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億規模基金公司,凈利潤下降99%
隨著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落下帷幕,相關控股、參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上半年整體經營業績情況也相繼出爐。
文 | 劉振濤??編輯 | 張佳儒? ?來源|尺度商業
wind數據顯示,市場上共計有60多家公募公司的半年度經營業績披露,部分公司營收與凈利潤雙雙增長,也有部分公司營收與凈利潤雙雙下滑。其中,浙商基金凈利潤下滑明顯。
浙商基金成立于2010年10月,距今成立近14年時間。公司有三大股東:民生人壽持有50%股權,養生堂持有25%股權,浙商證券持有25%股權。
據浙商證券2024年半年報,2024年上半年,浙商基金實現營業收入9656.64萬元,實現凈利潤23.57萬元。
浙商證券2023年半年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浙商基金實現營業收入1.597億元,實現凈利潤3062.46萬元。
兩個半年度營業績對比,浙商基金202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較2023年上半年減少了39.26%,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較2023年上半年減少了99.23%,少了3000萬元。
通過股東浙商證券的財報梳理浙商基金經營業績,浙商基金成立開業以來業績波動比較大。
以半年度業績為例,根據公開資料,從2016年上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浙商基金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266.73萬元、8378.5萬元、5138.38萬元、6193.61萬元、1.03億元、1.34億元、1.597億元、9656.64萬元。
浙商基金的營業收入增速起起伏伏,最高2017年上半年營收增速達96.37%;而在2018年上半年和202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下滑超過30%。
(數據來源:浙商證券半年報;制圖工具:wind)
再來看凈利潤方面,2016年上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浙商基金的凈利潤分別為437.58萬元、941.91萬元、-1147.81元、-953.16萬元、18.35萬元、891.81萬元、2617.51萬元、3062.46萬元、23.57萬元。
2018年上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連續凈利潤虧損,凈利潤增速波動,曾最高增長47倍之多,2024上半年降幅99.23%。
(數據來源:浙商證券半年報;制圖工具:wind)
浙商基金經營業績波動較大背后,是公司管理規模的波動較大,近年來規模增長承壓。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末,浙商基金公募管理總規模為522.01億元,較2023年同期減少了89億元,同比減少14.57%。
2024年6月30日末,浙商基金的股票型產品規模為10.86億元,混合型產品規模為56.25億元,債券型產品規模為282.95億元,貨幣型產品規模為171.75億元。債券型產品規模超過了總規模的一半。可見,浙商基金自身也存在“債強股弱”的偏科問題。
梳理浙商基金成立以來的規模,浙商基金的規模變化波動較大。Wind數據顯示,2016年末,浙商基金的公募管理規模還僅有114億元,而過了3個月,2017年3月31日末,浙商基金公募管理規模就增長至609.66億元,增長了495.66億元。
2017年一季度的規模大幅增長,源于浙商基金旗下固收產品規模的暴漲。2016年12月,浙商基金成立了浙商日添金貨幣基金,募集規模為2.01億元,剛過基金2億元的成立線,而在2017年一季度末,該基金規模暴漲至453.53億元。
此外,2017年一季度,浙商惠享純債、浙商惠南純債等多只債券基金規模也大幅增長,推動了浙商基金規模上漲至609.66億元。
公募管理規模的大幅增長,也帶來了浙商基金業績增長,2017年中期,浙商基金的營業收入增長達96.37%,凈利潤增長達115.25%。
不過,2017年一季度之后,浙商基金管理規模開始下滑,一度使得浙商基金公募規模徘徊在200多億元,2018年末最低值為213.60億元。伴隨著公募管理規模下降,浙商基金營收開始下降,凈利潤也出現了2018年至2020年連續3年虧損。
此后,浙商基金公募規模又開始上升,一度又突破600億元,帶來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扭虧為盈,并一度大幅增長。
為何浙商基金的管理規模波動較大呢?這與機構投資者認購有關。
2017年一季度末,浙商基金旗下的浙商日添金貨幣基金規模達453.53億元,與基金成立時相比,3個月時間規模增長了450多億元。據該基金2017年一季度報告,一個機構投資者在2017年一季度申購了451.52億份,該基金的453億元的資產99.99%都是該機構投資者持有。
此外,浙商惠享純債(目前已經清盤)在2017年一季度末規模達41.16億元,基金份額的99.99%被一個機構投資者持有;浙商惠南純債在2017年一季度末規模達20.16億元,機構投資者持有99.99%。
可見,浙商基金曾經的規模大漲與機構投資者的大量認購有關。
機構投資者大量認購持有雖然可以短期拉升基金規模,但是,一旦機構投資者贖回,基金規模下降也較為明顯。
以浙商日添金貨幣基金為例,2017年一季度末,機構投資者就開始大量贖回,到了2018年末,該基金份額僅剩余96.23億份,基金資產規模也縮水至96.23億元,較巔峰時減少了350多億元。
最新截至2024年6月30日末,浙商日添金貨幣基金資產規模為169.73億元,機構投資者持有該基金超過89%。
再比如,除了貨幣基金外,浙商基金旗下規模最大的浙商惠隆39個月定開債券,2024年二季度末,該基金資產規模達81億元,機構投者持有該基金份額的100%。此外,浙商基金旗下多只規模較大的債券型產品,機構投資者也都大量持有,持有比例較大。
浙商基金債強股弱,依靠固收產品,特別是債券產品支撐規模,而浙商基金旗下的債券類產品規模大多被機構投資者大量持有。機構投資者的持有變動,影響著浙商基金管理規模的變化,進而也影響著浙商基金經營業績的變化,帶來了經營業績的波動。
總體來看,浙商基金需要改變債強股弱的“偏科”問題,提升權益類產品規模,同樣也需要減弱對機構投資者的高度依賴,提升產品業績,進而帶來業績的提升。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