體價值進一步凸顯,兆訊傳媒將受益獲得快速發展。
專家指出,長期來看,伴隨宏觀經濟企穩回升,疊加消費與廣告主預算回暖,戶外廣告市場有望持續增強內生動力和活力。隨著鐵路建設的持續推進,城際間出行更加高效便捷,兆訊傳媒的資源優勢、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得到客戶普遍認可,公司線下出行場景營銷價值日益凸顯。市場預計,隨著國慶、春運等傳統旅游消費旺季的到來,兆訊傳媒有望逐步釋放增量業績。
作為國內高鐵數字媒體領軍者,兆訊傳媒從2007年就開始深耕鐵路媒體領域,經過十多年的經營積累,已建成一張覆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年觸達客流量超過20億人次的高鐵數字媒體網絡。截至本報告期末,兆訊傳媒與國內18家鐵路局集團已全部簽署了媒體資源使用協議,建立了緊密良好的合作關系,簽約鐵路客運站564個,開通運營鐵路客運站509個(注:高鐵站點496個、普通車站點 13個),其中97%以上屬于高鐵站(含動車),運營5,310塊數字媒體屏幕,成為高鐵數字媒體廣告行業中媒體資源覆蓋最廣泛的數字媒體運營商之一。報告期內,新增49個媒體站點資源,并對34個站點進行了媒體優化。伴隨我國高鐵建設進程的加速推進,兆訊將不斷優化媒體資源網絡,鞏固公司在高鐵數字媒體領域的領導地位。
“第一曲線”走勢向好的同時,“第二曲線”也迎來蓬勃發展。2022年6月兆訊傳媒正式開啟商圈數字戶外媒體業務的“第二曲線”。據半年報顯示,公司已先后在廣州、太原、貴陽、成都、北京、深圳等核心城市頂級商圈打造“地標級”戶外裸眼3D大屏媒體,持續開拓城市核心商圈營銷場景。
2024年城市商圈煥發活力,全國重點商圈客流量均現增長勢頭。據北京商務局發布數據,端午假期全市60個重點商圈客流量2,280.2萬人次,同比增長10.3%,實現消費金額65.7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王府井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長18.8%,消費金額同比增長40.7%。商圈熱度的一路飆升,“第二曲線”業務價值也將得到釋放。
為進一步滿足客戶立體化營銷需求,兆訊持續拓展媒體資源矩陣的同時也對技術應用和內容賦能進一步發力。精心打磨創意與技術,并深度探索AI制作領域。應用前沿的AIGC圖像、5G、AR和光影等數字技術,通過出色的創意設計表達,進行模型、材質、動畫、特效、燈光渲染、合成等項目制作過程的視覺優化,完成內容出圈,將優質光影3D作品帶入“高鐵”“商圈”雙場景中,賦能品牌活化,實現裸眼3D內容生產和制作技術對公司數字運營優勢的再度加碼,為品牌客戶提供更具價值的場景傳播。
憑借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先發優勢,在前沿數字制作技術的加持下,兆訊不斷迎來品牌方合作。目前公司已與眾多知名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客戶群體涉及食品飲料、家居建材、酒、互聯網、汽車、黃金珠寶等諸多行業,主要服務的大型知名企業有京東、柒牌、茅臺集團等。新引進的客戶有脈動、農夫山泉、遠航汽車等。兆訊傳媒表示,將繼續秉承創新、高效、求實的理念,強化自身實力與服務效能,進一步擴大優質客戶資源,大幅提升優質客戶粘性。
下半年,兆訊傳媒蓄勢前行,鞏固高鐵媒體及商圈LED大屏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數字技術在雙場景的應用,賦能品牌價值持續提升,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傳播矩陣,繼續領跑行業前端,釋放公司業績增長潛能,攜手更多品牌伙伴一路前行!
來源/財報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