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團260億港股“募資王”,打八折能否吸引投資者?
即將于9月17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的家電行業龍頭美的集團(000333.SZ;00300.HK)目前正處于招股階段。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作者|施子夫 王璐
?
美的集團或將成為今年港股最大的IPO項目。誠如外界所觀察的那樣,美的集團H股招股相較于A股已經打了八折,一定程度也反映了市場的情緒冷暖。
?
即將實現A+H雙上市平臺的美的集團,事實上也面臨著核心產品市場份額回落的難題,多元化以及向外擴張成為當務之急。
?
今年港股最大募資,折價能否吸引投資者?
據了解,美的集團本次全球發售H股基礎發行股數為4.92億股(視乎發售量調整權及超額配售權行使與否而定),其中,初步安排香港公開發售2460.68萬股(可予重新分配及視乎發售量調整權行使與否而定),約占全球發售總數的5%;國際發售4.675億股(可予重新分配、視乎發售量調整權及超額配售權行使與否而定),約占全球發售總數的95%。
?
美的集團此次H股發行的價格區間初步確定為52港元至54.8港元。公司H股香港公開發售于2024年9月9日開始,預計于2024年9月12日結束。公司此次發行的H股預計于2024年9月17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并開始上市交易。
?
很明顯,美的集團此次發行價較A股股價有所折價,按港元與人民幣換算,其折價超過2成。截至9月10日,美的集團A股股價收報于60.75元。
?
美的集團此次計劃募集資金約260億港元,被稱為今年以來港股最大的IPO項目。
?
至于募集資金用途,美的集團表示,約20%的資金(約51.94億港元)將用于全球科技研發;約35%的資金(約90.90億港元)將投入智能制造體系及供應鏈管理升級;另約35%的資金(約90.90億港元)將用于完善全球分銷渠道和銷售網絡,提升自有品牌海外銷售;剩余約10%的資金(約25.97億港元)則用于運營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
一位港股市場投資者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作為全球家電行業龍頭,美的集團無論知名度還是基本面,都能吸引不少投資者關注,然而今年以來整體港股IPO呈現遇冷狀況,所以不難理解公司為何折價超20%來試圖強化市場信心。“至于港股便宜,A股貴,折扣幅度是否令人滿意,還需要進一步觀察。此外,不少新股也面臨著短期幾日不錯但很快就破發的窘境,這值得投資者留意風險。同時,投資者可能會對美的集團家電主業有所擔憂,畢竟地產行業并不理想且國內消費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在此情況下,美的集團新增長點是否可期,包括多元化及全球化是否能抵消主業放緩態勢,這也是市場較為關注的話題。”
?
顯而易見,美的集團此次港股上市的基石投資者也相當豪華,包括中遠海運、UBS(瑞銀)、國調基金二期(通過資產管理人廣發證券資管)、比亞迪、大家人壽、TCL、IDG資本、中郵理財等。
?
業績表現整體不俗,空調線上市場份額有所下滑
業績面來看,美的集團總體表現較佳。
?
招股書顯示,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照2023年銷量及收入計,美的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按銷量計市場份額為7.9%。于2023年,按銷量計,在家用空調、洗衣機、冰箱以及廚電及其他家電領域均躋身全球前三名,市場份額分別為23.7%、14.2%、10.5%及6.0%;按零售額計,公司在這四個領域亦位列全球前三,市場份額分別為21.1%、12.5%、7.7%及4.6%,其中,在家用空調和廚電及其他家電領域位居第一。按照2023年產量計算,公司家電壓縮機業務在全球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30.3%。
?
此外,公司旗下的庫卡集團是全球四大工業機器人企業之一,2023年重載機器人銷量和收入排名第二,市場份額分別為18.6%及17.9%。
?
2021年-2023年及2024年前四個月,美的集團實現營收分別為3433.61億元、3457.09億元、3737.10億元及1457.8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90.31億元、298.12億元、337.47億元和136.46億元,凈利率分別為8.5%、8.6%、9%及9.4%;毛利分別為769億元、834億元、984億元及393億元,毛利率分別為22.4%、24.1%、26.3%及27.0%。
?
根據美的集團A股發布的202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2172.74億元,同比增長10.30%;歸母凈利潤208.04億元,同比增長14.11%;國內營收為1261.98億元,同比增長8.37%,占營收比重58.08%%;國外營收為910.76億元,同比增長13.09%,41.92%。
?
從國內和國外收入占比來看,上半年呈現了國內同比下滑,國外同比上升的態勢。
?
美的集團主營業務為分為ToB和ToC兩大塊,ToC業務專注智能家居,主要為家電產品,包含空調、冰箱、洗衣機、廚電及其他家電;ToB業務專注于商業與工業解決方案,包括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筑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三大板塊。
?
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團ToC業務收入為1476億元,同比增長11%,但值得關注的是,家用空調、干衣機線上市場份額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分別同比下滑了2.5個百分點、3.4個百分點。
美的集團在半年報中引述行業數據稱,2024年上半年國內空調市場零售額為1114億元,同比下降14.5%,除存在去年行業高基數因素外,還受到房地產景氣連續走低、國內頻頻降雨等外部因素影響,空調市場內銷需求偏弱。從價格端看,消費降級還與需求不振并存,空調行業價格競爭激烈,2024年上半年線上與線下零售市場空調均價同比分別下降4.8%和2.3%。
?
同時,ToB業務公司實現營收467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機器人與自動化收入139億元,同比下降9%,主要原因系國內汽車廠商產能擴張計劃暫緩及海外汽車廠商產品策略調整。
?
中國銀河證券的投資建議認為,美的集團積極推進產品結構升級,加快海外自有品牌建設,強化海外本土化經營,盈利能力有望延續改善。國內以舊換新政策托底,下半年內銷景氣或持續復蘇,公司作為行業龍頭有望受益。預計公司2024-2026年歸母凈利潤為377.5/423.90/459.94億元,同比增長11.95%/12.29%/8.50%,EPS分別為5.40/6.07/6.58元,當前股價對應2024-2026年PE為11.66/10.38/9.57倍,維持“推薦”評級。
?
第二引擎ToB業務,抗壓能力被機構看好
天風證券研究報告指出,美的集團在白電業務上龍頭優勢明顯,各業務條線發展邏輯清晰:1,家電業務,國內發力COLMO+東芝雙高端品牌優化盈利,海外OBM業務迅速增長深化全球化布局。2,ToB業務啟動第二引擎,各業務逐步突破并強化跨產品事業部橫向協同,有望伴隨規模擴張并逐步優化盈利能力。公司持續打磨ToC+ToB領域核心競爭力,蓄力長遠發展。預計24-26年歸母凈利潤376/413/452億元,對應PE11.7x/10.7x/9.8x,若全年維持23年分紅比例62%,對應24年股息率5%+,維持“買入”評級。
?
天風證券的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風險;房地產市場波動的風險;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海外品牌和品類拓展不及預期。
?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美的集團作為家電行業的龍頭企業,近年來持續在多元化和海外拓展方面取得成績,然而,家電收入依舊成為公司極為關鍵的主營業務,伴隨著房地產行業的持續調整,以及消費環境的急劇變化,美的集團當前所面臨的壓力恐怕也相當明顯,從半年報來看,公司頗為重要的空調線上市場份額有所下降,幅度也并不算小。因而,公司如何應對國內消費及同行的激烈競爭,包括在價格戰、產品線等方面是否能迅速扭轉提升核心產品市場份額,公司也當對此認真研判。“隨著公司港股的上市,將有利于公司調整業務結構,包括多元化和海外拓展,或許可以以新增長點來應對主營業務壓力?!?/span>
?
國投證券表示,多元化業務布局、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的機制,是美的集團保持抗壓能力的優勢,也將是未來公司能夠持續超越市場表現的基礎。(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