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億,上海跑出個阿里系獨角獸
又是上海。
作者/馮曉亭??編輯?/吾人?來源/融中財經(ID:thecapital)
藏不住了,一頭超級獨角獸揭開了神秘面紗。
近日,全球領先的時空智能科技公司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尋位置”)正式宣布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將進一步加強時空智能全鏈路產品和技術體系建設,以繼續強化其在時空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本輪融資由北京信息產業發展投資基金領投,上海數宇鼎元投資基金、北京市東城區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青島中和星耀創業投資基金跟投。
據悉,千尋位置的投后整體估值已超過160億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實則早在5年前,千尋位置便晉升獨角獸行列中——2019年,千尋位置宣布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上海國際、工銀投資、國風投領投,上海國和投資、永徽基金、金浦投資、琨瀛資本跟投,融資總額達10億元,估值超130億元。
盡管5年估值僅增加30億元,但眼下一級市場節奏放緩,市場融資異常艱難,從這個角度來看,千尋位置這頭從上海跑出的獨角獸已然是“逆勢而行”。
放眼望去,千尋位置身后還有一眾上海獨角獸呼之欲出,二級市場同樣不乏排隊IPO的上海企業,今年以來,魔都上海已經走出博隆技術、上海合晶、龍旗科技、致??萍肌N芯股份、汽車街等多個IPO。
而這,也不過是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金融市場的冰山一角。在持續厚培創業投資沃土這條路上,上海一直走在前列。
阿里系獨角獸,北上國資入局
這頭低調的獨角獸有何來頭?
官方信息顯示,千尋位置成立于2015年8月,公司基于北斗衛星系統(兼容GPS、GLONASS、Galileo)基礎定位數據,利用遍布全球的5000多座GNSS星基/地基增強站、自主研發的定位算法及大規?;ヂ摼W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厘米級定位、毫米級感知、納秒級授時的時空智能服務。
和其他北斗產業企業一樣,千尋位置有著不一般的出身——2015年8月,阿里巴巴集團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共同出資設立千尋位置,彼時千尋位置的注冊資本20億元人民幣,阿里巴巴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各占股50%。
作為“阿里系”的一員,千尋位置自然與阿里巴巴關系匪淺。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杭州阿里巴巴蔚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蔚投”)為千尋位置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1.958%;中兵北斗應用研究院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34.2657%;杭州騁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騁云網絡”)為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5.5034%。
與此同時,千尋位置的CEO陳金培也是一名阿里“嫡系”。
陳金培過往履歷顯示,陳金培畢業于浙江大學,在校期間除了完成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業外,還輔修了計算機及電子課程。但有意思的是,大學畢業后的陳金培既沒有應聘企業管理崗也沒進入計算機行業,反而加入浙大師兄開設的創業公司中,負責產品設計。
2004年,陳金培正式加盟阿里巴巴,一待就是10年。阿里巴巴網站運營經理、增值業務發展資深經理、平臺及產品發展總監、B2B企業服務事業部資深總監等多個管理崗位,陳金培都干過。
在此期間,陳金培帶領團隊創建和運營的阿里巴巴中文網站競價廣告平臺和阿里B2B在線交易平臺,成為全球領先的B2B電商廣告和在線交易平臺。這些崗位的工作經歷,讓他在運營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作為一名全面人才,陳金培在云計算業務上同樣擁有著豐富的經驗。
2012年,阿里巴巴內部高管輪崗,陳金培出任阿里云計算公司總經理,開啟了阿里巴巴乃至整個中國云計算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的進程。2015年,在阿里巴巴工作超十年的陳金培,受集團委派出任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CEO一職,在這一崗位上,陳金培也即將迎來第一個10年。
千尋位置成立至今9年時間里,千尋位置在2019年和今年先后完成了兩輪融資,所以原股東阿里巴巴集團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雙方的持股比例都發生著變化。經融資及股權調整,千尋位置陸續引入了上海國際、工銀投資、國風投、高粱啟航、北斗七星投資、莫干山高新領航等國資股東和社會資本。
如千尋位置所言,“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是充分發揮各方股東優勢的混合所有制典型企業,也是北斗產業國家隊。”
尤其是最新一輪融資,北京和上海兩地國資重磅加持。
領投方北京信息產業發展基金,由北京京國瑞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運營,基金規模100億元,圍繞國家及北京市信息產業戰略性布局開展直接股權投資,重點投向產業互聯網、網絡安全和信創、北斗、互聯網3.0等領域。
同樣來自北京的跟投方北京市東城區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由北京市東城區政府批準設立,意在推動東城區國資高效利用,鞏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導地位,聚焦新興軟件和新型信息服務等優勢細分領域,加速高端產業環節和頭部企業聚集。
北京信息產業發展基金和北京市東城區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的攜手,形成了首都市、區兩級投資機構的有效聯動,進一步錨定了北京市對于北斗和時空智能產業發展的戰略決心。同時,千尋位置也表示將利用首都區位優勢,加強在北京的研發和業務發展布局。
此外,千尋位置也獲得了企業所在上海市楊浦區資本“上海數宇鼎元投資基金是楊浦區級國資集團”的投資,未來將進一步加強企業和所在區域的紐帶和戰略協同。
這是楊浦科創為打造創新型金融服務平臺化發展戰略體系、更好地發揮楊浦區級資本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而設立的數字經濟母基金。主要投向數字經濟相關的重點產業,包括人工智能、產業互聯網、云原生、大數據、數字健康、數字綠色經濟、數字文創等。
身后國資林立
和很多北斗企業一樣,國資背景投資機構是這類企業的投資主力,千尋位置在2019年和今年先后完成了兩輪融資,所以原股東阿里巴巴集團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雙方的持股比例都發生著變化。
經一系列融資及股權調整,千尋位置陸續引入了上海國際、工銀投資、國風投、高粱啟航、北斗七星投資、莫干山高新領航等國資股東和社會資本。
如千尋位置所言,“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是充分發揮各方股東優勢的混合所有制典型企業,也是北斗產業國家隊。”
尤其是最新一輪融資,北京和上海兩地國資對千尋位置進行了重磅加持。
本輪融資的領投方“北京信息產業發展基金”,是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設立的高精尖產業發展基金,由北京京國瑞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運營,基金規模100億元,北京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認繳出資不超過30億元 ?;饑@國家及北京市信息產業戰略性布局開展直接股權投資,重點投向產業互聯網、網絡安全和信創、北斗、互聯網3.0等領域。
同樣來自北京的跟投方“北京市東城區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由北京市東城區政府批準設立,意在推動東城區國資高效利用,鞏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導地位,聚焦新興軟件和新型信息服務等優勢細分領域,加速高端產業環節和頭部企業聚集。
北京信息產業發展基金和北京市東城區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的攜手,形成了首都市、區兩級投資機構的有效聯動,進一步錨定了北京市對于北斗和時空智能產業發展的戰略決心。同時,千尋位置也表示將利用首都區位優勢,加強在北京的研發和業務發展布局。
此外,千尋位置也獲得了企業所在上海市楊浦區資本“上海數宇鼎元投資基金是楊浦區級國資集團”的投資,未來將進一步加強企業和所在區域的紐帶和戰略協同。
這是楊浦科創為打造創新型金融服務平臺化發展戰略體系、更好地發揮楊浦區級資本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而設立的數字經濟母基金。主要投向數字經濟相關的重點產業,包括人工智能、產業互聯網、云原生、大數據、數字健康、數字綠色經濟、數字文創等。
資本所看重的,恰是千尋位置的發展前景。
隨著國家對新基建、智能交通、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持續支持,時空智能作為底層技術支撐,需求愈加旺盛。千尋位置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千尋位置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的日服務次數超過100億次,全球累計接入智能設備超20億臺,服務覆蓋全球超過230個國家和地區。
《2024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3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5362億元,同比增長7.09%。其中,高精度應用市場進一步擴大,高精度位置服務相關收入達到21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5%,各類高精度應用終端總銷量接近280萬臺/套,高精度應用泛在化和規?;厔莞用黠@。
發展前景廣闊,不能一筆帶過千尋位置被資本押注的實力。能夠在眼前一級市場沉寂之際逆勢完成新一輪融資,這充分體現了北斗及時空智能作為國家重大時空基礎設施和作為經濟社會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重要推動力量的科技戰略地位,凸顯了千尋位置作為時空智能產業龍頭企業的社會認可和價值。
對于融資后企業的規劃,陳金培表示,本輪融資將用于進一步加強千尋位置在時空智能全鏈路產品和技術體系,包括低空經濟、車路云一體化、智能駕駛、時空芯片等領域的投入,同時加強合作生態的發展,以更好推動北斗和時空智能在各行各業規?;瘧?。
又是上海
千尋位置選擇落戶上海,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據陳金培回憶,當時落戶上海楊浦區主要考慮到兩方面因素,“一是上海衛星導航產業基礎較好,二是衛星導航產業需要大量海外人才和科研人才,楊浦科教資源豐富,對這方面人才的吸引力比較強。”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像千尋位置一樣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可不少。
2024年首個獨角獸便誕生于上海。今年1月初,上海啟源芯動力宣布完成超過15億元B輪股權融資。在該輪融資中,國家隊成員如國家級基金中國電力、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地方級無錫市太湖新城發展集團子基金的尚賢基金;產業資本的格力金投和盈峰投資;以及眾多財務投資人也紛紛加注。雖具體估值未透露,但業內消息稱,啟源芯動力在此輪融資完成后,便晉升為獨角獸。
在啟源芯動力之后,同樣來自上海的垣信衛星也緊跟其中邁入獨角獸行列。
2024年2月,低軌衛星星座運營商垣信衛星宣布完成67億元A輪融資,除了刷新我國衛星企業單輪融資的最大金額紀錄外,該輪融資后,垣信衛星也一躍成為超級獨角獸。
在上海這片土地上,在今年便產生了多項“年度記錄”,除了誕生“我國衛星企業單輪融資的最大金額紀錄”,還拿下了“最大造車融資”。
今年3月,上汽集團旗下高端智能品牌智己汽車宣布獲得超80億元的B輪股權融資,這是2024年以來未上市造車新勢力中獲得的最大一筆融資。
對于上海來說,獨角獸現身這一幕并不陌生。中糧福臨門、智元機器人、緯景儲能、Minimax 名之夢、臻驅科技、星思半導體、生工生物……這些都是上海在2023年新增的獨角獸企業。如官方所言,“上海近兩年新增獨角獸企業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一,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產業獨角獸企業數量全國領先。新晉獨角獸企業科技屬性愈發凸顯,大多分布于創新藥、集成電路、創新醫療器械、機器人、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賽道?!?/span>
上海獨角獸頻頻亮相這一切皆有跡可循。2023年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葛平便直言,“近年來上海通過培育產業促資引導、優化環境、出臺政策等方式,集聚和發展了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股權投資機構。面向未來,上海將繼續持續地推動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的聯動發展,搭建便捷高效的產融對接平臺,做好股權投資人才服務,吸引各類風險投資機構和人才匯聚上海,安心發展、長期發展?!?/span>
2024年以來,上海更是連續發布多項利好。
一開年,上海便正式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上海股權投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與此同時,由“上海浦東投控集團”整合浦東新區相關創投資源組建而成的“上海浦東創投集團”也于開年后正式落地。在未來規范方面,上海浦東創投集團表示將在三年完成項目直接投資200億元,同時,完成引領區基金布局,計劃拉動1000億元基金群,吸引2000億元社會資本。并將鏈接政策資源、金融資源、產業資源和應用場景,形成多元服務的投后增值賦能工具箱,持續提升國資創投平臺的影響力。
7月末,《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動上海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發布,并于2024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若干意見》中針對五大方面、細化的20條中就進一步推動上海創業投資(含天使投資)高質量發展提出若干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結合上海市的最新部署與發展情況,此次的《若干意見》還提出用好最新發布的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重點發揮補鏈強鏈等作用,遴選專業投資團隊,重點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型企業,推動原始創新和成果轉化)。
可以說,上海一直是奔波在“創投興則產業興”這條路上的“排頭兵”。未來,這座城市也將跑出更多獨角獸。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